股票投資的收益由兩部分組成:收益收入和資本利得:股票。
1)收益收益是指股票投資者作為股東,按照持股比例在公司利潤分配中獲得的股息、紅利收入。2)資本收益。資本收益是指投資者從股價變化中獲得的收益,即低價賣出股票和高價賣出股票的差價收益。(三)將公積金轉為股本
股票投資的成本
股票投資的成本由機會成本和直接成本組成:1)機會成本。當投資者計劃投資時,他們面臨著許多選擇。如果他們選擇股票投資,必然會放棄其他投資,也就是放棄從其他投資中獲取收益的機會。股票投資的這種機會成本就是他們因為選擇股票投資而不得不放棄其他投資獲利機會。2)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股票投資者用於股票投資的資本支出,由股票價格、交易成本、稅收和進行有效投資及獲取市場信息的支出四部分組成。a .股票價格。股票價格=委托買入單位*賣出股票數量b、交易成本。交易費用是指投資者在股票交易中需要支付的費用,包括委托代銷手續費、傭金手續費、記名證券過戶費、實物交割費等。目前滬市股票境內交易收費標準如下:委托交易收取傭金。股票交易完成後,投資者(客戶)應按實際成交金額向證券公司支付經紀傭金。委托交易費。投資者買賣股票未成交的,應向證券公司支付1元的經紀費。註冊證券過戶費。所有記名證券必須在交易後辦理過戶手續。實物配送費。由於上海證券交易所在證券交易活動中實行無實物交割制度,仍有部分投資者在購買證券後要收取實物,因此證券交易所要以復雜的方式為投資者收取證券,增加了很多工作量。為此,上交所規定,投資者要收藏實物,需支付相當於委托交易傭金50%的費用。相反,如果他們不收集實物,證券交易所將代表投資者免費保存。c .稅收。根據我國現行稅收規定:股票交易中,買賣雙方按照股票的市值繳納印花稅;對股份公司股東收到的股息紅利超過壹年期儲蓄存款利息的部分征收個人收入調節稅。d .信息費。信息情報費包括分析股票市場、上市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所發生的費用,廣泛收集有關信息和資料所發生的費用,以及為收集、儲存和分析股票市場信息而增加的通訊設備和個人電腦的經費。
編輯本段的基本策略
股票投資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股票投資的理性過程應包括五個步驟:確定投資政策→股票投資分析→投資組合→評估業績→修正投資策略。股票投資分析作為其中的壹個環節,是股票投資成功的重要基礎。股票投資的五個步驟
確定投資策略
股票投資是高風險投資。人們常說:“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換句話說,壓力越大。投資者在涉足股票投資時,壹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投資政策。這本質上是壹個確定個人資產組合的問題,投資者要掌握以下兩個原則。1)風險分散原則投資者在控制個人財產時,要謹記:“不要把雞蛋放在壹個籃子裏。”相對於房產、珠寶、古玩字畫,股票流動性好,變現能力強;與銀行儲蓄和債券相比,股票波動幅度更大。各種投資渠道各有利弊。盡可能規避風險和收益最大化成為個人理財的兩大目標。2)量力而行原則,股價變化大,投資者不僅要盈利,還要有虧損的心理準備和實際承受能力。《證券法》明文禁止透支和挪用公款炒股,體現了這種風險控制的思想。投資者壹定要結合個人財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投資政策。
進行投資分析
受市場供求、政策傾向、利率變化、匯率變化、公司經營狀況變化等因素影響,股票價格具有波動性和風險性的特點。什麽時候介入股市,買什麽樣的股票,對投資者的收益有直接影響。股票投資分析已經成為股票投資步驟中非常重要的壹個環節。股票投資分析可分為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預測價格走勢和價值發現,從而為投資者提供介入時機和品種決策的依據。
建立投資組合
投資者在投資股票時,壹方面希望收益最大化,另壹方面希望風險最小化。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即在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內,使收益最大化的投資方案構成最佳投資組合。根據個人財務狀況、心理狀況、承受能力,投資者分別有低風險傾向或高風險傾向。低風險傾向者應形成穩定的投資組合,投資於年收益穩定、市盈率低、分紅率高的股票,如公用事業股。高風險人群可以設立激進的投資組合,關註上市公司的成長性,選擇更多涉足高科技領域或具有資產重組主題的“黑馬”上市公司。
評估投資業績
定期評估投資債券,計算投資收益,回顧決策中的成敗,在股票投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修改投資策略
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政策等各種因素發生了變化,投資者對股票的評價和對收益的預期也隨之變化。在評估之前債務的基礎上,需要再次修改投資策略。這樣就重復了確定投資政策→股票投資分析→建立投資組合→評估產業債的過程,股票投資的五個步驟相輔相成,保證投資者預期目標的實現。
編輯本段分析介紹
主要分析方法
股票投資分析方法主要有兩種:壹種是基礎分析;二是技術分析。1)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方法通過對決定股票內在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形勢、公司經營狀況的分析,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和合理價值,並與股票市場價格進行比較,據此形成買賣建議。基本分析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宏觀經濟分析。研究經濟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等)的影響。)和經濟指標(GDP、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利率、匯率等。)在股市上。行業分析。分析行業前景和區域經濟發展對上市公司的影響。詳細分析上市公司的行業地位、市場前景和財務狀況。2)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方法從股票的成交量、價格、達到這些價格和成交量所用的時間、價格波動的空間等方面分析趨勢,預測未來。目前常用的有k線理論、波浪理論、形態理論、趨勢線理論、技術指標分析,後面會詳細分析。選擇正確的投資分析方法,基本分析方法能全面把握股價的基本走勢,但對短期市場變化不敏感;技術分析貼近市場,對市場的短期變化反應迅速,但難以判斷長期趨勢,尤其是對於政策因素。從上面可以看出,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各有優缺點和適用範圍。基本分析可以把握長期價格走勢,技術分析為短期買賣機會提供參考。投資者應在具體應用中將兩者有機結合,以實現效用最大化。
收集信息
投資分析的起點在於信息的收集。道聽途說市場謠言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風險性。上市公司實地調研耗費人力財力。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股票投資分析,尤其是基礎分析,主要依靠媒體發布的國內外消息和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1)上市公司需公開披露的信息《證券法》實施後,對上市公司持續公開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完整性和真實性提出了嚴格要求。投資者有權獲得的公開信息包括:a .招股說明書(配股發行新股招股說明書)。披露募集資金的投向和可行性。b .上市公告。披露公司設立過程、經營範圍、上市前財務狀況及股票發行情況。中期報告。公司每個會計年度上半年結束後兩個月內。內容包括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和經營情況;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事項;已發行股票和公司債券的變化;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重要事項和其他事項。年度報告。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的4個月內進行公告。內容包括公司簡介;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和經營情況;董事、監事、經理及相關高級管理人員及其持股情況簡介;已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情況,包括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10名股東名單及持股數額;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事項。e .重大事項臨時公告。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包括以下幾種:公司經營方針和經營範圍的重大變化;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購買財產的重大決定;公司訂立重要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公司發生重大債務且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行為;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嚴重虧損超過凈資產的10%。f .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重大變化。g、公司董事長、1/3以上董事或經理變更。h、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股權發生重大變化。壹、決定公司減資、合並、分立、解散和申請破產。j、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法院依法撤銷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決議。k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2)信息收集方式目前,中國證監會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出版物有五種:《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金融時報》、《證券市場周刊》。此外,廣電也會簡要轉載相關信息。妳也可以在網上找到妳需要的信息。
編輯此投資風險
股票投資風險具有明顯的雙重性,即它的存在是客觀的、絕對的、主觀的、相對的;它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控的。投資者對股票風險的控制是針對風險的雙重性,采用壹系列投資策略和技術手段,使承擔風險的成本最小化。
風險控制的基本原則
風險控制的目標包括確定風險控制的具體對象(基礎要素風險、行業風險、企業風險、市場風險等。)以及風險控制程度。投資者如何確定目標,取決於其主觀投資動機和股票的客觀屬性。1.風險規避原則。所謂風險規避,是指預先預測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分析判斷風險發生的條件和因素。投資股票的具體方式是放棄投資風險大的股票。相對而言,規避風險原則是控制風險的壹種相對消極保守的原則。2.風險降低原則。風險降低原則是指在從事經濟的過程中,不能因為風險的存在而放棄既定的目標,而是要采取各種措施和手段,盡量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減少可能發生的經濟損失。3.留置權風險原則。這就意味著,當風險已經發生或者已經知道風險無法避免和轉移時,就應該正視現實,從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的角度來承擔風險,盡量把風險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確定風險承受程度,在股價下跌,自己已經虧損的情況下,果斷“割肉減倉”和“止損”,自我調整。4.***風險分擔原則。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與各種形式的投資集團合夥參與股票投資,共同分擔投資風險。這是壹個保守的風險控制原則。
風險控制計劃
投資者在確定了風險控制的目標和原則後,要根據既定的原則制定壹套具體的風險控制計劃,以減少行為的盲目性,確保風險控制的目標能夠實現。風險控制計劃和投資計劃通常是結合在壹起的。有了如何賺取更多利潤的計劃,就有了如何承擔更少風險的計劃。投資計劃是執行風險控制原則、實現風險控制目標的必要條件,同時又受到後兩者的制約。現有的投資計劃雖然有很多具體形式,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壹類是趨勢投資計劃;壹個是公式投資計劃;壹種是保本或者止損的投資方案。1趨勢投資計劃。這是壹個長期投資計劃,適合長期投資者。這個投資計劃主要是基於道氏理論,認為當壹個市場趨勢形成時,投資者應該保持投資狀態,當出現重大趨勢反轉的信號時,再改變投資狀態。各大市場趨勢不斷變化,投資者可以跟風獲取長期投資收益。趨勢投資計劃的另壹個典型代表是哈奇計劃,又稱“10%投資計劃”,由美國著名投資家哈奇先生發明。其基本內容是:投資者將某壹時期(通常以月為單位)的股票平均價格與前壹時期的最高或最低值進行比較,當平均值高於最高值10%時賣出,當低於最低值10%時買入,其中月平均值由周平均值之和的算術平均值計算得出。2公式投資計劃。這是壹個固定投資計劃。它遵循降低風險、分散風險、轉移風險的風險控制原則,利用不同種類股票的短期市場價格波動來控制風險,獲取收益。具體來說,有分級投資計劃、平均成本投資計劃、固定金額投資計劃、固定比例投資計劃、可變比例投資計劃。這些計劃的形式不同,但基本原理基本相同。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壹是所有方式都將資金分為兩部分,即進取型投資和保護型投資。前者投資價格波動比較大的股票,其收益率壹般較高,風險也比較大;後者投資於股價相對穩定的股票或投資基金,收益穩定,風險相對較低。第二,在兩個基金之間確定壹個合適的比例,隨著股價的變化按照公式調整比例,使兩者的組合達到預期的收益水平和風險控制目標。第三,投資者根據市場價格水平的變化進行機械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