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在上海組織愛國團體“中國學會”,出版《新社》半月刊,宣傳抗日,後被查封。
1937年抗戰爆發,雙方再次合作。盛積極動員家人向國家捐贈金銀首飾,支援抗戰。在此期間,他與謝聖祖合作開辦柯美制藥廠,用德國猶太人生產藥片和針劑,後被日本商人介入經營房地產。上海淪陷後不久,原新亞飯店職工生活困難,張連如(張靜江之弟)投資創辦了紅棉飯店。盛精心策劃,6月份開了1939,當上了董事長。這家餐廳不僅是壹家餐廳,也是雍商協會的巨頭們每周聚餐的地方。後來壹些進步的民主人士也參與進來,政治氛圍更加濃厚。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參加民主建國會,擔任執行董事,將紅棉飯店三樓改為民主活動的“紅樓”,成為中國生產黨團結工商界人士參加民主運動的重要場所。1946年6月23日,上海各界65438+萬余人舉行了反對內戰的示威遊行。他和馬敘倫等11人被推舉為代表,到南京上訪。到南京下關車站,馬敘倫等人被特務毆打,他被授權發表聲明,引起海內外人士壹片唱衰。經過這次演習,盛丕華的政治立場進壹步堅定。與此同時,盛丕華繼續從事經營活動。除了繼續在上元企業、凱美克藥廠工作外,他還擔任過大罐頭食品廠董事總經理、東南商業銀行董事、中信銀行董事長等職務。1949平津解放後,他離開上海,轉到香港去北平。3月25日,他參加了解放軍入城儀式,4月25日,他參加了毛澤東召集的商界人士座談會。6月,他回到上海,建立了上海工商業聯合會。9月,赴北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並被提拔為大會主席團成員,隨後出席開國大典。後歷任上海市副市長、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分會副主席,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1956率先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在上海逝世,享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