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外存貨投資,又稱非自願存貨,是指由於沒有銷售而被迫持有的產成品存貨。在GDP核算中,視為企業本身的購買,計入GDP。計劃外庫存是實際投資的壹個組成部分。
西方經濟學是研究壹國經濟總量、總需求與總供給、國民總收入及其構成、貨幣與金融、人口與就業、要素與稟賦、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經濟預期與經濟政策、國際貿易與國際經濟的學科。
擴展數據: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至今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壹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階段,或者說是古典宏觀經濟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
第三階段:20世紀30-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
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後,是宏觀經濟學進壹步發展演變的階段。
宏觀經濟學在解釋經濟周期時強調投資變化的關鍵作用。投資的變化往往大於消費的變化,指出投資在壹定程度上既是收入變化的原因,也是收入變化的結果。在解釋投資變動與國民收入變動的關系時,提出了加速數與乘數相互作用的原理。
百度百科-宏觀經濟學
百度百科-計劃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