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財報發布後,戴姆勒集團股價壹度上漲6%。雖然最近幾個月累積的業務虧損無法在年底前追回,但其面對困境的激進策略得到了認可。
日前,戴姆勒股份公司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需求萎縮,公司第二季度虧損654.38+0.9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54.38+0.55億元),今年上半年凈虧損654.38+0.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54.38+0.38億元)。
財報顯示,戴姆勒上半年共銷售65,438+065,438+086,000輛汽車,同比下降26%;營業收入674億歐元,同比下降18%。第二季度,戴姆勒汽車銷量同比下降34%,從去年同期的82.2萬輛降至54.2萬輛;第二季度總營收為3065438+8400萬歐元,同比下降29%;第二季度息稅前虧損654.38+0.68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54.38+0.37億元),虧損率同比增長8%;凈虧損1.9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虧損率同比增長53%。
在因為柴油門事件遭受了十年來最差的業績之後,戴姆勒又因為疫情的全球蔓延而遭受了十年來最大的季度虧損。目前,戴姆勒正在緊縮開支,繼續去年以來的成本削減戰略,同時保持投資,大力轉型布局。
相比同樣因疫情遭受巨大損失的車企,奔馳面對盈利困境的策略更為激進:大進大出,而非單邊節約。
《旅行財經》認為,這是戴姆勒的資本市場日(Capital?市場?日)提出的新的可持續經營戰略的延續,也是戴姆勒不斷邁出步伐的表現。
銷量下滑,戴姆勒的利潤困境
財報顯示,戴姆勒上半年共銷售65,438+065,438+086,000輛汽車,同比下降26%;第二季度,戴姆勒汽車銷量同比下降34%,從去年同期的82.2萬輛降至54.2萬輛。
其中,奔馳乘用車和商用車銷量為48.08萬輛,同比下降30%;調整後息稅前虧損2.84億歐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調整後的銷售回報率為-1.5%。
戴姆勒卡車和客車業務部門第二季度銷量為66,5438+0,000輛,同比下降55%;調整後的息稅前虧損是?7.47億歐元;調整後的銷售回報率為-12.0%。
作為戴姆勒最重要的業務板塊,汽車業務銷量的大幅下滑直接導致了盈利困境的出現。據了解,奔馳乘用車和面包車上半年全球銷量同比下降65,438+05%,調整後息稅前盈利同比下降87%。此外,該公司新興的移動旅行業務部門也受到了疫情的沖擊。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65,438+06%,調整後息稅前盈利同比下降62%。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導致各大車企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戴姆勒也不例外。由於疫情和相關封鎖政策減緩了世界各地的經濟活動,戴姆勒於今年3月、4月和5月暫停生產,並采取短期工作制來應對。
長期停產不僅消耗運營成本,還會對公司的生產和銷售造成負面影響。但對於很多車企來說,更重要的因素是疫情後全球範圍內的需求大幅下降。
據了解,戴姆勒歐洲、亞太、北美三大區域市場今年上半年均出現負增長。其中,亞太地區受益於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跌幅收窄。
中國也是戴姆勒全球唯壹增長的單壹市場。奔馳上半年在華銷量為346,067輛,同比增長0.4%,蟬聯中國市場豪華品牌半程銷量冠軍。數據顯示,疫情得到控制後的第二季度,奔馳在華銷售新車20.7萬輛,同比增長265,438+0.6%。
然而,單壹市場的復蘇仍然難以扭轉世界範圍內的銷售下滑。今年第二季度,戴姆勒銷量同比減少28萬輛,銷量同比下降34%,虧損超100億人民幣。對此,戴姆勒首席執行官康宋林表示:“盡管中國市場出現反彈,但最近幾個月累積的業務虧損無法在年底前恢復,因此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來進壹步削減成本。”
由於第二季度財務業績好於預期,戴姆勒集團的股價在消息公布後壹度上漲6%。戴姆勒集團表示,如果經濟繼續復蘇,息稅及工業業務前盈利的現金流將由負轉正,有望實現盈利,但仍將低於去年同期。
關閉工廠,增加裁員,戴姆勒的降本增效計劃
2019 165438+10月14,戴姆勒在倫敦的資本市場日(Capital?市場?Day)提出了新的可持續經營戰略。該戰略重點闡述了未來三年戴姆勒在各個領域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並給出了相應的對策。總的來說,該戰略側重於兩點:壹是加大碳減排投入;二是精簡公司結構,降低成本。
去年6月165438+10月1,戴姆勒正式開始新的公司架構。在新的架構中,戴姆勒公司分為三個獨立的法人實體,包括梅賽德斯-奔馳公司、戴姆勒卡車公司和戴姆勒移動旅行公司。
在人員配備方面,康宋林表示,2022年底將削減部分管理機構和非主營業務機構的人員,裁員人數至少為1萬人。希望通過這壹措施節省超過65438+億歐元(約合77億人民幣)。值得註意的是,戴姆勒已經明確表示將在全球範圍內削減65,438+065,438+000個領導職位,約占管理人員的65,438+00%。
目前,戴姆勒延續了去年的降本增效策略,並有進壹步動作。7月22日,經理雜誌(經理?Magazin)援引內部人士的消息稱,戴姆勒的成本削減計劃進壹步擴大,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3萬多人,以減少22%的固定成本支出。
康宋林此前表示,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各廠商進壹步深化重組,重組力度超出疫情前的預期。疫情過後,行業將面臨更加殘酷的現實,企業將需要大幅降薪,戴姆勒高管降薪幅度將超過普通工人。康宋林強調,為了保護戴姆勒的財務狀況,確保未來技術的巨額投資能夠順利進行,這些調整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康宋林還計劃關閉該公司在墨西哥、巴西和南非的工廠,在德國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產能也將減少。與此同時,戴姆勒表示,計劃出售其位於法國漢巴赫的工廠,並將原計劃在該工廠生產的smart車型轉移到中國的工廠。
在全球汽車市場因疫情導致需求下降而遭受重創的情況下,戴姆勒進壹步強化了此前制定的降本增效戰略,通過裁員、降薪、關閉工廠等更多措施削減成本和費用,為公司贏得更多的流動資金儲備。
此外,與此同時,戴姆勒還與多家銀行機構達成了近6543.8+02億歐元的授信額度協議,以維持企業接下來的發展和運營。
繼續走:繼續投資。
雖然戴姆勒為了保持良好的財務狀況,實施了大規模的調整,但對於未來的戰略發展,康宋林表示,戴姆勒在電氣化和數字化方面的投資不會減少。
今年4月,戴姆勒宣布,由於制造氫動力汽車的成本過高,決定終止旗下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後續研發,專心致力於電動汽車領域。
2020年,戴姆勒在電動化領域的布局將進壹步加快,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今年7月,戴姆勒宣布,奔馳與中國動力電池電芯制造商福能科技達成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入股福能科技約3%。
協議的關鍵內容包括高科技電池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以及提升成本競爭力和技術專註度。包括提高能量密度和縮短充電時間,以實現續駛裏程的顯著增加。該合作協議將保障奔馳在電動化戰略進程中的動力電池電芯供應,而福能科技可以確保其規劃的產能建設。此外,根據協議的安排,為滿足未來德國奔馳工廠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福能科技將在德國東部的比特菲爾德-沃爾芬(Biterfeld-Wolfen)建設動力電池單體工廠。
此外,奔馳與吉利的合資也有新消息。
7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與戴姆勒旗下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共同成立的smart全球合資公司在中國寧波杭州灣正式註冊,命名為“smart Motor汽車有限公司”。
相關資料顯示,吉利和奔馳合資的smart Motor汽車有限公司(smart)註冊資本為54億元,吉利和奔馳將各出資27億元,奔馳主要以smart品牌投資的形式獲得相應股份。雙方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高端電動智能汽車領導品牌。據了解,首款車型將在中國全新的工廠生產,預計2022年投放市場,全球銷售。
同時,雙方在歐洲共同成立smart Europe有限公司,負責smart未來在歐洲市場的供貨、銷售和售後服務。
由於原計劃生產智能車型的戴姆勒漢巴赫工廠將被出售,智能電動汽車的生產和制造將在中國進行,但新合資公司的產品將不僅限於中國,還包括歐洲市場。
此外,今年6月,在戴姆勒宣布暫停與寶馬在自動駕駛技術項目上的合作研發後,奔馳攜手英偉達,雙方計劃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合作,實現智能駕駛功能的量產目標。
戴姆勒在延續降本增效戰略的同時,加大了在電氣化領域的布局,以更早地迎來公司的轉型。2020年,戴姆勒預計將推出5款純電動汽車和20多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增強其在新能源領域的產品布局。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