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巨人漢卡到巨人大廈,從腦白金到黃金搭檔,史玉柱是壹個傳奇的企業家。從創業青年,到中國第八個億萬富翁,再到負債二十多億的“中國最窮的人”,再到身家數十億的資本家,2001年,史玉柱當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史玉柱事件年表
出生於安徽懷遠,1962。
1984浙江大學數學系畢業,分配到安徽省統計局。
1989 1月,畢業於深圳大學研究生院,軟科學碩士。然後下海創業。
1989年夏天,石承認自己開發的M-6401桌面文字處理系統已經成熟,於是以4000元承包了天津大學深圳計算機系。
部裏雖然叫電腦部,但是沒有電腦,只有營業執照。當時深圳最便宜的電腦也要8500元。石以加價1000元的價格,得到了延期付款半個月的“優惠”,賒賬得到了壹臺電腦。以軟件著作權作抵押,石在付款前在電腦世界做廣告,推廣預算為* * * 17550元。8月2日,1989,史在《計算機世界》登了半版廣告“M-6401,歷史性突破。”。13當天,石收到了幾張匯款單。到當年9月中旬,施的銷售額已超過6.5438億元。史還清了債務,把剩下的錢投資在廣告上。4個月後,M-6401銷售額突破1萬元。這是歷史上的第壹桶金。此後,石從M-6402發展到M-6405漢卡,四個月後營業收入超過654.38+0萬元。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發射m-6403。
1992,巨人總部從深圳搬到珠海。M-6403實現利潤3500萬元。介紹了18層巨型建築的設計方案。後來這個方案壹改再改,從18層到70層,這是當時國內最高的建築,需要10多億。史玉柱基本上是靠集資和賣爛尾樓來籌集資金,集資超過6543.8億,沒有向銀行借款。
從65438年到0993年,巨人推出了M-6405、中文筆記本電腦、中文手寫電腦,其中僅中文手寫電腦和軟件當年銷售額就達到3.6億元。巨人成為中國第二大民營高科技企業。史玉柱成為珠海第二批高獎勵知識分子。
1994年初,巨人大廈開工建設,計劃三年完工。史玉柱當選中國十大改革家。
1995年,巨人推出12種保健品,投放100萬條廣告。史玉柱被福布斯列為內地第八大富豪。
1996期間,巨人大廈財務告急,史玉柱決定將保健品的資金全部轉到巨人大廈。由於過度“抽血”和管理不善,保健品業務迅速繁榮和衰落。
1997年初,巨人大廈沒有如期完工,每天都有國內買家前來要求退款。媒體對巨大金融危機的地毯式報道。很快這座只建到地面第三層的巨型建築就停工了。巨人集團名存實亡,但從未申請破產。
1999註冊成立生產保健品的生物醫藥企業——“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438年6月+2000年2月21日,珠海沙揚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收購珠海巨型建築樓花。
2000年,史玉柱自稱帶著自己原來的團隊在上海和江浙壹帶創業,做“腦白金”生意。說:“老百姓的錢我壹定要還。”並制定了2000年底還錢的時間表。
2001,史玉柱申請在上海註冊巨人公司,尋求上市。
2004年6月165438+10月18日,上海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史玉柱任董事長。
2005年6月5438+065438+10月65438+5月,征途正式開始內測。
2006年7月26日,史玉柱和18公司高管在開曼群島正式註冊“巨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通過壹家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的名為“Eddia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的公司控制上海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65,438+000%的股權。
2007年6月11日,“巨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巨人互動集團公司,這是上市公司的正式名稱。同時,上海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上海巨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史玉柱與巨人集團
狂熱的錯誤
為什麽巨人這麽說就倒下了?有兩個結論性的分析。首先出現了重大投資失誤,主要是70層巨人大廈,涉及6543.8+02億元。從1994年2月到1996年7月,史玉柱沒有申請銀行貸款,只靠自己的資金和賣樓的錢。這個自有基金就是巨人的生物工程和計算機軟件業。但巨人在保健品和電腦軟件方面的產業實力,根本不足以支撐70層巨人大廈的建設。當史玉柱把制作和廣告推廣的資金全部投入到大廈的時候,巨人大廈吸幹了巨人產業的血液。
史玉柱曾在1994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現階段看的傳記和黨史比較多,最深的感受是,經營企業和建立壹個政黨、壹個國家很像,從黨史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越看越像。任何群體達到壹定規模後,都必須建立嚴密的組織,組織在群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覺得現在的企業組織類似於解放前的四類軍隊武裝。
開始新的事業
史玉柱聲稱1994是巨人集團的轉折點。從1到8月,巨人集團的經營狀況處於徘徊狀態,甚至有點倒退。9月份下定決心進行全面轉型後,企業增速從10開始加速,員工數量以每月200到300人的速度增長。尤其是生物工程方面,腦金計劃從零開始。9月份,我們沒有工廠。現在有七八家工廠。
史玉柱聲稱,有壹段時間,我在思考這樣壹個問題,就是為什麽很多民營企業到了壹定的時間,創業就失去了激情,開始了壹場場的窩裏鬥。結果是我們這種巨頭的效益更好,吃的是同壹個鍋,還不如國企。壹些人不再考慮為企業做貢獻。這在1994的前半段表現的非常明顯。起初,我試圖從美國企業中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經驗,但失敗了。美國的管理模式不同,人們的職業道德意識很強。比如他們從來不在上班時間打私人電話,因為他們認為上班時間是企業買的,我們做不到。後來我研究了壹下,這種問題在國內相當普遍,有壹批私企都有這個流程。就像很多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壹樣,“四通”和“聯想”都已經涉及到這樣的問題,但真正做到的很少。
史玉柱在1994年底提出二次創業...自稱做好壹個公司的二次創業,還有壹個人的因素,就是那句名言:正確路線確定後,幹部是決定性因素。幹部隊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
史玉柱自稱在1994下半年做了壹個模擬戰爭氣候的實驗,給員工壹些正常情況下做不到的壓力,逼他們創造奇跡才能完成。如果他們創造奇跡,他們會得到可觀的獎金。如果他們不能創造奇跡,他們將被解雇,並允許他們在壹年內作為普通員工工作,壹年後再給他們壹次機會。事實證明,三分之二的人創造了奇跡,由此形成了壹支強大的幹部隊伍。
史玉柱的“三大戰役”
史玉柱聲稱企業發展是壹場戰鬥。1994建立他的三大主導產業時,史玉柱稱之為“三大戰役”,分別是計算機、醫藥、保健品。誠然,這三大戰役為史玉柱創造了1995開頭的奇跡。比如1994年底開始的腦金戰役,3月份實際從1995還了1900萬。即使在保健品最好的時候,史玉柱也沒有忘記他賴以起家的電腦軟件:
史玉柱聲稱最重要的還是計算機行業。從8月1995開始進入產品結構調整。我們做了以下工作:未來產品以軟件為主,逐步放棄硬件,這需要很大的決心。中國目前的計算機行業正處於低谷。
史玉柱認為,中國計算機行業要想走出低谷,必須在中國軟件上有所突破。為了根據我們的優勢發展,我們至少必須占領國內市場。中國軟件的發展需要很高的組織管理水平,中國管理層跟不上,但國外企業已經開始涉足這壹領域。目前,中國所有的陷阱計算機企業都沒有脫離中國軟件的發展。比如四通公司的中文打字機,其實就是壹套漢字處理軟件。巨人也是巨人漢卡造的。中文軟件涵蓋範圍很廣,不僅有文字處理,還有教育軟件、商業軟件等領域。推出幾款各方面革命性的產品,創造新的需求,可以把中國的計算機行業從低谷中解救出來。
史玉柱與征途網絡
征途網計劃在央視播出壹個月左右的廣告。根據央視廣告費標準粗略計算,預計征途網絡在央視1套和5套廣告費上花費近2000萬元。
征途網遊玩家定位於65,438+08到35歲的白領階層,在央視投入大量廣告,相信不會直接帶動征途網遊玩家數量。但作為新興的網遊運營商,征途網絡的知名度會大大提升。同時,征途的形象廣告在亞運會期間播出,希望向更多人傳達網絡遊戲和其他運動壹樣,是壹種健康的娛樂方式。
這壹次,史玉柱突破政策封鎖,在央視推出網遊公司形象廣告。是否涉嫌挑戰國家監管標準?有很多不同之處。
央視之所以同意將征途在線廣告搬上熒幕,據說與巨人集團在央視多年的廣告投放密切相關。央視的廣告審查壹向很嚴格。征途只做企業形象廣告,不做網遊的產品,就像壹些煙草公司的形象廣告。通過旅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網絡遊戲產業正在迅速發展。
任何壹個新興行業,總有壹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節目主持人”。在2006年的網遊界,史玉柱和他的征途壹直扮演著這樣壹個“節目主持人”的角色。
無論是征途,還是腦白金和黃金的合作關系,史玉柱的商業思維都是如此的不合理。正是這種具有濃郁施風格的營銷手法,使其取得了市場上的成功。網遊新的競爭規則隨著2006年史玉柱的到來而改變。
2004年6月,上海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征途網絡”)正式成立。史玉柱三四年前就想過投資網遊。在進軍網遊之前,史玉柱曾經向專家求教,還專門拜會了壹些行業的分管領導。結論是,網絡遊戲的增長率至少在8年或更長時間內將保持在30%以上。在史玉柱看來,中國人對娛樂的需求與日俱增,而中國的遊戲玩家比例相對較低,增長潛力巨大。所以史玉柱斷言,網遊市場絕對是朝陽產業。
史玉柱始終認為,網遊的成功取決於兩樣東西:錢和人。史玉柱並不缺錢,多年的保健品業務和投資收益積累給史玉柱帶來了巨大的資本積累。幾年前,史玉柱對網遊有所動心,但那時候他還沒有遊戲團隊。新浪的王燕曾經跟他說,新浪不做網遊是因為缺人。
2004年,上海盛大的壹個團隊,放棄了大型網遊的研發,準備離開盛大,希望找到合適的投資夥伴,聯系臺灣省的投資人。史玉柱聽說這件事,馬上找這個團隊見面。會談結束後,史玉柱投資IT的熱情再次被點燃,決定投資。
正式確認後,史玉柱自問:如果失敗了,可能的原因是什麽?壹個是產品,壹個是人才流失等。在問答過程中,史玉柱列舉了十幾個項目要點,並壹壹找到解決方案。
作為網絡遊戲初學者的史玉柱,無法全面與對手抗衡,於是制定了“聚焦、專註、再聚焦”的策略。征途網只做壹個產品,只選擇MMORPG的2D場。史玉柱自稱是“2D遊戲的封閉作品”。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史玉柱的分眾策略在壹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征途在線人數已經領先於直接競爭對手。
對於網遊這個項目,史玉柱事先估計可能最多虧損2億,所以在賬戶裏準備了2億。不過,在初期投資4000萬人民幣後,征途很快進入良性發展,在公測階段就已經開始盈利。由此,史玉柱正式進入了改變網遊格局的征程。
有遊戲同行直言史玉柱太另類,不按常理出牌,但同時也認為,把公司的廣告做成央視,把腦白金地面推廣的經驗運用到網遊渠道,確實很有創意。
史玉柱自稱去過農村和商店,和購買腦白金等保健品的消費者聊天,了解他們的習慣和喜好。為了了解網遊玩家的心理,史玉柱省去了很多麻煩。壹方面,他本身就是壹個玩家。另壹方面,他可以非常方便地與玩家在線交流。
史玉柱在玩網遊的時候,面對枯燥的升級,幹脆花錢請人幫他練。自己的網遊開發出來後,他問自己的開發團隊,為什麽壹定要這麽無聊?開發者回復說所有遊戲都是這樣的。史玉柱對此非常不滿。最後開發團隊采納了史玉柱的意見,增加了升級的方式。
雖然多次被盛大搶先,但《征途》完全免費,給玩家發工資的策略在市場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目前《征途》所有用戶中,83%是免費的,實際付費的只有17%。史玉柱認為,免費用戶很重要,能給自己帶來人氣,而收費用戶在培訓、裝備交易方面的市場潛力遠大於普通的計時收費市場。
史玉柱自稱對市場調研了解更深,史玉柱自稱直接進網吧和玩家聊天。史玉柱調查後發現,網遊和保健品壹樣,最大的真實市場在下面,而不是上面。中國的市場是金字塔形的,頂端是北京、上海、廣州,中間是南京、武漢、無錫等教育大城市。真正最大的網遊市場在農村,農村玩網遊的人數比縣城以上多得多。
人們普遍認為史玉柱保健品成功的關鍵是廣告,但在玉柱,最關鍵的環節其實是地面推廣。現在,史玉柱把自己在保健品方面的營銷經驗運用到了網遊上。據征途網絡副總經理湯敏介紹,征途網絡目前有近百家地面辦事處,計劃發展到上千家。
“如果允許網遊打廣告,《征途》的用戶數量可能已經超過百萬。”自稱很喜歡廣告的史玉柱,似乎並沒有太多的網遊空間。因為監管政策的限制,網絡遊戲產品不能出現在電視廣告中。廣告方式對玩家來說似乎不是很有效,但不久前,史玉柱耐不住寂寞,在央視兩個頻道投放了征途網的形象廣告,開創了網遊公司打電視廣告的先河。
與巨人掰手腕
史玉柱在進入網遊市場的時候,並沒有把國外的遊戲公司當回事。2006年的壹場展覽徹底改變了史玉柱的看法。在上海ChinaJoy展會上,史玉柱看到國內很少有氣勢磅礴的大作,幾乎都是國外公司的大作。明年上市的大產品中,幾乎都是歐美遊戲,有些產品甚至比魔獸還大。
“我想大家都會覺得明年歐美遊戲的市場份額會迅速上升。三年後,外國遊戲將主導中國市場。”史玉柱說。
當市場已經進入壹個非常明顯的規模化生產時代,國內大部分網遊公司還處於小作坊階段。史玉柱認為,研發費用低於4000萬元的產品是不可能研發出來的,這和兩三年前完全不壹樣。“征途的研發花了4000萬,在國內已經不少了,但歐美遊戲大多是以1000萬美元的研發費用為基礎,相當於投資3500萬做壹個系列,妳可以去和好萊塢大片比壹比。”
同行分析遊戲,史玉柱的營銷策劃能力,輔以國外跨國公司的遊戲制作能力,應該是絕佳搭配。史玉柱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他還沒有考慮代理國外遊戲。但私底下史玉柱說他不喜歡玩外國遊戲。
在得知史玉柱要走網遊研發之路後,已經成為對手的陳天橋還是通過段永基向史玉柱傳達了幾次建議,其中壹條就是研發之路有很多陷阱。這壹提醒讓史玉柱在研發上更加謹慎。
為了迎接跨國巨頭的挑戰,征途網絡第二款遊戲現在正在開發中,名字叫巨人。據史玉柱透露,這款遊戲的開發投入已經達到1億元。產品本身有很多創新。
作為保健品的第二個黃金搭檔,史玉柱開始向團隊灌輸自己的“危機意識”:第二個產品按照規定是註定要失敗的,我們應該采取什麽措施避免失敗。在危機意識下,團隊也進入了緊急狀態,壹周七天工作,壹天15小時。正是通過提前殺死自己,黃金搭檔成為了近五年來保健品市場唯壹成功的產品。史玉柱已經明確表示,第二場要做得像黃金搭檔壹樣。
上市是為了更安全。
在征途網絡剛剛成立的時候,曾經盛傳史玉柱對網遊的投資來自四通控股(0409)董事長段永基的策劃。香港),而征途網絡發展後將並入四通控股。史玉柱出面澄清,做網遊和老段子沒關系,目標也不是納入四通控股,而是“壹步壹步管理好這個網遊公司,最終推上納斯達克。”
事實上,在征途網策劃之初,史玉柱確實希望段永基能壹起參與,但老段並沒有接他的固執。不過《征途》火了之後他們再次溝通的時候,老段開玩笑說是因為史玉柱當時沒跟他說清楚。
史玉柱已經說過好幾次了,他的目標是走納斯達克之路,不管國內a股和香港,因為香港投資者對IT行業不夠了解。現在真正進入上市程序後,史玉柱從不談論任何上市細節,只說正在走程序。
壹直聲稱資金雄厚的史玉柱為什麽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考慮上市?史玉柱的回答是,可以讓公司更安全,另外也可以讓創業者真正檢驗公司的價值,同時也可以創造幾個千萬富翁。
醫療保健行業讓史玉柱看到了先例。太陽神、哈爾奇等企業的管理雖然有波動,但不會因為某個波動就毀了。另外,有了更充裕的現金儲備,在遇到好的收購機會後可以收購。此外,史玉柱認為:“上市公司可以更冷靜,非上市公司限制少,有時候投資也會出錯,上市後出錯的概率會小很多。”
但對於史玉柱來說,上市的時機和地點存在壹定的變數。壹直有傳言稱,史玉柱秘密的上市方向很可能是日本人,野村證券可能是其主要的上市團隊。最終,史玉柱帶領巨人於2007年6月165438+10月1成功在紐交所上市。
巨人網絡上市信息
上市代碼:GA
上市時間:165438+10月1。
主營業務:網絡遊戲上市的紐約證券交易所。
募集股份數:5,765,438+90萬股
美國存托憑證:開曼群島。
主承銷商:美林和瑞銀。
法定代表人:史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