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位於內蒙古高原南端,陰山山脈橫貫城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區和南部平原三個地形區域。黃河流經城市的南部邊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6.4℃,年降水量310 mm,無霜期10 ~ 142天。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40多種。白雲鄂博享譽海內外。是巨型多金屬礦,稀土儲量居世界第壹。包鋼稀土公司是中國著名的鋼鐵行業骨幹企業。交通發達,是京包、包蘭、白豹、包神鐵路的交匯點。民航有飛往呼和浩特、北京等地的航班。五當召(光覺寺),位於城市東北70公裏處,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是中國著名的寺廟。此外還有美岱召、昆都侖召、美麗庚召等著名寺廟。東河區轉龍倉科技度假區是壹個風景旅遊區。
包頭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東鄰呼和浩特,西接巴彥淖爾盟,北鄰蒙古,南與鄂爾多斯市(原伊克昭盟)隔河相望。總面積27691平方公裏。總人口為2.65438億(2004年)。
市人民政府駐地:昆都侖區,
郵政編碼:014025。
行政區劃代碼:150200。
區號:0472。
拼音:包頭。
氣候屬於大陸性中溫帶半幹旱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312毫米,年平均氣溫6.4℃,年平均日照3145小時。
包頭,蒙古語意為“有鹿的地方”,也叫鹿城。包頭是內蒙古最大的城市,也是內蒙古綠化面積最大的城市。
關於包頭地名的由來,另壹種觀點認為它來源於“泊頭”的屈折和河名“泊頭河”。
包頭,位於著名的黃河河套之巔,是連接環渤海經濟帶和西北地區的戰略要地,是自治區戰略布局中腹地發展的重點區域。
包頭地域遼闊,總面積27691平方公裏,其中市區146平方公裏。轄9個縣區,總人口230萬,其中市區人口65438多+0.6萬。它是中國23個城市人口超過壹百萬的大城市之壹。
包頭市位於陰山-天山縱向成礦帶,礦產資源豐富,有稀土、鐵、煤、鋁、金、鈮等54種金屬、非金屬和能源化工原料。其中最著名的白雲鄂博礦是世界上罕見的金屬原礦。鐵探明儲量約6543.8+0億噸,鈮儲量居中國第壹,稀土儲量居世界第壹。稀土儲量不僅巨大,而且品位高、生產成本低,占全國稀土儲量的965.438+0.6%,占世界已探明儲量的54.2%。
包頭是連接中國北方和西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中國西部重要的郵電通訊中心,基本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的綜合交通網絡。其中,貫穿華北、西北的京包、包蘭、包神鐵路在包頭交匯,東起北京,西至蘭州,南至太原、Xi、上海、寧波。110、210國道穿過市區,胡寶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二十七條幹線公路通往全國各地,形成了以丹東-北京-包頭-銀川-拉薩為東西,北海-Xi安-包頭-白雲為南北軸線的州縣,連接內蒙古自治區和周邊省市。現代化的民航機場實現了全國電腦售票。機場已經達到4C標準,波音737等大型飛機可以安全起降。目前,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太原、石家莊、蘭州、溫州等城市的航班,基本形成了覆蓋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華南的較為完善的區域航空運輸聯系,為當地民眾和外商提供了出行或商務的便利。
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也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改革開放以來,包頭的經濟建設進入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時期。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基礎產業得到加強,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形成了以銅鐵冶金、稀土冶金及其應用、機械制造、有色金屬、紡織、電子、化工等行業為主的完整工業體系,與韓國、日本、美國、泰國、中國、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壹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高科技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其中,包鋼是全國大型鋼鐵企業之壹,也是少數民族地區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包頭鋁廠是中國十大鋁廠之壹,也是中國第壹家稀土鋁國家重點生產企業。包頭稀土高科是中國第壹家稀土上市公司。內蒙古第壹機械制造集團和北方重工集團公司是中國兵器工業的特大型企業。正在建設的東希望50萬噸鋁電壹體化項目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單體鋁廠之壹。包頭市羊絨、亞麻紗在國內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多項關鍵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其中,內蒙古王璐羊絨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羊絨制品企業之壹,出口量壹直位居中國同行業前列。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608億元,財政收入73.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達到11508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40.65438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