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售電公司從1度電中賺多少錢?

售電公司從1度電中賺多少錢?

壹次性電可以賺0.13元左右。廣東省第三交易電廠已向需求側累計讓利5.3億元,其中近4.5億元預計由售電公司獲得。平均壹次售電公司可以多賺0.13元。

廣東售電“暴利”測試

1.雖然全國各地註冊成立了近500家售電公司,但真正能參與售電業務的公司並不多——重慶3家,廣東13家。

廣東省經信委批準的13售電公司中,以廣東電力、華能電力、華潤電力、中電投等8家國有發電公司為主,民營發電公司為1家。此外,還有新奧(廣東)能源銷售公司、深圳市深電售電公司、深圳市兆能供電服務公司三家民營企業,以及在廣州經濟開發區設立的廣州穗開電力公司。

2.根據廣東省的計劃,2016年直接交易電量規模為420億千瓦時,約占廣東電網全年售電量的10%。其中280億千瓦時為年度長協,6543.8+04億千瓦時為月度競價。

此後,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從3月到5月組織了三次月度電力競價交易,這些售電公司也參與其中,開創了國內售電公司參與電力直接交易的先河。

3.數據顯示,廣東已完成三次集中交易,總成交額39億千瓦時。其中售電公司* * *交易28.4億千瓦時,占比73%;售電公司獲得的電量也從3月份的65%上升到5月份的83%。

正是這三筆交易,使得售電公司獲得了超預期的利潤,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註。

“電力供求的需求是不同的。現在火力發電形勢嚴峻。電廠希望爭取更多的交易電量,保證利用小時,價格申報比較低。”壹位參與交易的火電企業人士告訴記者,但客戶可能對電價敏感度較低,並未期待過高的降價幅度。此外,發電公司在競價策略上仍不如售電公司專業,出現了大幅非理性降價。

4.以3月份的交易為例,發電企業平均申報差價達到0.429元/千瓦時,而用戶平均申報差價僅為0.0244元/千瓦時,兩者之間的差價高達0.4元。然後在4月和5月的兩次交易中,差價分別為0.382元和0.41元。

在廣東過去的電力直接交易中,所有的差價電費都會返還給發電企業。引入售電公司後,返還規則也發生了變化:差價的75%返還發電企業,25%返還用戶。

5.在上述發電企業看來,這壹規則變化的初衷是降低電廠價格,讓壹部分終端用戶享受。但是因為售電公司和代理的企業用戶基本上簽訂了壹年的售電協議,所以每度電的價格只下降了1~3分錢。所以返還給用戶的差價基本都是售電公司獲得的。

6.該人士指出,廣東電力直接競價交易市場規則缺失,各方混戰,電廠壹敗塗地。售電公司明顯受益於最初的“混亂”格局,利益分配不均。

據部分機構測算,三家交易電廠共向需求側讓利5.3億元,其中售電公司預計獲得近4.5億元。平均壹次售電公司可以多賺0.13元。

為此,有研究機構甚至發文稱:售電公司進入“暴利時代”!

  • 上一篇:上海騰創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是真是假?為什麽從工商管理部門查不到這家公司?
  • 下一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和發起人有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