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數據顯示,海外有9億畝土地為中國生產糧食。中國的糧食安全現狀如何?

數據顯示,海外有9億畝土地為中國生產糧食。中國的糧食安全現狀如何?

食品安全相關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食品安全相關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平高科(000998。SZ)和豐樂種業(000713。SZ)。

本文的核心數據:中國糧食產量及變化、中國大豆消費結構、中國糧食作物對外依存度。

中國大豆的消費缺口很大。

中國是世界糧食生產大國。2020年糧食產量占世界糧食產量的24%左右,糧食供應相對充足。2020年,我國全年糧食產量將達到66949.2萬噸,同比增長0.85%。

從我國糧食生產結構來看,2020年,玉米、水稻、小麥是我國主要的基礎糧食作物,三類糧食作物總產量占2020年全年糧食產量的90%以上。豆制品產量僅占3.42%,約2287萬噸。

從消費情況來看,三大糧食作物的人均消費變化呈現較大差異。雖然谷類作物仍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但人均消費量呈下降趨勢,豆類呈上升趨勢,馬鈴薯呈小幅波動上升。

而大豆的食用消費只占12.5%,粉碎消費是大豆的主要用途。2065,438+09,壓榨消費占我國大豆消費總量的84%以上,是我國大豆消費的主要原因。因此粗略計算,中國每年對大豆的需求超過1億噸。

大豆高度依賴國外進口。

中國的大豆產量遠遠小於中國的大豆消費量,中國每年的大豆消費缺口主要靠進口來彌補。根據我國糧食作物的對外依存度,我國除大豆外的所有糧食作物基本自給,大部分進口只是為了豐富消費品種,增加消費者的選擇。然而,中國的大豆對外依存度很高。

2019年,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高達83.09%。這意味著中國消費的大豆80%以上來自進口。

從近幾年我國大豆凈進口量來看,也呈現波動上升趨勢。2020年,盡管出現疫情,但全年大豆進口量再創新高,達到10033萬噸。可見,我國大豆產品仍面臨嚴峻的供應安全風險。

巴西和美國是中國大豆進口的主要來源。

根據全球大豆生產的區域結構,2020年全球大豆主要產於巴西、美國、阿根廷、中國和印度,五國大豆總產量占全球產量的近90%。其中,巴西和美國占大豆產量的30%以上。

從中國大豆進口的地區結構也可以看出,中國大豆進口主要來自巴西、美國和阿根廷,其中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占2020年中國進口總量的60.59%,從美國進口的數量也占22.08%。

貿易摩擦對大豆進出口影響很大。

2018,中美貿易摩擦爆發,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作為第壹輪反制措施,中國還對包括大豆在內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這對美國大豆出口影響很大。2017年,近60%的美國大豆出口到中國,但在2018年,這壹比例下降到20%以下。隨著過去兩年貿易摩擦的緩解,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有所回升。

但相應的,貿易摩擦的最終結果總是相互的。在減少從美國進口大豆後,中國不得不尋求以更高的成本從巴西進口更多的大豆。

轉基因大豆迎來發展機遇

中國大豆產量不足的主要原因不是種植面積不足,而是轉基因技術的限制。由於轉基因作物長期食用後對人體健康影響的不確定性,我國對轉基因作物有嚴格的控制。必須先申請安全證書,然後通過審批,取得生產許可證,才能進入商業化。而我國對生物安全證書的審批流程嚴格,時間周期長,所以目前國內還沒有可以量產的轉基因大豆品種。雖然轉基因技術在中國還很有限,但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大豆這種普通糧食作物上。2019年,全球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達到91.9萬公頃,占當年全球大豆總收獲面積的74.92%。

因為轉基因大豆的種植沒有被批準,中國的大豆產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國大豆產量僅為每公頃1.95噸左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每公頃2.77噸,也遠低於美國每公頃3.19噸。

隨著問題的日益突出,中國也意識到了大豆的安全問題。2021,我國已批準首個轉基因大豆品種安全證書,國產轉基因大豆將迎來發展機遇。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豆加工業產銷需求及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 上一篇:石材加工設備與工藝基礎後記
  • 下一篇:寶泰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