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麽公司會被調查?
首先,稅務局不是想查誰就查誰。稅務檢查有嚴格的法律程序。稅務檢查對象的來源有四個方面:
1,“抽查”
我們每個企業的名字在稅務稽查系統中都有壹個“數據庫”。有稅務檢查任務時,會從數據庫中抽取,以抽簽和搖號的形式。所以,不管妳的公司有多誠實,多守紀律,妳都有可能被抽中。
2.“被舉報”
目前,從中國裁判網對應企業被查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大量的案例來自於“被舉報”。
3.“正在分析”
稅務局系統在分析企業涉稅數據時,會得出企業經營異常的判斷,這類企業也會被放入稅務稽查的“異常企業數據庫”。在這個數據庫裏,妳被審計的概率非常高。
4.“被關聯”
即與其他行政機關以轉讓、指派形式進行的稅務檢查有關。或者和妳有業務往來的公司被發現存在偷稅漏稅等財務問題,妳的公司也會受到稅務檢查。
2.公司審計賬目要多久?
在稅務檢查實踐中,稅務機關對企業進行稅務檢查時,初始檢查期通常設定在3年以內,但會根據具體情況延長檢查期。壹般來說,有三種情況:3年、5年和無限期:
根據稅收征管法的規定,如果妳公司因計算錯誤或未申報而未繳或少繳稅款,稅務機關可在三年內追繳稅款和滯納金,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五年。
如果是稅務機關的責任,只能要求妳在三年內補繳所欠稅款,不能加收滯納金。
如果妳涉及逃稅、抗稅或騙稅,稅務機關可以無限期追繳稅款。
三、什麽是稅務審計?
那麽稅務審計到底在找什麽呢?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
“看看”公司收入
如果企業低估銷售收入或隱瞞部分銷售收入,金稅三期或即將實施的金稅四期將-
1,通過成本費用比較妳的利潤是否為負;
2.對比妳開的發票,收到的貨款和賣出的貨物;
3.通過大數據,查詢與妳交易的下遊企業的相關賬本數據,對比有無異常;
4.通過對比同行業收入,檢查有無異常。
“查看”企業的成本
當企業有以下行為時要小心-
1.長期采購原材料或商品時的預計入庫;
2、采購原材料或商品時為了壓低價格而不索要發票;
3.費用已經預提,沒有費用發票。
4.差旅費、加油費、會議費等費用異常。
“檢查”企業庫存
在金稅三期和即將到來的金稅四期,企業的庫存將進壹步透明化。企業買了多少貨,賣了多少貨,還剩多少貨,可能比妳自己還清楚。如果存貨賬實不符,企業壹定要引起重視,及時查找原因。
在此提醒企業做好存貨管理,做好進銷存統計,定期盤點存貨,做好賬實差異分析表,盡可能避免存貨賬實不符。
公司銀行賬戶的“監管”
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已納入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信息共享和核查渠道已落實。
稅務局、銀行等機構可以通過該系統核實企業的納稅信息和納稅人的經營狀況。
如果企業出現以下異常情況,請小心-
1.企業當期新增應收賬款占收入的80%以上,應收賬款長期為負;
2.當期新增應付賬款大於收入的80%;
3.預收賬款減少但不記入收入,預收賬款占銷售收入的20%以上;
4.本期增加的其他應收款占銷售收入的80%以上。
計算企業應納稅額
1,增值稅收入長期大於企業所得稅收入;
2.異常稅率;
註意,以下情況,企業極有可能被查處。
(1)與同行業其他公司相比,企業稅負變動異常,過高或過低。
(2)稅率與企業開具發票和取得支出發票相差太大。
(3)企業投入的變化率遠大於銷項稅的變化率。
(4)在水、電等能源消耗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稅率差異過大。
3.企業大部分員工長期處於個稅起征點以下;
4.員工納稅申報表中的工資與企業申報的工資不壹致等。
這些都會成為稅務局的重點。
4.稅務審計通常在什麽時候進行?
稅務局的稅務檢查壹般是每年5月到65438+2月,日期不固定。當然,如果妳通過系統出了問題,那麽稅務稽查隊也可能會來查。
在下列三種情況下,稅務機關有可能隨時進行檢查:
1.發票管理系統發現某公司發票消耗明顯增加。
2.與上月相比,稅負變化率超過正負30%。
3.預收賬款占銷售收入20%以上時等。
事實上,公司的許多稅務風險都根源於不專業。復雜的稅制,多變的稅收政策,常常讓很多新人壹臉茫然。於是,很多稅收問題悄然滋生,瘋狂生長,直至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老板們在經營過程中壹定要註意公司的合法合規經營,必要時可以向專業人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