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四川頂級億萬富豪的秘密江湖

四川頂級億萬富豪的秘密江湖

壹,

在四川,如果有壹個姓氏能延續百年,那壹定是劉。

從民國時期的劉、劉,到改革開放後站穩腳跟的劉首富:希望集團的劉永好兄弟,通威集團的,漢龍系的劉漢。

在川西南戰場上,劉走在最前面但也躲在最深處。

正如胡潤所說,他最尊敬的中國商人是劉永行。壹是因為穩定,能連續10年登上富豪榜的家族只有三家,劉永行和劉永好就是其中之壹。二是因為率真,只有劉永行敢說自己的第壹桶金是怎麽賺到的。

在35年的風風雨雨中,劉永好家族花了1,000元拿下了近1,000億元的資產,建立了壹個涵蓋飼料、畜牧、化工等多個領域的龐大帝國。

用了38年的劉漢元,旗下通威集團市值邁過6543.8+0000億元門檻,從魚飼料起步,布局新能源。

當然還有劉漢,他躲在水底,自詡“從不失手,常勝將軍”。多年來,他壹直深入西南地區。

巴別塔,四川首富,崛起於此,終結於此。

第二,

1978年,早已患肺癌的老革命劉大元聞風而動,把四個兒子叫到床前,告訴他們:“時代變好了,機會難得。妳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

聽到父親的指示,劉永言、劉永行、劉詠梅和劉永好都很動心,但他們都有好工作。他們甚至不敢想辭職下海。

也是在這壹年,14歲的劉漢元剛剛考上眉山的壹所水產學校,為了“三年後拿到鐵飯碗,解決戶口和房子”。

比他小壹歲的劉漢還在老家廣漢讀書。因為家裏窮,劉漢小小年紀想的都是怎麽多賺點錢幫媽媽補貼家用。洶湧的潮流對他來說還很遙遠。

然而,劉永行兄弟的命運很快就被家裏的壹道紅燒肉顛覆了。

1981年,為了讓四歲的兒子吃上紅燒肉,學過維修技術的劉永興在家附近擺攤,從大年初壹到初七幫人修電器。

春節過後,劉永行數了數手裏的錢,嚇了壹跳。短短幾天,他竟然賺了300多元,幾乎等於他的年薪。

這件事讓四兄弟深受感動,徹底醒悟:時代真的變了!

壹議:既然修收音機這麽賺錢,不如幹脆辦個電子廠吧!

壹個操作之下,計算機系老大劉永言、機械系學生劉永好、擅長修家電的劉永行,很快就造出了中國第壹臺家用音響,取名“新藝音響”。

然而,當18歲的劉永好得意洋洋地找到當地壹個有音響的公社,提出要開電子廠時,很快被對方潑了壹盆冷水,理由是“集體企業不能和私營企業合作,不準走資本主義道路”。

第三,

就在我們準備打退堂鼓的時候,遠在浙江的陸抵押了自己價值兩萬元的苗木,承包工廠創業的消息傳到了劉氏兄弟的耳朵裏。

1982年春天,四兄弟經過三天三夜的討論,做出了壹個決定:集體辭去公職,開始水產養殖。

這四個人想從信用社貸款,只好靠賣自行車和手表湊了1000元作為啟動資金。

經營水產養殖業是大哥劉永言的主意。從養雞養鵪鶉開始,四個人在新津縣辦起了養殖場,開始了攜手奔跑。

也是在這壹年,被分配到眉山縣水電局兩河口水庫漁場的劉漢元,開始厭倦了每月三四十元的工資和編制。在壹次農村安全檢查中,劉漢元在招待所吃了“我壹生中最美味的燉草魚”。

接待人員告訴他:“水庫是流水,水深,所以魚沒有土腥味。”

18歲的劉漢元開始思考:四川人愛吃魚。怎麽才能吃到這種好吃的水庫魚?

但是水庫魚的生長速度沒有池塘魚快,散養不容易形成規模,所以劉漢元遇到了壹個問題。

就在他撓頭想破的時候,走向大道的劉永行兄弟已經通過電腦飼料配制和養殖取樣技術,研究出了壹套生態循環養殖方法,不僅大大提高了家禽的品質,還降低了飼養成本。

1983年底,4個人盤點,養殖場孵化了5萬只雞,10000只鵪鶉,帶出11專業戶,壹年突破了1萬戶的門檻。

此時,剛高中畢業沒上大學的劉漢,不得不在廣漢化肥廠做電焊工,但他耐不住寂寞,很快辭職創業。

第四,

三年後,劉永行兄弟決定給農場起壹個更響亮的名字“希望”。

然而,危機已經悄然而至。新津縣向當地農民傳授鵪鶉技術後,當地大戶聯合成立了養殖合作社,孵化率、產蛋率、飼料轉化率堪比“希望”。

看到購物,劉氏兄弟陷入了困惑。

但就在此時,壹家名為鄭達(正大綜藝的贊助商)的外國飼料公司進入了中國,並以育肥技術占領了中國豬飼料的半壁江山。然而,“大牌子”豬飼料不僅價格昂貴,而且非常暢銷,壹票難求。

看到機會,劉氏兄弟決定轉型。1987年,四人投資400萬元建立了希望科技研究院和飼料廠,並找了壹批國內外專家進行研發。

為了完全投入到新的事業中去,劉永行兄弟沒有留壹條後路,忍痛將養殖場的10萬只鵪鶉全部宰殺。

1989經過兩年的研發,“希望牌”1乳豬全價顆粒飼料正式上市。

此時,劉氏兄弟面臨的第壹個問題是:如何與已經聞名全國的競爭?

五,

在劉永好轉型的同時,為水庫魚頭疼的劉漢元想出了壹個解決辦法。

翻閱雜誌,劉漢元發現德國有成熟的網箱養魚技術,非常適合在水庫這樣的水域大規模養殖。這樣養出來的魚不僅沒有腥味,而且比自然狀態下速度更快。

靠著自己攢下的200元錢和家裏賣的兩頭豬,劉漢元也走上了創業之路。

從65438到0984,20歲的劉漢元把自己發明的“渠道金屬網箱式活水養魚法”付諸實踐,短短半年就賺回了2000多元現金。

發了小財的劉漢元沒有隱瞞什麽,而是毫無保留地把技術傳授給當地村民,並免費向全國農民推廣。

被周圍人嘲笑為“笨”的劉漢元心裏清楚,網箱養魚根本沒有核心優勢,他不可能壟斷。不如擴大養魚群,自己做魚飼料。畢竟這不是壹般人想生產就能生產出來的。

會養魚的劉漢元甚至會“釣魚”。

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劉漢元通過單位裏的師傅找到了壹位職業農民進行咨詢。兩年後,他終於研發出了魚飼料,並在家鄉永壽鎮建起了魚飼料廠(通威飼料的前身)。

從65438到0988,劉漢元通威飼料憑借其質量和眼光,壹炮而紅,賺得盆滿缽滿。

也是在這壹年,23歲的劉漢,在連續賣出木材和成品油後,通過園林局的關系,在康定林區拉回了壹批原木,賣出後獲得了雙倍的利潤。

六,

為了與鄭達競爭,靠賣鵪鶉蛋獲得貼小廣告經驗的劉永好,在“希望”牌飼料問世後,立即帶著小廣告下鄉。

劉永好似乎對廣告壹無所知。他找人通過小廣告,把自己“養豬是希望能富起來、幫上忙”的想法貼滿了成都幾乎每家每戶的豬圈。

農村的土墻上,醒目地用白漆刷著“吃壹斤長壹斤,望豬飼料好”的大字。有了精準的廣告,價廉物美的“希望”飼料迅速成為“公平”的對手。

接下來,“希望”和“鄭達”開始了壹場價格拉鋸戰。起初,希望比鄭達每噸便宜60元,後來財大氣粗的鄭達咬緊牙關,跺著腳降價100元,最後希望毫無壓力,幹脆降價120元。

最終,“希望牌”飼料銷量同比增長3倍,開始穩坐全國豬飼料第壹把交椅,而孤軍奮戰的“鄭達”宣布退出成都市場。

65438年至0994年,《福布斯》首次公布中國大陸富豪榜,劉永好兄弟以6億元身家位列第壹,成為首富。

壹年後,劉氏兄弟正式走出四川,收購了30多家經營不善的國有飼料企業。然而就在轟轟烈烈的時候,四兄弟突然被曝出和平分手的消息。

伴隨著“飼料熱”的趨勢,劉永好的四兄弟敏銳地發現利潤率已經極低。

於是,四兄弟經過協商進行了壹次重大的家族財產歸屬:全國27家分店壹分為二,劉永好負責西南,劉永行負責東北。

與此同時,大哥劉永言創辦了大陸希望公司,專註於高科技領域的電子研究。

二哥劉永行拿著分配的20億元投身重化工業,成立東希望公司,紮根電解鋁行業。

三哥劉詠梅成立華西希望公司,繼續飼料工業的老本行。

四哥劉永好成立新希望集團並擔任董事長,開始向飼料行業上下遊擴張。

在中國的商業家族中,劉氏兄弟可以算是少有的“和平分手”。

也是在這個時期,年僅30歲的劉漢元將新成立的四川通威集團總部搬到了成都。

為了吸引人才,劉漢元出資10萬元在四川日報幾家主流報紙上連續兩周刊登招聘啟事,迅速組建了100人的研發團隊,迅速解決了成魚“脂肪多、內臟比例大”等世界性難題,大大降低了養殖戶的成本。

此時的通威集團在氣勢上已經不如劉氏兄弟的希望集團。

七,

劉漢不甘寂寞。

在“大師”的指點下,走上臺面的劉漢開始在成都著名的紅廟子市場炒股。

很多人不知道,位於成都市中心的紅廟子只有200多米,但作為著名的原始股交易市場,這條小街在鼎盛時期堆滿了桌子和成堆的人民幣。

此時,劉漢每天早上七點乘坐24座的馬自達班車到市場,晚上再搭車回家。

但壹年後,班車師傅再也沒見過劉漢,因為劉漢發財了。

然而,劉漢這壹次並沒有停止。因為炒期貨,劉漢得罪了壹個叫袁寶靜的東北老板,結果自己被殺了。

1997 2月1日晚,受袁寶靜指使的槍手李海洋埋伏在劉漢常去的壹家酒店。劉漢出來後,近距離開了兩槍。

不知道是槍手不專業還是劉漢致命,但最後還是安全了。

6年後,袁寶靜因涉嫌另壹起命案被捕,最終被判死刑,這是後話。

也許是因為他相信災難過後會有祝福。幸存下來的劉漢,壹個月後在綿陽註冊成立了漢龍集團,但法人是隱居幕後的蒲萬昌。

這就是後來著名的“漢龍系”,業務範圍多種多樣,從化工產品、醫療器械、電子產品到農副產品、餐椅娛樂、交通運輸等等,幾乎涵蓋了所有業務。

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漢龍集團已經成為四川乃至全國知名的投資集團,而幕後老板劉漢的故事也被演繹成了多個版本的傳奇。

在此期間,劉漢元也在攻城拔寨。趁著通威飼料的熱銷,先後在昆明、安嶽、西昌等十幾個城市開設了子公司,規模越來越大。

因為通威魚飼料賣得好,業內戲稱“中國每三條魚就有壹條吃通威飼料。”

2006年,上市僅兩年,通威集團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市值近6543.8+000億。

在胡潤百富榜上,除了穩定的劉永好兄弟,465,438+0的劉漢和42歲的劉漢元繼續上榜。

三位劉姓商人及其家族成為四川頂級富豪的代表。

八,

分家後,四哥劉永好很快成了家裏的門面。

其實早在1993,有想法、善於溝通的劉永好就當選了政協委員。

那年的政協會議上,42歲的劉永好在人民大會堂代表全國民營企業家發言。當他的名篇《民企有希望》剛念出壹語雙關的標題,臺下的觀眾都笑了,然後鼓掌。

這次會議後,劉永好先後擔任工商聯副主席、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在他的推動下,“非公經濟36條”等幫助民營經濟的文件陸續出臺。

65438到0998,劉永好的新希望六和集團在深交所上市。在資本的幫助下,劉永好開始向金融和地產進軍。

新希望迅速成為民生銀行大股東,獲得稀缺的傳統金融牌照,在商業保險領域布局。

新千年後,價值千億的“新希望”已在西南大地。

不過,另外兩位姓劉的富豪也沒閑著。

2002年,38歲的劉漢元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讀EMBA期間,認識了新能源元老王傳福,開始向能源行業進軍。

4年後,劉漢元成立了四川永祥多晶矽有限公司,雄心勃勃地宣布投資260億元建設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光伏壹體化項目。

同年,劉漢的漢龍集團接連簽下四川多個景區的旅遊開發權,並將觸角伸向高速公路領域,迅速拿下造價42億元的綿陽至遂寧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成為四川首家參與高速公路建設的民營企業。

接著,開盤待售的漢龍集團收購期貨、白酒公司,在電力、新能源、環保等項目上頻頻發力。似乎沒有劉漢做不到的領域。

2008年汶川地震,四川人劉漢個人捐款5000萬元,他捐建的“劉漢希望小學”在汶川地震中安然無恙,備受關註,好評如潮。

然而這是劉漢唯壹的榮耀時刻,因為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九,

2008年後,劉漢突然轉戰海外,開始開發海外礦業。

不到三年的時間,從非洲的鈾礦到澳大利亞的鉬礦再到喀麥隆的鐵礦,劉漢壹路買買買。

在這些大型收購的背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等國有銀行充當了融資後盾,許多大型礦業集團也積極“背書”。

然而,就在劉漢大步向前的時候,關於劉漢涉黑、殺人、包養女明星的傳聞不絕於耳。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2065438+2005年2月9日,劉漢因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殺人罪被判處並執行死刑。

今年,他剛滿50歲。

也是在同壹年,因為行業衰退而忍受了很長時間的劉漢元終於活了下來。51歲時,他重啟四氯化矽冷氫化技改項目,並於年底宣布多晶矽年產能突破7萬噸。

不久,劉漢元在包頭投資建設年產5萬噸高純晶體矽及配套新能源項目,壹舉將多晶矽年產量提高到654.38+0.2萬噸,居世界第壹。

有意思的是,就在大家都以為劉漢元會繼續沿著光伏這條路走下去的時候,他卻宣布重操“養魚”的舊業:“通威集團要農牧並舉,新能源兩個都不能落下”。

還是在這壹年,劉永好繼續在四川互聯網大會上以壹語雙關的“互聯網時代的新希望”為題發表演講。64歲的他已經把自己的“新希望”寄托在年輕壹代身上。

作為新希望六和集團的新任董事長,她的女兒常陸已經掌權兩年了。

為了給更多的年輕人搭建壹個新的平臺,劉永好創辦了“向草根學習”,作為壹個培養商業夥伴的平臺,至今已經為新希望帶來了500多位夥伴。

劉永好告訴這些年輕人:“三十年創造新希望”。

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

回顧這些劉姓富豪壹路走過的路,他們都是在風起雲湧的變化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但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在壹個資本不能推動壹切的時代,獲得財富的方式不同,最後的結局自然也不同。

都是從草地開始的,但在現在的大潮中,有人左轉,有人右轉;有的人能堅持初衷,有的人卻忘了底線。

這是江湖,也是人性。

關註@風島,聽呼嘯的風,在歷史進程中了解風,在風雲變幻中跟風,在寂靜的地方聽風。這裏有三局:政局、商局、時局,讓妳擺脫迷霧,看清現實,先占領制高點。

  • 上一篇:《自由流亡者(帝國三部曲)從未失去美國和大英帝國的崛起》epub在線下載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 下一篇:天空汽車張海亮:50億救命錢,妳還需要放下妳的生命。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