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在建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6個,分別是:四川省生態功能保護效益評價重點實驗室、四川省大氣復合汙染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重金屬汙染防治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四川省移動源汙染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四川省水汙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工業廢水防治)和固體廢物處理工程技術中心。已建成3個野外觀測研究基地,正在建設1野外觀測研究基地。今後將逐步建成我省重要生態功能區的觀測網絡。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現有實驗場地約1500m2,包括500 m2分析測試實驗室和100m2數據統計與分析處理實驗室。未來將建設20000m2科研實驗樓和實驗室車間,為項目的正常開展和建成提供場地保障。此外,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分析測試實驗室已配備離子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傅裏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便攜式氨氮分析儀、便攜式氣相色譜儀、便攜式TOC分析儀、便攜式COD測定儀、溶解氧分析儀、便攜式重金屬分析儀、煙氣分析儀、單組分氣體分析儀等分析設備70余臺套,總價值400余萬元。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培養了壹批環境科學技術拔尖人才,技術力量雄厚,科研方法先進。取得了國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壹級證書、全國工程咨詢壹級證書、國家專項工程設計證書等資質,是省環保科技中心和人才中心。近年來取得科技成果100多項,其中50多項獲得省部級重大科技成果(或進展)獎,包括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壹等獎、三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特等獎,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壹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獲得9項發明專利和6項實用新型專利。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百篇。2011還獲得了“十壹五”環保科技工作先進集體。
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壹直積極務實地開展環境科學領域的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先後與瑞典、美國、挪威、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等國家在水環境管理、固體廢物處置、惡臭汙染防治、汙泥處理、清潔生產、環境管理等領域開展了壹系列國際合作與交流,建立了相關的環保產業。此外,還與瑞典、日本、德國、荷蘭、新西蘭在節能減碳、水汙染化合物分析、生態工業園、生態規劃建設、沿海海洋生態等領域開展了合作。2012年,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四川華能德美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學、成都山地所等22家單位成立“四川省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旨在推動環保產業關鍵、* *和重大前沿技術研發,加快成果轉化,推廣新技術,提升四川環保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延伸產業鏈,支撐引領。提高環保產品市場競爭力,保證科研與生產緊密銜接,實現創新成果快速產業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四川省環保產業發展的戰略思考。
四川省環科院將繼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實驗室管理和運營經驗,不斷整合相關資源,使科研平臺建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廣泛開展科研合作,吸引國內外優秀學者參觀實驗室或開展合作研究,規劃建設四川省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