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應收利息和未分配利潤。在股份制企業中,所有者權益也叫股東權益。
企業(法人)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的實際(存量)資產扣除企業的債務(應付債務)後,所有者享有或控制的剩余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余索取權。是企業資產扣除債權利息後,應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能體現所有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又能體現保護債權人權益的理念。"
實際上,所有者權益是企業投資者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隨著總資產和總負債的變化。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不僅包括所有者的凈資產、無形資產及其對企業利潤的貢獻比例,還承載著企業所有者管理企業和委托他人管理企業的合法權利。
所有者和投資者的區別:
1,“所有者”是指,包括股東和債權人;“投資者”僅指股東或所有者。他們獲得公司所有權的方式和對公司的義務是有區別的。
2.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過去形成的本應屬於所有者的經濟利益。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損益、留存收益等。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損益,是指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的損益,無論是所有者投入的資本,還是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潤,都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或減少。
3.所有者包括債權人和所有者(股東)。投資者也可以分為長期投資者和短期投資者。上市公司的保薦人壹般都是長期投資者,而證券市場的散戶基本都是短期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