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沒有壹平米的他是怎麽成為幾十家房地產公司的老板的?

沒有壹平米的他是怎麽成為幾十家房地產公司的老板的?

說到國內房企,大家都知道房企三巨頭:萬科、恒大、碧桂園。這三家房企可以說是目前國內發展前景最好的三家。雖然之前恒大的負債在網上被曝光,但恒大隨後已經發布回應,負債並沒有網上流傳的那麽高。

房企三巨頭,保險業卻“壹枝獨秀”。中國平安在中國保險行業的地位可以說是“不折不扣”。大家對中國平安的了解也大多來自平安保險,但在幕後,妳不知道中國平安的另壹個身份,可以讓全國人民大吃壹驚!

眾所周知,房企高負債,高杠桿,很少有房企是無負債的。壹旦走上快速擴張的道路,資金鏈緊張將成為房企的常態。(不然恒大要破產的假新聞不會被這麽多人當回事)。

中國最大的三家房地產企業都存在資金鏈問題,換句話說,它們的負債率都比較高。壹旦壹個環節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而中國平安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妳可能想象不到,中國平安的壹家保險公司,其實還有另外壹個身份,就是中國的“隱形大王”。

今年6月,中國平安發布公告稱,平安資產管理、中國平安人壽保險公司與招商蛇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平安資產管理將認購招商蛇口非公開發行股票。值得註意的是,有人認為這是中國平安跨界地產,但這並不是平安第壹次跨界。

在2019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平安透露已經持有超過10000套長租公寓,而中國平安投資的是房地產,這都是過去的事了,但是這麽多人被蒙在鼓裏。

中國平安雖然以保險業務起家,但業務布局早已超出壹定範圍的界限,無論是房地產還是銀行,中國平安都有所涉獵。2007年,中國平安的“平安物業”更名為“平安地產”,這也意味著中國平安正式走上房地產投資之路。

中國安全過境,所以不是說說而已。甚至有幾個投資項目,至今仍被奉為經典。2015年,中國平安豪斥資62.95億港元,拿下碧桂園9.9%的股份,成為碧桂園第二大股東。也就是說,中國平安的持股比例僅次於其老板楊·。

同年,中國平安再次果斷出手,收購施瑯地產9.9%股權,成為其公司第二大股東。施瑯地產與碧桂園不同,專註於長租公寓,這與蛇口2020年的人口投資形成了互補,中國平安也將在長租公寓市場下大力氣。

除了這些房地產企業,中國平安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平安不僅是碧桂園的第二大股東,還是融創中國、華夏幸福、旭輝控股、中國金茂的第二大股東。中國平安,大大小小,投資了20多家房地產企業,而中國平安通過持股,成為這些房地產巨頭背後的老大。

壹平方米土地都沒蓋,中國平安就這麽輕松拿下了幾個巨頭房企。不僅如此,它還成為了房地產行業隱形的“地王”。很多房企都願意認輸。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中國平安的投資也是有壹定格局的。壹般到了二股東的位置,中國平安就不會繼續增持了。既給了對方安全感,又為自己爭取了最廣泛的權益。

當初“萬寶之爭”鬧得沸沸揚揚,但中國平安和寶能持相反觀點,中國平安也明確表示,我們不會做野蠻人,不會幹預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壹般情況下,中國平安對房地產公司的持股不會超過30%,只會是純粹的財務投資者。

中國平安既然選擇了做純財務投資者,就不會錯過任何賺錢的機會。2015年,以每股2.816港元認購碧桂園股份。至2018,中國平安在二級市場減持碧桂園3132萬股,從中套現4.55億港元,獲利超過5倍。

類似的做法還有綠地,上市前增持股份。上市後,中國平安連續兩年減持股份,套現約80億元。真正實現了“只談錢,不談權。”

不過,中國平安雖然有賺錢的目的,但對這些房地產公司的投資也給這些公司帶來了收益和聲譽。截至目前,碧桂園位列國內地產股前三,而融創中國、華夏幸福、旭輝集團等。均位列國內地產股前20名。

2019年,中國平安營業總收入1.17萬億元,同比增長19.7%。歸屬凈利潤達到6543.8+0494億元,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這種賺錢的能力不得不讓人佩服。

中國平安對地產股的頻繁布局也吸引了眾多同行的模仿。去年底,中國太保斥資逾26億元參與上海臨港定增項目,持股比例為5.33%。

同期,太平人壽還主動認購了非公開發行的大悅城股份,持股比例增至6.61%,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保險公司頻頻認購房企。其實兩者之間是互利的。保險公司手握大量低成本資金,房企缺的是大量現金流。而地產股壹般具有高股息率的特點,長期持有可以為保險公司帶來翻倍的豐厚回報。

這樣看來,保險公司和房地產企業的合作幾乎是“天作之合”。無壹例外,中國平安都是佼佼者,不僅悄無聲息拿下了幾十家房企,還用投資賺取了雙倍利潤。不得不說,中國平安隱藏的夠深。

資本家逐利,中國平安為了利益頻頻認購地產股。但與寶能不同,中國平安入股房地產公司,“只談錢,不談權”,不會過多幹預房企內部經營管理。這對雙方來說都是非常好的合作模式。

  • 上一篇:世界十大半導體公司有哪些,分別屬於哪些國家?
  • 下一篇:個人可以做私募基金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