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家店年底退出。
由於太平洋百貨與盈科中心的租約將於年底到期,盈科中心將不再與太平洋百貨續約。這意味著太平洋百貨在北京的第壹家店可能會退出,太平洋百貨與盈科中心近十年的緣分將會終結。
為了證實這壹消息,記者昨日致電盈科中心地產部。壹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盈科中心與太平洋百貨的租約將於年底到期,但具體到期時間不方便透露。據記者了解,由於主力商戶即將離開,盈科中心已開始重新招商,仍定位於高端商場。
但是,太平洋百貨似乎在刻意回避這個事實。太平洋百貨壹位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
雖然太平洋百貨和太平洋世紀中心的命運將盡,但令業界不解的是,太平洋百貨太平洋世紀店近日與員工簽訂了新的勞動合同,期限為壹年。有業內人士認為,壹旦租約到期,這些員工可能會被派往五棵松分公司工作。
分支或被房東驅逐
與盈科店相比,太平洋百貨剛剛開業兩年的五棵松店的現狀幾乎不能令人滿意。由於華西毛樂去年剛剛易主,有消息稱,壹旦接手華西毛樂的卓展集團對購物中心進行品牌調整,太平洋百貨五棵松店隨時可能被清退。
雖然卓展集團沒有正面回應此事,但太平洋百貨將被清退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據悉,華西毛樂此前定位為家庭消費,與卓展集團擅長的高端商業風格明顯不同。“前輩”簽下的租客很可能因為項目定位的調整而離開。此外,太平洋百貨和北京卓展項目的品牌可能重疊也是卓展集團的壹個擔憂。
如果卓展集團最終決定與太平洋百貨分手,這家在京經營十年的知名百貨可能面臨退出資本市場的尷尬。
事實上,經營業績不佳是太平洋百貨面臨目前尷尬局面的主要原因。記者昨日走訪太平洋百貨盈科店,看到店內顧客寥寥無幾。在用餐高峰期,北京的其他商場往往都是滿座,但太平洋百貨盈科店卻有很多空位。據商場壹名導購員介紹,由於客流量較小,商場壹側的自動扶梯已經停止工作壹段時間了。
即使在太平洋太平洋百貨盈科店舉辦的年中慶典期間,商場內的客流也沒有比平日增加多少。地下停車場空車位多,與不遠處的雅秀市場、三裏屯村停車場“壹人難求”形成鮮明對比。
北京新老兩家太平洋百貨面臨的現狀,是太平洋百貨在北京發展的壹個縮影。
據壹位熟悉太平洋百貨的商場高管透露,十年來,太平洋百貨似乎並沒有真正被北京市場接受。雖然在開業後的第五年就宣布在內地市場開始盈利,但這種說法還是受到業內人士的質疑。
已經威脅要壟斷北京1/4市場。
太平洋百貨2001在北京設點時信心滿滿,揚言次年下半年前在西單和中關村再開兩家店,力爭在北京實現同業態1/4的市場份額。然而十年後,在北京的百貨業,太平洋百貨的知名度不僅不如當代商城、燕莎商城等高端百貨,市場份額也無法與大眾時尚百貨新世界相比。
商業顧問劉輝認為,太平洋百貨在北京的兩家門店選址過於草率和理想化。這家臺資企業過於相信三裏屯商圈和華西毛樂規劃的藍圖,沒有給自己預留後路。尤其是對於已經動蕩了四年的華西毛樂來說,去年的突然易主讓太平洋百貨始料未及。
中國購物中心產業信息中心主任郭增利也認為,太平洋百貨進入北京的十年間,正是大型購物中心取得突破的時期。然而,在臺灣省大本營市場經營業績優異的太平洋百貨,在北京卻未能“因地制宜”,導致與行業主流漸行漸遠。
資料顯示,在北京、上海擁有多家門店的太平洋百貨母公司為臺灣省遠東集團,原所有者為太平洋建設集團。西單君泰百貨是太平洋建設集團將百貨業務出售給臺灣省遠東集團後,重返大陸百貨市場的首個項目。
Mainland China太平洋百貨的發展
1993年,太平洋百貨正式進駐上海灘,營業額遠超。此後在成都、重慶布局了多家門店。
1997年,在上海經營業績優異的太平洋百貨再次開設淮海路店。
2001,太平洋百貨登陸北京,盈科店開業。
2003年太平洋建設集團投資北京君泰百貨時,曾與遠東集團發生“口水戰”。當時君泰百貨用的是和太平洋百貨壹樣的LOGO,只是顏色不同。遠東集團聲稱在中國大陸擁有該商標的專用權。太平洋百貨雖然最終獲得了商標使用權,但商業運作並不順利。
2009年進入北京8年後,太平洋百貨終於在北京開了第二家店——五棵松店。
2010臺灣省當局撤銷遠東集團對太平洋搜狗百貨集團控股公司太平洋流通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搜狗百貨,在大陸實際經營太平洋百貨)40億元新臺幣的註資,其資本恢復至增資前的10萬元新臺幣。這壹裁決的頒布,使得搜狗百貨大樓經營權之爭撲朔迷離。由於大陸太平洋百貨40%的股份由遠東百貨的子公司遠東百貨持有,另外60%由搜狗百貨持有,此次註冊變更對太平洋百貨的大陸門店產生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