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1987考入中科大。鄧中翰去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五年時間,他獲得了三個學位:電子工程博士、經濟管理碩士、物理學碩士。他是130年前建校以來第壹位橫跨理工商科的學者。學習期間,已發表學術論文25篇,獲得威爾遜博士研究獎和冷慈紀念獎,並在著名的國際固態電路年會上作論文報告。
65438-0997年,鄧中翰以高級研究員的身份加入IBM,負責VLSI CMOS集成電路的設計和研究,申請了多項發明專利,獲得“IBM發明獎”。壹年後,鄧中翰離開IBM,回到矽谷。結合矽谷知名風險投資基金,創辦集成電路公司PIXIM,Inc .,市值很快達到1.5億美元。
1999 10,鄧中翰受中國政府邀請,作為留美華人代表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慶典,受到李嵐清副總理接見。他還向李嵐清和其他主管科技的中央領導人介紹了矽谷和國際IT業的現狀和前景。
在信息產業部的倡議下,鄧中翰決定在中國成立壹家本土芯片設計公司。1999
鄧中翰出席活動照片1(20張)
5438年6月+10月,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在中關村註冊成立,信息產業部是主要股東之壹。
中興微公司有獨特的模式。她總部設在北京,R&D中心設在北京、上海和矽谷,市場部設在深圳。這種模式使她能夠及時了解最新的科學研究和市場趨勢。
中興微吸引了很多國際名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校長、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田長霖非常看好這家公司的前景,也投資了中星微。
中星微的領軍人物都是矽谷頂尖的科技人才,但她的定位是市場化的。公司壹成立,就提出了“填補市場空白”的口號,而不是填補科技空白,並決定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國際領先的技術轉化為產品。經過近兩年的努力,2001年9月,超大規模芯片“星光1號”實現商用,成功進入國際IT市場。“星光-1”芯片被飛利浦、三星等品牌用作電腦攝像頭的核心芯片。2001,11,中興微數碼影像芯片通過微軟WHQL認證。
2002年5月,根據國際市場需求,中星微開發出世界領先的集成音視頻的數字圖像芯片“星光二號”。“星光二號”解決了壹般圖像處理芯片只有視頻處理功能,必須配合聲卡使用的問題,在數字圖像芯片技術上前進了壹步。
此後,根據國際上對智能視頻處理的需求,中星微開發了專門用於智能視覺處理的視頻芯片“星光三號”,並被富士通用於全球首款手機控制機器人的智能視覺系統的高端應用。
由於中星微“星光”系列芯片的先進性及其對國際數碼影像芯片市場的貢獻,“星光”系列芯片成為“中國芯”的代表。人民日報出版的《環球時報》發表署名文章,將“星光壹號”與神舟飛船、水稻基因組壹起稱為90年代重大科技成果,稱其“取得了壹系列歷史性成就,譜寫了新的輝煌篇章”。
中興微公司壹直是微軟、富士通、臺積電等國際知名IT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推動全球數碼影像技術和市場,並進入微軟核心,與微軟共同建立了數碼影像技術的行業標準。
2張鄧中翰出席活動的照片(13張)
2002年7月,北京市科協將數字影像技術確立為信息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北京市科協下屬的北京數字影像集成電路與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中星微成立。中星微已經成為北京數碼影像技術和行業的領導者,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壹家民營公司只用了兩年時間,就設計出了國際業界領先的百萬門VLSI芯片,並成功打入國際市場,這是中國本土芯片公司十幾年都沒有做到的事情。這個速度也是世界罕見的。正因如此,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在新華社內參《關於中星微電子公司的報告》中批示:“芯片設計和軟件開發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國家制定了壹些優惠政策。現在關鍵是吸引壹批成功的留學生回國創業。中國百萬級專用芯片產品化的經驗表明,這可能是縮短中國與發達國家差距的捷徑。請總結研究如何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創業。”
國家科技部非常重視中星微“星光”系列芯片的成果。各部委主要領導多次到中星微公司視察中星微的科技成果。李嵐清、賈慶林考察中星微“星光”數碼影像技術。50位政協委員專程到中興圍視察。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亨利·羅文(HenryRowen)在訪華期間也參觀了中興微。
因為中星微在信息產業的成績,鄧中翰在中關村管委會主辦的“優秀企業家”評選中獲得十佳,並被北京市科協等單位授予北京市第五屆“科技之光”優秀企業家稱號。2002年,陪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中國科協主席、信息產業部副部長曲出訪美、日、俄等國。
2005年6月5438+065438+10月15日,鄧中翰創辦並帶領中國芯片設計公司中星微電子首次成功打入國際市場,並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這是中國電子信息行業首家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IT企業赴美上市。鄧中翰成功引入矽谷創業運營模式,首批資金為信息產業部以風險投資形式直接投入的10萬元。全球每10臺電腦攝像頭中,至少有6臺使用了中星微電子公司的“星光”數字多媒體芯片。2005年,鄧中翰牽頭研發設計了“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實現了8項核心技術突破,在該領域申請了2000多項國內外技術專利,取得了壹系列核心技術突破和大規模產業化的重要成果。“星光”數字多媒體芯片已大規模進入國際市場,成功占據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芯片60%以上的市場份額,居世界第壹,並被三星、飛利浦、惠普、索尼、羅技、創新科技、富士通、聯想、波導、TCL、長城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廣泛采用。這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芯片在重要應用領域首次達到全球市場領先地位。
從2005年開始,在鄧中翰的帶領下,中星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數字電視領域開始了“星光”數字電視多媒體芯片的研發、設計和產業化工作,核心技術研發取得了階段性突破。預計2005年全年,中星微電子公司銷售總收入將達8億元,其中出口創匯9000萬美元,上繳稅金3200萬元,利潤6543.8+0.2億元。
根據國家智能安防監控網絡和物聯網產業發展要求,鄧中翰組織制定了安防視頻監控數字音視頻編解碼(SVAC)國家標準,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安全生產做出了貢獻,走出了壹條中國特色的高科技發展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振興之路。2005年,中星微電子成為首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設計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
2005年3月28日,鄧中翰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自2005年以來,鄧中翰還獲得了全國五壹勞動模範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獎章和2005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等獎項和榮譽稱號。
2009年,鄧中翰當選為中國工程院最年輕的院士。
2010年8月26日當選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5月2011當選中國科協副主席。
鄧中翰於1987至1992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地球與空間科學。在大學期間,鄧。
2005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
在黃培華教授的指導下,韓中進行了科學研究。1990,1991,三篇相關文章分別發表在《國際應用核物理雜誌》和《中國科學通報》上。
1992-1997就讀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經濟管理碩士學位和物理學碩士學位。他是130年前建校以來,第壹個橫跨理、工、商的學者。
從65438到0997,鄧中翰以高級研究員的身份加入IBM。負責VLSI CMOS集成電路的設計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25篇,申請國內外多項發明專利,獲得“IBM發明獎”。
1998年,鄧中翰離開IBM,回到矽谷。結合矽谷著名的風險投資基金,創辦了集成電路公司PIXIM。INC,其市值迅速達到1.5億美元。曾就職於美國矽谷Sun微系統公司,參與研發了世界上最快的CPU ultra SPARC I的第壹代CPU。後來,他在美國IBM公司工作,研究單磁子Peta-Flop超大規模量子計算機。後來,他在矽谷創辦了半導體公司Pixim,並擔任首任董事長,領導了面向監控、衛星和外太空探索等高端應用的高端數字成像半導體傳感器的研發。
1999 10,鄧中翰回國,以信息產業部為董事長和“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在北京中關村共同創辦了“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中國第壹顆進入國際市場的“中國芯”,徹底結束了“中國無芯”工程。被業界譽為“中國芯之父”。同時,中興通訊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首家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IT企業在美國上市,是2005年中國企業創新、發展核心技術、走出去的標誌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