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無人駕駛還是“別忽悠”
在談到無人駕駛時,譚旭光表示,市場上有很多“忽悠”的說法,說未來重型卡車會無人駕駛,城市乘用車不需要人駕駛,他並不認同。
“我說別傻了。無人駕駛是不可能的,永遠無法取代人的感覺,但是輔助駕駛已經到來。這是肯定的。”譚旭光說,無人技術,比如無人飛機,壹直都存在,主要看使用環境。農業領域和大型農場可能會率先實現無人駕駛。復雜環境下的無人駕駛顯然沒那麽容易。
“如果妳是搞資本市場的,壹聽無人駕駛公司,前面就會加壹個智能無人駕駛科技有限公司。哎,資本市場給妳100倍(估值)。”譚旭光警告說,人們很容易上當,所以投資者應該小心。
唐納並不認為無人駕駛可以在短期內實現。他說,前幾年大家熱衷於這個話題,可能是因為谷歌。
“城市區域無人駕駛是壹個沒有科學解決的問題。”唐納說,每個科技公司都可以把壹個原型放在路上,這並不困難,但經過詳細的驗證過程並投放市場是完全不同的。
唐納表示,博世將自動化分為五個等級。目前上路的二級自動車司機還是需要非常小心,需要觀察周圍的交通狀況,必要時切換到手動駕駛。世界自動化的屋頂是在某些情況下,車輛可以完全自動駕駛,例如在高速公路上,這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實現。
“我認為全自動機器人出租車將在未來十年中期上市,但這很難預測,因為正如我之前所說,許多基礎條件都是不可預測的。”唐納判斷。
唐納認為自動駕駛最難的部分是對駕駛的預測。比如妳在壹條高速公路上,旁邊的車道上有另壹輛車,有經驗的司機可以判斷出妳旁邊的車是否會駛入妳的車道。
“如果妳設計了壹輛只有在其他車輛進入妳的車道時才能剎車的自動駕駛車輛,那麽妳永遠也設計不出類似人類的自動駕駛。”唐納說,因為人類有更復雜、更準確的判斷能力,這也是現在最難的壹點。
燃料電池或重型卡車的終極路線
譚旭光認為,柴油發動機仍然會有很大的未來,混合動力的應用應該分不同的場景。未來長途運輸將以重型柴油車為主,300到500公裏的短途可能會逐漸被混合動力取代。
“但作為企業,各種技術路線都要做好充分準備,要做好商業化的充分準備。”譚旭光說。
奧地利AVL公司首席執行官赫爾穆特·李斯特同意譚旭光的觀點。他認為,從長遠來看,柴油車、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之間會有競爭。“電池將是主要的驅動因素,未來它將克服許多電流限制。”
李斯特表示,未來柴油車也將是混合動力的。因為它會優化柴油機性能,提高整車動力。
2017 12、濰柴動力與全球天然氣發動機技術研發領導者西鋼燃油系統有限公司簽署創新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研發高壓缸內直噴技術天然氣發動機,並實現主要零部件在山東的工程落地。
2065438+2008年5月,濰柴動力與全球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先進供應商(SOFC)Siris Power Holdings Limited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出資4000多萬英鎊認購Siris 20%的股份。同時,雙方有意成立合資公司,在SOFC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2065438+2008年8月,濰柴動力宣布與全球氫燃料電池領軍企業巴拉德動力系統有限公司合作。濰柴動力擬投資認購19.9%的巴拉德股份,成為巴拉德第壹大股東。同時,雙方計劃在山東成立合資公司,研發制造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產品。
通過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合作,柴蔚掌握了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HPDI天然氣發動機等未來新能源商用車三大核心技術,將有助於實現“20 30年新能源業務引領全球行業發展”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