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是隋朝之後統壹的中原王朝,共21帝,享國289年。唐玄宗即位後,開創了盛世開元,使唐朝達到頂峰。天寶末期,全國人口達到8000萬左右。安史之亂後,割據和宦官專政現象相繼出現,國力逐漸衰落。
安史之亂後,唐朝從鼎盛滑落。中晚唐最大的政治問題有三個:壹是藩鎮割據;二是黨爭激烈;第三是宦官專權。唐朝的宦官甚至可以廢帝,是中國古代最強大的宦官集團。
唐代宦官之所以能夠廢帝,主要原因是唐代宦官是中國古代唯壹控制中央皇軍的宦官集團,他們的自然權力之大,連皇帝都難以遏制。那麽為什麽唐朝的宦官(宦官)在安史之亂後還控制著皇軍呢?
唐玄宗年間,任命宦官在軍中服役,如高力士、楊思旭等。尤其是在統治後期,唐玄宗派了很多宦官擔任監軍。這些宦官勢力極大,名將高仙芝、馮長青都死於宦官之手。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抽調駐守西北的神策軍平叛,而掌管神策軍的宦官於朝恩則利用平叛戰爭逐漸控制了神策軍。此後,唐代宗因兵變數次逃離長安。多虧了神策軍的保護,他才得以安全。
於是,唐代宗對神策軍慷慨進貢,於朝恩成了唐朝的實權宦官,連郭子儀、李光弼都在他的麾下。雖然唐代宗後來暗殺了於朝恩,但神策軍仍然是於朝恩派的指揮官。
唐德宗即位後,試圖削弱宦官對神策軍的控制,任命司農邵青白芝珍統領神策軍。然而,在783年爆發的“靖遠之變”中,唐朝皇帝唐德宗被叛軍趕出了長安。
“靖遠之變”後,唐德宗不再信任外交大臣。他不僅把神策軍交還給宦官統帥,還把神策軍提升到皇軍中的最高位置和最有影響力的力量。唐德宗還特別規定,皇軍的最高統帥必須是太監。
在皇帝聖旨和廁神軍隊的幫助下,唐朝中央的皇軍基本上由宦官控制,忠於朝廷中央的軍隊也必須有宦官監督軍隊。於是宦官集團在唐朝中央幾乎控制了軍隊的很大壹部分,自然有可能廢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