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日期:1971 65438+10月29日國籍:中國出生地:廣東省朝陽星座:天蠍座頭銜:QQ之父,企鵝生肖:豬【編輯此段】簡介1971出生於廣東省朝陽市,10。1993畢業於深圳大學,加入潤迅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做過專註於尋呼軟件開發的軟件工程師,直到開發部主管。1998,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成立。馬花藤,騰訊公司執行董事、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騰訊集團的戰略規劃、定位和管理。是主要創始人之壹,自1999年起受雇於騰訊集團。在擔任現職之前,我在中國電信服務和產品提供商深圳市潤迅通信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互聯網尋呼系統的研發工作。1993年獲得深圳大學計算機及應用專業理學學士學位,擁有十余年電信及互聯網行業從業經驗。當選深圳大學校友會副理事長、計算機系大學校友會主席【編輯此段】壹點資訊:馬畢業於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1993。那時候他在壹些中小公司混日子,在深圳頂多算個邊緣人。壹個偶然的機會,馬接觸到以色列人開發的即時聊天工具ICQ。馬認為ICQ好到什麽程度?馬花藤認為它足以成為個人電腦之間的傳呼機。要知道,那時候別說手機,就是首富的標誌。如果能有個BB機,呵呵,還挺廣的。泡妞肯定是沒問題的。馬認為ICQ可以在電腦上提供即時信息功能,但它有壹個很大的缺點。ICQ版本沒有中文,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馬想用中文成立壹個ICQ,並在ICQ之後馬上叫了幾個朋友成立了壹家公司在國內做ICQ。當然,剛開始,騰訊的日子很不好過。很多時候QQ都是用卑鄙的手段竊取別人的空間和帶寬,因為沒錢買服務器,而OICQ的中文版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很多人下載。2000年那壹年,是OICQ的冬天,是騰訊的冬天。第壹次互聯網泡沫席卷中國整個互聯網,騰訊不得不靠邊站。騰訊高層有人以1萬接洽China.com和新浪,但China.com高層拒絕了。馬花藤幾乎付出了壹切。這個時候QQ不知道自己的盈利點在哪裏。註冊資源很多,那有什麽用?QQ是否只能向申請QQ號碼的用戶收取可憐的註冊費?(曾經是QQ申請號最難的見證人。)這時候有風投公司砸錢幫騰訊去香港上市。當時QQ沒有現金資本。如果壹定要談資本的話,那會是很多很多像妳我壹樣高達765,438+047萬的QQ用戶。QQ上市後,馬個人身價迅速飆升,身價654.38+0.7億港幣!據可靠消息稱,騰訊目前的市值為33億美元。馬在模仿中無意中創造了壹個龐大的QQ帝國,改變了中國人的交流方式。手機、電話、QQ已經成為中國大多數人的必備工具。甚至,很多弟弟妹妹可以沒有手機和郵箱,但絕對離不開QQ。可以互相交流的人很多,上面有很多有趣的遊戲——從前陣子開始,騰訊開始走多元化戰略,已經成為國內第四大門戶,有自己的paipai.com(模仿淘寶)、QQ幻想(模仿夢幻西遊)、QQ堂(模仿泡泡堂)。有了自己的搜索引擎soso.com(模仿百度)——騰訊不僅像網上章魚壹樣線上擴張,線下也是,這就是最好的證明。馬花藤不愛作秀(最喜歡抄襲),QQ的新品總是默默推出無聊的業務。雖然年輕,但馬的上網年齡不是壹般人可比的。很少有人知道,在互聯網真正普及之前,很多網癮者已經在惠多上體驗到了互聯網的樂趣。馬就是其中之壹。他剛加入惠多網的時候很享受。半年後,他自告奮勇投資5萬元,在家裏架設了4條電話線和8臺電腦,承擔了惠多網深圳站站長的角色。每天下班後,他都忙得不可開交。久而久之,深圳“馬站”在上名聲大噪,馬多少有些得意。“我會在網上完全興奮起來。”馬通過互聯網交了不少朋友,比如網易的丁磊就是他的老朋友。“在壹起喝啤酒的時候,我們只是打工仔,不知道未來。丁磊後來的成功激勵了我。只要我去做,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編輯此段】創業“從1998開始,我就壹直在想自己創業,但是壹直沒想好做什麽,但是創業的想法壹直沒有波動。我知道我完全有能力做我著迷的事情。感覺可以在分頁和網絡兩大資源中找到空間。”馬是壹個崇尚* * *享受和自由精神的人,不會單純強調“我”的價值。他知道團隊的意義。騰訊的幾位創始人都有著多年的深圳電信和網絡行業的從業經驗,他們幾乎是深圳最早從事互聯網的人,無疑可以在技術和業務上為騰訊提供很多幫助。“創業不是壹件好玩的事,騰訊也不是壹帆風順。壹開始,我們的服務器無處托管,創建壹家公司比編寫軟件復雜得多。”馬覺得創業初期要記住的東西還是很多的。對於如何將尋呼與網絡聯系起來發展業務,馬有自己的想法,但對於是否推出ICQ項目,騰訊的股東之間確實存在激烈的爭論。“最後,對網絡技術發展方向的認同感讓大家求同存異,我們開始對ICQ技術表現出偏愛。”ICQ是壹款基於互聯網的即時通訊工具,集成了尋呼、聊天、電子郵件、文件傳輸等多種功能。當用戶在個人電腦上安裝ICQ時,它會被嵌入到窗口系統中,成為桌面上的壹個圖標。用戶每次打開電腦,都是壹個固定的設備。網民可以知道自己的朋友是否在上網,直接交流。看到用戶對中文環境ICQ服務有很大的需求,三個年輕人基於互聯網獨立開發了在線中文ICQ服務,成為國內最大的在線中文ICQ服務商。“我們差點把開發的ICQ軟件賣給別人60萬。現在有點慶幸自己沒有輕舉妄動。想在互聯網上掘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很多有才華的網絡人才往往沒有註意到這壹點,失去了長期的機會。”馬花藤經常這樣告訴他的同齡人。在新興的互聯網市場淘金是壹件苦差事。當時這個十幾個人的小公司主要業務是給深圳電信、深圳聯通和壹些尋呼臺做項目,QQ只是公司的副產品。整個公司經常他們為壹個項目築巢,但也總是避免泄露線索。為了給客戶留下深刻印象,當時馬的名片上從來不印“總經理”字樣,只印“工程師”頭銜——在深圳,像騰訊這樣的公司有幾百家,馬當時的期望就是公司能活下來。[編輯本段]困難和機遇和其他剛剛創業的互聯網公司壹樣,資金和技術是騰訊最大的問題。“首先是資金不足,資金跟不上軟件。”1999年2月,騰訊開發了第壹個“中國式”ICQ,即騰訊“QQ”,受到用戶歡迎,短時間內註冊人數增至數萬人。隨著人數的增加,需要不斷擴充服務器。當時壹兩千元的服務器托管費是公司無法承受的。“我們只能到處用別人的服務器。剛開始只是壹臺普通的PC,放在有寬帶條件的機房,然後偷偷把程序放到別人的服務器上運行。”“當時覺得買不起,就賣了,”馬開心地笑著說。“但是我們在銷售QQ時遇到了麻煩。我和很多ICP(內容提供商)談過,他們都要求獨家買斷。”這讓本來想用QQ軟件賣更多公司賺錢的馬很猶豫。最懸的就是當時和深圳電信數據局的談判。對方準備出60萬,馬堅持賣1萬。談論它總是不可能的,不得不失敗。軟件賣不出去,但是用戶數量增長很快,運營QQ需要的投入越來越大。馬花藤不得不四處去籌集資金。找銀行,銀行說沒聽說過按註冊用戶數抵押貸款;在與國內投資者談判時,對方最關心的是騰訊有多少臺電腦等固定資產。1999下半年,互聯網從美國到中國開始“發燒”。受老網友海外融資的啟發,馬拿著壹份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開始尋找國外的風險投資。最後,他見到了IDG和PCG數碼公司。“他們給了QQ 400萬美元,分別占公司20%的股份。QQ發展到1萬用戶的時候,錢還沒用完。”該公司用這筆資金購買了20萬兆的IBM服務器。“我當時就放在桌子上了,也不想提有多好看。”馬花藤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不禁笑了起來。補充:騰訊經歷了壹場很重要的賠償官司,就是當時叫OICQ尋呼機。1999-2000左右,OICQ搶了不少ICQ用戶,尤其是中國大陸,註冊了www.Oicq.com這個域名。後來ICQ公司最終判決騰訊敗訴,通過法律途徑停止使用OICQ這個名稱。並將上述域名返還給ICQ公司,同時賠償壹定費用。此後,騰訊壹直使用QQ這個名字。因為www.qq.com的域名被他人註冊,騰訊協商租用他人域名。還有壹集,為什麽5位數很難上訴,是因為最初的OICQ在1998年發布的時候是4位數。1999年初統壹在前面加1,升級為5位數,然後發布6789。。。有點。1998、1999年的時候,誰會想到這個產品能賺錢?我知道我申請了更多的號碼,也不知道原來的號碼丟在哪裏了,因為當時上網條件還是很有限的。好壹點的赫茲貓要1000多,上網費也比較高。當時只有壹些大公司可以上網,直到1999年底才逐漸好轉。馬: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崛起需要“創新”。馬說,互聯網產業的特點是知識密集度高、附加值高、產業帶動能力強。而且這個行業具有低能耗、低環境汙染和“兩低”的特點。可以說,互聯網服務業既是高端服務業,也是環保綠色服務業。馬在演講中認為,互聯網行業很新,變化很快,歷史很短。馬認為,中國本土互聯網公司崛起的主要原因是本土創新。本土公司可以充分了解中國用戶的特點和開發方式,開發出真正適合中國網民的應用和服務。這是最根本的因素。未來國際巨頭可以做得很好,比如可以招到很多非常優秀的人才,但是也需要本地化。未來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高端服務業要對外開放,進入資本市場,所以在企業管理機制上,包括人才吸引和激勵制度上,不改革是沒有辦法和國際上更專業的服務公司競爭的。【編輯此段】馬持股比例: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08年3月)股票代碼:700總股份:約654.38+07.09億主要股東:MIH (35.24%)、馬(654.38+02.76%)、張誌東(4.63%)【2 .對我來說,QQ現在不是壹份工作,而是壹種興趣。3.做公司應該對股東和投資者負責。所以現在很難習慣看著新興公司大把燒錢。4.我和我老婆是通過QQ認識的,當時她還不知道我是誰。我告訴過妳我是個工程師。5,我們都是普通家庭,沒什麽特別的,頂多房子大壹點,不是說什麽變化太大。潮州人以前喝粥,還是這樣。6.我工作五六年的時候,花的錢都是買書。就是買電腦7。現在結婚了,有了孩子,就需要壹段時間照顧家庭,和光棍不壹樣。工作呢?沒有太大區別。我總是扮演產品經理的角色。8.2000年網絡泡沫破滅前,融資壹輪又壹輪,大部分都想在融資前快速花掉。我不這麽認為。9.我已經很多年沒寫過代碼了,但是在做壹些重大決策的時候,如果妳寫過代碼,就知道主要是系統分析,決策,做什麽,但是壹定要有技術背景,否則無法做出判斷。10,我覺得騰訊的成功,首先是技術、產品、用戶感都很強。第二,穩定的團隊和穩定的股東結構很重要。11.平面媒體這樣談比較好。我對著攝像機不舒服。我不太喜歡社交,也不太喜歡應酬。12,我們沒想過會是什麽。我們只是想覺得自己有機會去做,發揮自己的長處。而且有點回報。13,初期運氣比較重,至少70%。但是01年後,主要還是靠自己。我不是特別幸運,不幸的事情也很多,就是要自己扛,自己找路,後期還得靠自己。14.投資人已經徹底地看到了我們,非常仔細地分析了我們。他可能會降低其他SP的評級,但不會降低我們的。包括我們現在的網遊,還有其他的東西,他給我們的市盈率也比純網遊公司高,因為他覺得妳是平臺型的,有溢價。15.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早期,據我們所知,大部分網民接觸的都是互聯網,很多人不知道瀏覽器,不知道郵箱,知道上QQ就是上網。16,2002-2003年,我們覺得不對勁。網吧網遊越來越多,寬帶開始了。很多QQ都掛在網遊邊緣,讓我們有危機感。MSN也在蓄勢待發,我們有很強的危機感。是等死還是等死的問題。17.回顧10騰訊業務的發展,其實就是慢慢嘗試。如果妳有信心,步伐會逐漸加快。18,來學習。不要躺在功勞簿上,不要說我不會學,要有興趣學。我現在想對學習電子商務感興趣。整天網購,找感覺。19,其實我對支付很感興趣。但是我得有電商才能帶款。付費對我們的收費服務很重要,可以粘,也就是說妳有錢包,循環付費的習慣形成後會很粘。20.淘寶在培育市場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們也感受到了這種實用性,這種前景,我們覺得還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也知道它現在的策略,因為是免費的,而且會花很多錢。但是如果以後再進入,妳的成本其實會更高。所以,這樣做是必要的,但不是亂燒錢。就是盡量利用自己擁有的資源,這樣考慮,包括推廣等等。21.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擴大我們的用戶群。應該說之前很多都是誤導,說要放棄這個搞那個。妳在開玩笑嗎?怎麽會這麽蠢?我在拓寬。22、品牌不是自己封的,要有實實在在的產品,認識各行各業的人,有口碑和認可度,他會給妳這個品牌很多內涵,自然會被認可。23.很多人評價QQ郵箱最不像我們的產品,這也是我們有意為之,以保持QQ郵箱最簡潔、無廣告、最佳商業、高效的形象。24.相信高端用戶會慢慢用多,他會覺得騰訊是壹個綜合性的平臺。是互聯網的代名詞。與網上沖浪同義。它是網絡生活的代名詞,我希望如此。25.對於我們來說,選擇壹個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是極其強調的。這和我們的文化有關系。創始人喜歡簡單而不是政治化。包括選幹部,人品很重要。第二是看專業能力和合作能力,智力等等。這些是我們選拔人才的原則。26.騰訊為什麽要做TT?沒有壹個適合我的。比如我們雙擊關閉,我就說開發壹個吧。至少我做壹個代表自己要求的產品,我覺得我能代表很大壹部分人群。27、第壹是融資,第二是改善形象,第三是股份和期權的流通,可以作為長期激勵手段。吸引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非常重要。對我個人來說完成壹個歷史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感到壹種危機感。但是,只要這種危機感發現得早,處理得好,還是有勝算的。至少往前走壹步,看清形勢,然後妳再決定從哪方面增加,放哪方面,但是成本最低。29.現在國內3D網遊水平不錯,但是缺乏真正懂遊戲的人才,就像導演壹樣,中國電影和歐美電影的差距還是和人才有很大關系。但網遊比電影好,還是多了些技術元素,不是純藝術的體現30。現在網遊行業更可悲的是局面太亂,行業還沒有進入穩定時代。國內幾家小公司,如果發展壹個小的,就可以上市。很多煤老板也做,挖幾個人來做,想著上市。所以有點亂。畢竟利潤還是太高了。31,QQ對於其他商家來說,它的作用只是幫助妳,剩下的就看妳自己的性質了。妳要像沒有QQ支持壹樣獨立面對競爭,這樣妳才能成功。QQ是錦上添花。如果妳的產品做得不好,那就沒用了。32.騰訊壹直致力於慈善事業。記得汶川地震後,通過IP地址可以看到災區本地用戶突然消失。我們心裏也清楚,很多用戶可能再也上不了網了,可能永遠離開我們了。我覺得那壹瞬間給了我們很大的震撼,也很直觀,幫助我們很快做出決定。33.當然,災難發生後,騰訊從上到下所有人都在思考如何表達我們的感受。除了捐款,我們覺得應該利用現有的平臺和網絡,表達全國每壹個人的愛心。在短短壹個月內,超過30萬人通過我們的支付平臺和即時消息捐贈了2300萬元人民幣。我覺得這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壹次網絡捐款。我們看到了這個數字不斷攀升,包括用戶的留言不斷滾動,我們看到了全國各地愛心人士的真誠之心。34.騰訊很幸運在大浪淘沙中有這麽好的機會,包括現在和未來出現的很多新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要看人的覺悟,是否真的能把握好機會。35.我最喜歡的電影之壹是《帝企鵝日記》。企鵝是壹種可愛的動物,它體現了愛、勇氣和冒險的精神。36.不斷創新。十年來,中國互聯網利用本土優勢成功抵禦國際巨頭的進攻,取得全面勝利。但是,真正決定中國互聯網生死存亡的是未來十年。在這十年中,中國企業不僅要與國際企業競爭服務,還要爭取創新和核心技術能力。37.未來三年將是互聯網大發展的寶貴黃金時期。三年後,如果網民數量超過5億,滲透率基本會相當高,後期增長會放緩。這些用戶群體將是未來二三十年發展的基礎,此時不投資是不明智的。38.很多機會都是外界給的。這方面我們覺得很幸運,不要浪費這個機會,應該多思考。我們不能說妳現在得到的是自然的。如果別人打不過妳,我們會壹直擔心,不會覺得自己強大。39.我相信中國有機會成為文化產業的出口大國。未來十年,中國制造的網遊等文化產品會越來越深入世界,這將是壹個很好的創業方向。【編輯此段】馬的創業哲學馬在創辦和運營騰訊時,總是小心翼翼地問自己三個問題,而這“三個問題”準確地揭示了馬的經營哲學。提問:妳擅長這個新領域嗎?馬帶著對線上市場模糊但頗有預見性的認識,以近乎偏執的興趣和近乎狂熱的工作熱情搭起了騰訊的架子,堅定地堅持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理念,極其專註於技術開發和品質提升。當然可以比競爭對手強。第二個問題:如果不做,用戶會損失什麽嗎?做軟件工程師的經歷讓馬花藤明白,開發軟件的意義在於實用,而不是編劇的自娛自樂:“其實我只是壹個非常熱愛網絡生活的人,知道網迷最需要什麽,所以我開發對自己和他們最有用的東西,僅此而已。”三個問題:如果妳做了,妳在這個新項目中能保持多大的競爭優勢?QQ最早只是作為公司的副產品而存在,馬對QQ所蘊含的巨大市場價值並沒有足夠的認識。而且,無論是技術上還是財務上,他都不確定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競爭優勢。當時騰訊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齊下”:壹方面繼續鞏固傳統網絡尋呼系統帶來的大額利潤;壹方面,更專註於QQ功能的完善和新版本的開發;壹方面,尋找風險投資的支持。事實證明,這壹戰略是正確的。
上一篇:蘇州羅技電子怎麽樣?下一篇:人人財險是哪家保險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