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體操冠軍李寧的創業故事

體操冠軍李寧的創業故事

2008年奧運會,前體操冠軍李寧以商人身份參與了奧運體育用品贊助商的競爭,但最終輸給了阿迪達斯。

20年的周期。回想1988首爾奧運會,李寧在最後壹場比賽中意外失利,從吊環上摔了下來。雖然他像往常壹樣微笑著走下球場,但他的內心充滿了沮喪和悲傷。

1988 12 16.深圳體育館。“體操王子”李寧正式宣布退役,告別長達18年的體操生涯。當他轉身時,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他知道,那106枚閃亮的金牌,那14次奪得世界杯體操賽冠軍的輝煌戰績,那次在第二屆世界杯體操賽上獨得6枚金牌的壯舉,都已經成為過去。他將踏入壹個新的、陌生的領域,鼓足勇氣迎接新的挑戰。

面對奧運會再次失利,作為商人的李寧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黯然神傷,他有了更加理性冷靜的應對。

過了幾年漸入佳境,李寧開始似乎又找回了那種輕松的感覺。

在亞洲金融危機到來之前,李寧剛推出了“暴雪”秋冬休閑裝。當時這壹系列的衣服成為全國青少年追求的時尚,在國內賣得非常好,甚至帶動了“李寧牌”的其他產品不斷升值。

2月25日,1996,1996,李寧突然在全國350家專賣店、上千家銷售網點開展大規模、大幅度讓利促銷?原價200元,現在50元賣;原價300元,要價不到100元。李寧的突然舉動讓所有對手都無法理解,集團內部人士也對這壹舉動感到困惑。

李寧說:“這叫壯士斷腕。我們寧願犧牲幾千萬元的利潤,也要為未來的發展贏得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果然,金融風暴來了,比李寧的“雪災”還慘。面對這場全球性的商業災難,很多商家看到倉庫裏的商品越來越多,無所適從,於是采取三十六計,以“降價促銷”為“護身符”。

而李寧卻在危急時刻依然鬥誌昂揚,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的賽場?看著別人分數遠高於自己的時候,依然淡定從容。在北京商家壹起喊著逃的聲音中,“李寧”牌“超聚”新運動服壹分錢不準,不打折不送禮。想買可以不買!

沒想到,在大家都喊著“沒人要打折”的時候,“李寧”開始走紅,幾款大作甚至斷貨。

“李寧”不僅頂住了市場疲軟的巨大壓力,不斷打開局面,而且在各大商家都在高喊“高投入低產出”贊助的短短幾年時間裏,為中國各項體育事業投入了近8000萬元。

獎勵是什麽?李寧只是笑。1998年,當贊助商們在國內排球聯賽的場邊,李寧又“瘋狂”起來,盛裝“約會”排球:投入300多萬元,量身定制16優質專業設備,壹口氣吃掉16強隊的贊助任務。裝備之全,連排協人都不得不佩服:“李寧把我們武裝到了牙齒!”"這被稱為壹種新的贊助哲學."李寧說。

1992巴塞羅那奧運會1996亞特蘭大奧運會1996殘奧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李寧是中國代表團獲獎設備的供應商。在這些場館裏,穿著“李寧”服裝的中國運動員隨處可見,李寧也因此走上了塑造強勢體育品牌的道路。

走出國門,李寧的“胃口”越來越大,做國內體育用品第壹品牌並不能滿足他。李寧是壹個聰明人。要和國際大亨競爭,雄厚的財力不是決定性因素。只有強大的科技支撐才能確保長久的成功。

為了讓產品質量上壹層樓,李寧正在積極尋找合作夥伴。當時美國杜邦公司新開發了壹種新型面料,由杜邦公司專利的四種排汗管纖維制成。能迅速將人體運動時產生的汗液排到衣服表面蒸發,使人體皮膚在高速運動或高溫條件下保持清爽舒適。如果妳能贏得這種材料的獨家使用權,妳就有了擊敗對手的利器。但杜邦作為老牌公司,當然不會輕易答應自己的“愛女”。

1998年6月,美國杜邦公司亞太區營銷總監決定與李寧公司合作,向李寧公司供應其新開發的COOLMAX面料,生產“李寧”t恤。

1999年8月的壹天,在素有世界體育用品界“奧運會”之稱的慕尼黑博覽會上,世界體育巨頭阿迪達斯的代表突然發現,他的展臺旁邊有壹個他從未聽說過的品牌?中國“李寧”牌體育用品。與這樣壹個“寵而大物”比肩,讓初出茅廬的“李寧”人剛開始懸在半空中的心。

幸運的是,這種不祥的預感並沒有成真。在世界各地奔波多年的經銷商,不僅尊重世界知名品牌的口碑,更相信自己的眼光。他們仔細觀看了李寧公司生產的服裝和運動鞋,看了款式,摸了面料,檢查了做工,考察了科技含量。壹些細心的商人也看著他們的眼睛...最後,李寧公司的產品終於說服了他們。來自歐洲和西亞的客商當場簽下了幾十萬德國馬克的訂單,許多商人爭相談銷售代理權。

有些人不知道來龍去脈,不厭其煩地問“李寧”公司的人:妳是日本人嗎?韓國人?妳來自臺灣省嗎?壹連串的“不”之後,李寧仁驕傲地告訴他們:“我們是中國人,來自大陸!”這些見多識廣的商人此時暴露了自己的無知: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如此優秀的產品和品牌形象會出自中國企業。

李寧對全球化戰略有明確的時間表。第壹階段結束於2008年,第二階段是2009-2013。在這兩個階段,李寧公司將把中國市場作為最重要的戰略市場,預計營業額每年保持35%- 40%的增長。2013-2018為第三階段,屆時李寧將成為全球五大運動品牌公司。

但李寧似乎提前實現了這個目標。到2008年初,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Sporting Goods Intelligence (SGI)針對全球體育用品行業公司推出的市值排名表,李寧在排名中超越Asics,成為全球第四,耐克、阿迪達斯、彪馬位列前三。

在2007年的胡潤百富榜上,李寧也以11億人民幣的個人身價排在第65位。

奧運情結+2007年10月3日,是李寧輸球的壹天,因為他又在奧運會上輸了。不過,這次他的競爭對手不是其他體操運動員,而是國際體育用品巨頭阿迪達斯。

2008年奧運會即將在國內舉行,但李寧公司卻在奧運贊助商的競爭中失利。資金雄厚的阿迪達斯最終擊敗李寧公司,成為BOCOG選定的第七個合作夥伴。

然而,李寧壹點也不氣餒。李寧公司首席執行官張誌勇說:“與阿迪達斯和耐克相比,它需要錢嗎?那是不可能的。但沒關系,我們有很多主意,好嗎?此外,擔保是個好主意...李寧公司長期以來壹直試圖尋找壹種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推廣自己的品牌:在有限的資金範圍內花小錢做大事。”

但是李寧永遠不會放棄奧運會。他采取了“曲線救國”的策略?非奧運營銷。

李寧顯然已經想到了出路。僅在敗選後的第三天,李寧就與央視體育頻道簽訂了協議,協議規定2007年?2008年,電視上播出的節目和事件的主持人和記者在鏡頭前出現時必須穿李寧牌服裝。這意味著,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只要妳打開央視體育頻道,李寧的Logo就會跳入妳的眼簾。

這是壹次巧妙的“偷梁換柱”,巧妙地躲過了奧運知識產權的嚴格壁壘,找到了壹條接近北京奧運會的新途徑。

壹周後,李寧公司又如法炮制,與阿根廷籃協簽訂協議,約定上屆雅典奧運會冠軍阿根廷男籃身著李寧品牌球衣亮相北京奧運會。

到2007年5月初,李寧用有限的資金,打造了自己眾星雲集的“北京奧運會李寧代表團”,包括中國射擊隊、跳水隊、乒乓球隊、體操隊。根據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成績,這四支隊伍獲得了中國壹半以上的金牌。此外,還有瑞典奧運代表團、阿根廷籃球隊、西班牙籃球隊、蘇丹田徑隊等等。他們都將以李寧牌運動服出現在2008年奧運會上。

2007年6月5日,165438+10月65438,在香港上市的李寧股份有限公司6月5日發布公告,斥資3.05億元收購上海紅雙喜集團有限公司57.5%的股份,紅雙喜公司是知名的乒乓球器材制造商,在中國市場占有率最大,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它是ITTF的合作夥伴,將為2008年奧運會提供大部分乒乓球器材。

冠軍

  • 上一篇:太平洋保險領導者列表
  • 下一篇:有限公司是私企還是民企?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