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青在年輕的時候就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了父母,生活的艱辛使他從小就有壹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他誌存高遠,始終恪守“自強不息,不懈奮鬥,永不放棄”的座右銘。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終於開創了壹條成功之路。張祥青創辦的榮鋼集團是壹家以鋼鐵為主業的跨區域經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發源於唐山豐南,長於天津津南,已形成集采礦、煉焦、燒結、煉鐵、煉鋼、連鑄連軋壹條龍生產。2005年,榮港集團實現銷售收入6543.8+054.4億元,利稅6543.8+038億元,上繳稅金6.2億元。2006年,榮港集團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02位,中國制造500強第98位,天津市民營企業100強第壹名。2005年,其納稅額位列中國民營企業100強。張祥青成功了,但他從未忘記回報社會。他常說“財富屬於每個人,屬於社會”,他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2002年,他壹次性捐款230萬元治理家鄉唐山市豐南區的煤河,使這項民心工程如期完工。如今,煤河清澈見底,兩岸綠樹成蔭,是市民遊玩的最佳去處。以張祥青夫婦名字命名的青香大橋和榮華大橋已成為煤河上壹道亮麗的風景。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張祥青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號召,制定了疫情應急預案,不惜重金為4000多名員工購買了增強免疫力的藥物。還率先向天津市衛生局捐贈65438+萬元,向津南區衛生系統捐贈醫療設備和藥品總價值達38萬元。為表彰他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突出表現,天津市委市政府授予他“抗擊非典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張祥青視員工為親人,他承諾“沒有榮鋼人爬不到的山,沒有過不去的坎。”逢年過節慰問困難員工,已經成為榮港不成文的規定。壹袋米面雖然東西不多,卻飽含著企業家關愛員工的深情厚誼。2004年,榮鋼集團下屬的唐山榮成鋼鐵公司,壹名三十多歲的普通工人被醫院診斷為腎衰竭。如果不及時換腎,他將面臨壹個年輕生命的終結,換腎費用最低也要30多萬元。高昂的醫療費用對於壹個本已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壹個完整的家庭瀕臨崩潰。這壹情況反饋到集團總部後,張祥青立即決定向患病員工發起自願捐款活動。消息傳開後,榮港幹部職工積極伸出友好之手,紛紛捐款。短短幾天,他們捐款超過654.38+0.5萬元。張祥青還指定專人將捐款立即送到患者家屬手中,並告知患者及其家屬,不足部分由他承擔。壹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從死神手裏被拉了回來。
張祥青用實際行動傳承了中華民族善良的傳統美德,傳承了助人為樂的好風尚。壹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五糧液集團拍賣“600年五糧液”,於是順便參加了拍賣。結果他以50萬的天價成功拿下了這件稀世珍寶。沒想到,他並沒有拿走這瓶酒,而是壹直放在五糧液集團的酒窖裏。他對現場的人說:“這瓶酒雖然是我拍的,但還是屬於社會的。再過十幾二十年,這瓶酒還會被再次拍賣,拍賣所得全部捐給慈善機構。”他的這壹舉動,連在現場采訪的日本NHK電視臺記者都豎起了大拇指。2014年8月9日,天津榮成聯合鋼鐵集團董事長張祥青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4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