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故意殺人罪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於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壹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壹。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於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
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於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人沒死亡,構成故意殺人罪嗎?會怎麽判刑
根據刑法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誌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故意殺人因犯罪分子意誌以外的因素未成功或受害人沒有死亡的,是犯罪未遂,構成故意殺人(未遂)罪。
在司法實踐中,故意殺人未遂情形有很多種,包括:
1、對象不能犯:比如a預謀殺b,深夜看見b趟在床上便壹刀刺過去,發現原來是枕頭。這時被逮到了。這叫故意殺人未遂,屬於對象不能犯得未遂。不影響定罪,只影響量刑。
2、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不能達到致死的效果,如a用木棒子不停打b的要害想要致b與死地,但是怎麽打也打不死。也屬於故意殺人未遂,不影響定罪,只影響量刑。
3、客觀不能犯:就是客觀方面讓妳達不到致死的效果。如a要殺死b但是b穿了防彈背心,a用盡了所有方法b都死不了。這也屬於故意殺人未遂,不影響定罪,只影響量刑。
4、主觀認識錯誤:如a開車撞死b,從b身上壓過去還下來摸了下確定b已經死了。於是逃走了,c路過發現b把他帶到醫院又救活了,b也屬於故意殺人未遂,不影響定罪,只影響量刑。
故意殺人未遂的判刑量刑
刑法規定,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故根據刑法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那麽故意殺人(未遂)罪,就應該參照上述判刑量刑的標準,從而確定相應的刑期。
故意殺人未遂的,依然構成故意殺人罪,只是對量刑有影響,不過這種影響對犯罪嫌疑人來說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刑事處罰,判刑的長短。如因壹時沖動犯下彌天大禍,故意殺人未遂的,建議委托專業的刑事辯護律師協助處理,積極賠償受害人損失,盡最大可能爭取寬大處理。
眾所周知,但並不是必須造成造成對方死亡才是故意殺人罪的,故意殺人未遂也是需要受到刑事處罰,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危險性很大。
動機還是有的,但是也嚇到人了,是要判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