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孔寧的母親去世了。孔寧以為女兒的孝心可以感動上天,讓母親康復,結果事與願違。她母親的去世對孔寧是壹個巨大的打擊。她絕望了,抑郁了,於是自殺了。人的身體是如此脆弱無助,這個想法讓她想起了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場景:80年代初的刑場,34名犯人瞬間被槍斃。她被轟鳴的槍聲驚呆了,被驚醒了。當她看到有人對著還沒有完全死去的犯人的太陽穴又開了壹槍時,她又暈了過去。這血腥的壹幕在她心裏留下了巨大的陰影。因為不能勝任檢察院的工作,她辭去了公職。20世紀80年代末,她取得了律師資格,並成立了壹家律師事務所。
母親去世後,孔寧無法從生死離別中自拔,再也沒有接任何訴訟案件。她每天壹個人住在空蕩蕩的房子裏,回憶著和母親朝夕相處的時光,想著她的音容笑貌和對自己的呵護,常常淚流滿面。這種無法向外界傾訴的悲傷、無助、孤獨、寂寞、痛苦,突然激活了正在孔寧體內不斷聚集的“突變細胞”,這些“突變細胞”以幾何級數的光速瘋狂生長。於是,孔寧有壹天突然買回了繪畫所需的材料,在幻覺的煽動下,他把第壹幅油畫顏料放在畫布上,映入眼簾。孔寧緊張和崩潰的精神得到了壹些放松。她繼續塗抹,內心的焦慮、孤獨、無力、無助開始消失。她覺得自己很開朗,很堅強,很依賴,她開始明白只有畫畫才是她拯救自己的方法。從此她壹發不可收拾,讓體內所有被壓抑的情緒像火山壹樣爆發,傾瀉在畫布上。(摘自《北京青年報》)對生命的體驗成為她豐富創作的養料,具有極其敏感的天性和極高的藝術天賦,她的所有創作都成為精神生活的出口,對生命的死亡和熱愛成為她創作中持續表達的主題。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事業的成功都為她涉足多個藝術門類,進行全面的藝術創作奠定了經濟基礎。她內心無限的生命能量也在尋找不同的表達形式,訴說、表達、交流、尋找與世界的鬥爭與和解、沖突與和諧、死亡與永生、個體與宇宙的關系。
孔寧沒有接受過任何繪畫技巧的訓練,她的藝術感覺來自於她內心的幻想世界。她從來不在畫布上打草稿,只是憑感覺。她用碳墨畫了上千張關於她想象中的世界的素描,包括暴力、殺戮、死亡、性、愛、孤獨、迷茫、曖昧、希望和期待。有時她整天坐在壹個地方,運筆,在光線由明到暗、由暗到明的交替中,畫出整整壹本書上百張的速寫,都是壹氣呵成,沒有任何修飾。孔寧做裝置藝術,寫詩和戲劇。她通過各種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激情。認識或不認識孔寧的人看到她的素描和她的油畫,都驚嘆於她的才華和情懷,感動於她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甚至感動於她對生活和母親的熱愛和懷念。80年代中期,我在檢察院工作。
1989拍攝短片《最後的冬天》;
1990,紀錄片,作品《律所》,小說《煉獄》;
1998年寫小說《邊城火車》;
2001開始玫瑰城堡的設計和建造,2004年完成建築藝術作品《玫瑰城堡》。
1989-2009詩歌集《自由狂想曲》——第壹、二、三輯;
2007年,現代舞劇劇本《孟靜1984》1989創作至今。
劇本:13歲我在上海。
緊急救助
天平上的日日夜夜
邊境的早晨
被淘汰的律師
守衛馬車
永不動搖
2007年5月3日,孔寧藝術裝置展《白色時刻》,以“與生活對話”為主題的40幅油畫作品,獲得首都藝術界、文化界、媒體界的高度評價;
2007年9月:北京大興集中營的創作空間。
《黑樹枝》、《黑火車》、《紅色通緝令》、《穆》、《對》五件裝置藝術作品的制作與展覽;
《剎車》是壹部行為藝術作品,是壹部非常震撼的以死亡為主題的作品。通過現場制作短片,之後,它將參加國際電影節。
2008年2月:惠村工作室制作《遷徙的空間》,創作《尋找生命》裝置藝術;
2008年4月:創作行為藝術和概念圖
2009年創作:酸雨、泥巖、熱浪、地裂、大型環保行為和行為行動藝術作品,主題曲為《地球,我來了》、《我愛妳》,歌曲用24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演唱,為聯合國藝術項目;
2009年:美國芝加哥開始創作鋼筆畫速寫,作品超過3000幅;
2009年:與法國藝術家馬克聯合舉辦“走出沼澤”藝術展;
2010:中國美術館。油畫《尼古丁小姐》《吶喊》,參加“九龍山藝術展”聯展,
2011年:雙橋水泥倉庫工作室,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毒》,環保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