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這名女律師是兇手的代理律師,不過好像是因為他對律師的服務產生了不滿的情緒,最終造成了這次悲劇的發生。雖然在案發當時女律師就被送往醫院搶救,但是最終還是搶救無效死亡。不過說起來這個兇手也是虎,妳說妳對她的服務感覺不好,妳可以換壹個律師來幫妳,至於非要整出人命麽?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還給他人找不自在麽。
他們之間的恩怨也就是壹場民事糾紛而已,不至於做出這樣的行為,雖然妳這壹動手妳是痛快了,但是這可是直接導致兩個家庭甚至多個家庭破裂麽,我認為如果有再來壹次的機會他應該就不會這麽幹了,畢竟故意殺人罪在我國可以很嚴重的刑法,最高可以達到死刑的標準。而且他這麽做不僅會影響子女,還會影響孫子輩兒的,畢竟這個名聲說出去都不好聽,誰還會願意跟他們交朋友,對孩子的心理上可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這件事情中兇手和被害者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麽解不開甚至要生死相向的矛盾,如果能夠說開了其實也不會發生這種事的。說白了還是情緒搞的鬼,如果兇手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沒有被憤怒、不滿等情緒所控制,而是冷靜的思考問題甚至是解決問題,那麽怎麽可能還會發生這種事呢。
不過通過這件事也告訴我們,控制情緒是有多麽重要,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還如何成事,這次的女律師的去世不就是壹個現成的例子麽,這名兇手因為對這名律師處理的結果感到不滿,從而心生怨氣,最終持刀相向,釀成了這次的悲劇。
情緒的課程是每個人壹生都在修習的課程,為什麽有的人到老了脾氣還是那麽火爆,為什麽有的人的脾氣是那麽的波瀾不驚,這種不同的變化就是因為每個人的課程都沒有老師,只能自己摸爬滾打的去實踐、去學習,最終總結出壹套屬於自己的情緒法則。舉個簡單的例子,那些能夠叱咤商界的大老板,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們與人交談時十句話裏九個坑,不要不相信,如果妳不相信,等有壹天妳也能夠做到那個位置上時妳就會明白今天我說的話到底是對還是錯。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情緒的控制,妳們能在他們的表情上看到憤怒、鄙視、看不起等表情麽,妳肯定看不到,妳要能看到那才有鬼了。表面笑嘻嘻,背後到底在想什麽沒人知道。我們不能做到向他們壹樣,但是也要能夠做到他們的百分之三十左右,這不難吧。
就像兇手與女律師之間如果做到多壹點冷靜都不會發生這種事,畢竟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麽太大的矛盾,也不是解不開的深仇大恨。
所以說大家都能夠冷靜下來,像這次發生的悲劇,我相信基本上都不會在發生了。從頭到尾就是壹句話,沖動是魔鬼,不要被憤怒迷失了自己的雙眼,最終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