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涉及金額5000元以下的,屬於輕微程度,處警告或者50元以下罰款;
2、涉及金額5000元以上至65438+萬元及以下,屬於壹般級別的,處以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3.涉案金額65438+萬元以上不滿1萬元的,屬於情節嚴重程度,處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五千元以下罰金;
4.涉案金額654.38+0萬元以上,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654.38+0萬元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認定詐騙罪的標準如下:
1,客體要件,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僅限於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產,不得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目標還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
2、客觀要件,客觀上表現為采用詐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行為人犯了詐騙罪。從形式上講,詐騙包括兩種類型,壹種是捏造事實,壹種是隱瞞真相,兩者本質上都是使受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詐騙讓對方產生了錯誤的認識。對對方的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造成的,即使對方存在壹定的判斷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在陷入錯誤認識後進行財產處置;
3.主體要件:詐騙罪的主體是壹般主體,可以由任何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構成;
4.主觀要件:詐騙罪主觀上是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綜上所述,需要註意的是,由於案件的性質、情節等因素,實際情況可能有所不同,具體量刑需要根據法律規定和對案件的評估來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壹十條
盜竊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其他可以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發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詐騙罪是以欺騙手段騙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可以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266條
詐騙罪騙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