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律師諮詢 - 公交車燒空氣是國產的嗎?

公交車燒空氣是國產的嗎?

喝空氣不喝燃油?氣動汽車的賺錢難題

2012-12-14 14:23:26電腦報

2月7日,65438,有著諸多光鮮頭銜的集團官網更新了壹條消息:“祝賀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榮獲第二屆劍橋世界傑出華人新能源科技促進貢獻獎。”

同壹天,壹位田翔代理商再次告訴記者:“田翔空氣動力汽車,世界第五大發明,是世界專利!目前在初始股票招募中,3美元有1股,華爾街摩根大通對田翔的評價是196美元上市!馬上就要關門了!”

所謂“世界第五大發明”,就是該公司號稱研發出了壹款不用燃料和電力就能跑、能喝空氣的空氣動力汽車,時速160公裏,500公裏只需5元。這種神奇的高科技汽車是像蒸汽機推動工業革命壹樣改變世界,還是投資者“圈錢”的謊言?

只喝空氣不喝汽油的汽車。

10年6月下旬,京投壹公司總裁徐洋應邀到河北三河市燕郊鎮外環路上的“春暉龔澎”參觀,這裏被當地出租車司機稱為“養鴿子的地方”。

這裏是田翔集團旗下田翔科力泰空氣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的研發基地。徐洋在這裏看到了壹輛被稱為“世界第五大發明”的高科技汽車。這是壹輛外觀和其他車輛壹樣的公交車。不同的是,它全身塗成綠色,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不用加油,只用“空氣”就能跑。

官網資料顯示,田翔集團擁有八個子公司,集團總部位於北京國茂婦兒大廈,集科研、制造、貿易於壹體。主營業務涵蓋高科技、新能源、環保領域,以“空氣能核心動力”機械為主的綜合性集團企業。開發的主要產品有壹體化自然能源風塔電站系列、氣動發電機組系列、氣動微型客車系列、氣動汽車發動機系列、氣動船舶發動機系列、氣動高鐵發動機系列;空氣壓縮機備件等七大系列。

徐洋和其他許多參觀基地的經歷沒有太大區別:會議室的投影屏幕頻繁播放“能源枯竭,環境汙染;零燃料、零汙染、零排放;環保,綠色便宜;空氣動力發動機、改變我們的生活等相關宣傳片,大部分都打著“中央電視臺”或其他電視臺的logo。

在會議室外面的倉庫裏,除了“2011、2012年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最佳組織獎”的榮譽證書和宣傳冊外,還有“空氣動力發電機組”、“空氣動力高鐵發動機”等漆成綠色的機器供投資者參觀。“基地的展廳布置得很好,看得出來花了不少錢。”徐陽說。

“田翔是21世紀唯壹能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企業!”有專門的講師負責描述這些偉大的技術。壹位參觀者透露,講解員首先把參觀者帶到設備前,宣稱“這種‘空氣動力汽車發動機’是周董事長經過十年努力研制出來的,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明,將像蒸汽機壹樣改變世界。”

根據披露的公開信息,周畢業於武漢建築材料學院,早年從事房地產生意。現在他不僅擔任公司董事長,還承擔了航空發動機的主要研發工作。雖然他在研發之初被很多人嘲諷,連妻子和兒子都稱他為“瘋子”,但“他堅持自己的路,執著。這個項目開發了10多年,前後R&D資金十幾億”。但過去由於“老板”只懂技術,對市場運作了解不多,對產品推廣和招商引資不太重視,導致公司的氣動發動機項目直到今天才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宣傳完老板的光輝事跡後,講師會讓工作人員啟動機器,壹陣轟鳴後,提醒前來“投資”的人,發電機已經產生電壓,“但排氣口的空氣是冷的。”甚至這些參觀者也會被邀請乘坐“空氣動力學汽車”進行試乘,親身體驗這項發明的偉大之處。

在田翔官網,田翔集團宣稱其空氣動力汽車最高時速可達140公裏,加油時間3-5分鐘,加油後連續行駛裏程達到200公裏以上。

但是,這些參觀者不會得到太詳細的技術解釋。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司董事局主席周表示,這項技術最大的優勢是節能環保。壹方面,不用燃油和電,可以為汽車的使用節省很多成本。另壹方面,動力源是空氣,汽車排放的廢氣也是空氣,而且是幹凈的空氣。簡單來說,“氣動力就是利用電能壓縮空氣,從而轉化為空氣能,再轉化為機械能,最後轉化為驅動能量,驅動汽車前進。”

論向天官。com,有壹種解釋:根據熱力學熵增原理,發動機由原始能量的壓縮空氣驅動,產生30 ~ 50kW的電力,供給螺旋渦流空氣加熱裝置,3秒內將壓縮空氣加熱到430度,采用高壓方噴技術註入氣體膨脹催化劑,氣體壓力迅速膨脹1244.69倍,此時發動機氣缸活塞壓力為15MPa。

今年5月,《中國青年報》記者邱·曾親自探訪該車。壹位講師當時對邱說:“很多人來之前不信,但壹看到設備就信了。”並拿出了兩個容積不超過65,438+00升的金屬罐,表示“這項技術將很快推向市場。未來只要家用車裝上這種裝置,攜帶兩個油箱,就能從空氣中去除能量,支持數百公裏的行駛。”

事實上,神奇的“空氣動力汽車”早就出現在大眾面前,甚至連續兩年登上中國科博會的舞臺。在2011博覽會上,遼寧,法定代表人周(周之弟)展出了空氣動力發動機和汽車試驗車。另壹方面,在2012年5月22日至27日的15科博會上,田翔科力泰直接將空氣動力大巴開出了展館。"這項技術將逐步走向產業化."田翔集團董事局主席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表示。

問題是,“壹場翻天覆地的能源改革就這麽輕易被攻克了?”這是壹個縈繞在徐洋等人心頭的疑問。他表示,由於石油短缺、全球變暖等諸多原因,新能源汽車作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是未來發展的壹個方向。但問題是,汽車不燒油燒空氣可行嗎?

空氣動力汽車國內外都不靠譜。

國外的空氣動力汽車也被證明不可行。

在國內外,空氣動力學汽車的概念已經不是第壹次了。早在19世紀,法國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曾經描述過這樣壹幅畫面——以空氣為動力的汽車滿大街跑。

2002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汽車展上,展出了壹款小型汽車“CityCAT”,它使用高壓空氣來驅動發動機,而不是燃料。發明者是蓋伊?蓋伊·內格雷。它的發動機使用壓縮技術來壓縮空氣,並將其儲存在氣缸中。發動機接通電源,充氣4小時,平均時速80公裏,可行走10小時。納格爾曾經成立了壹家“國際汽車發展公司”,為投資者提供生產這種小型汽車的成套工廠設備,但他很快失敗了,並將技術轉讓給了美國的ZPM(零汙染汽車公司)。

ZPM計劃將這種空氣動力汽車的價格控制在2萬美元,並計劃在2011將空氣動力汽車引入美國市場。但直到現在,這個願景還沒有成為現實。今年3月,法國MDI公司在瑞士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展示了壹款空氣動力學汽車Airpod。今年8月,外媒報道稱,印度塔塔汽車集團展示了壹款空氣動力汽車,該車被命名為AirPod。

到目前為止,上述已經研發出空氣動力汽車的國家,大部分技術都來自納格爾,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產品並沒有投放市場,安全性和功能性也受到了質疑。“空氣壓縮機是轉換電能效率最低的機器之壹。為什麽不像電動車壹樣直接用電?從能源利用的角度來看,空氣動力汽車毫無意義。西北大學化學和生物工程專家哈羅德如此說道。

“汽車不是在展廳裏跑的展品。它必須面對復雜路面的顛簸,進氣不可能穩定。空氣循環壓縮動力無法提供穩定的循環能力,壹旦儲氣罐發生爆炸,後果將不堪設想。”壹位資深汽車從業者記者表示,空氣動力學汽車要走出國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記者調查發現,與國外其他研究不同,田翔集團的“空氣動力學”技術獲得了多少專利。在宣傳材料中,田翔集團聲稱其申請並獲得了超過65,438+0,000項專利技術。然而,記者登錄中國網站,搜索以“周”為專利申請人的專利,顯示約有70項專利,但值得註意的是,大部分是周等人共同申請的,近期申請的專利超過40項,且多為用處不大的“實用新型”。然而,只有壹項與集團董事長周有關的名為“空氣混合動力機車”的發明專利通過了申請並獲得了專利證書。

實用新型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結構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與發明專利申請相比,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不需要太多創新,壹般壹兩年就可以申請完畢。有專家表示,實用新型專利的報告不能用。

其實有沒有專利只是壹個方面,因為專利只是說明壹項技術是否新穎,並不能說明它是否成熟。有專家表示,“壓縮空氣動力已經出現很多年了,現在大部分專利都不是實物。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投入量產,還得經過市場的驗證。”

有專家表示,田翔集團想要說服人們,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國家認證汽車檢測部門對其空氣動力汽車產品的檢測報告和性能可靠性報告。

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做發動機,再收購壹家整車廠,把發動機技術和公司的整車技術對接起來。目前已經洽談並有意向的公司有山西眾鑫機電車橋有限公司和陜西漢江汽車有限公司”不過,上述兩家公司均明確否認。

更多的業內專家對此提出質疑。曾在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中心學習過的航空航天大學汽車工程教授徐向陽認為,空氣動力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機械能轉化為空氣能,空氣能轉化為電能,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空氣加熱和空氣壓縮都需要熱源和電源,那麽這個能耗從哪裏來呢?這比直接使用電能多了壹個壓縮過程。經濟得失是否如田翔公司所說,比燃油更劃算?“這項技術離現實太遠,幾乎不可能實現。”

“重點在於是否成熟可行。這項技術有沒有完整的分析報告,能量轉換效率如何?可靠性、耐用性、壽命等。,比展示技術的樣車重要得多。”在李利廣看來,僅僅看樣車並不意味著什麽。

以傳銷方式集資

在中國,這已經不是第壹次壹個所謂的高科技產品被宣稱為“世界第五大發明”,但事實證明這是壹場鬧劇,壹場騙局。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水變油”騙局。1984哈爾濱壹個叫王洪成的司機,只受過小學四年級的教育,自稱發明了“水邊油”。四分之三的水加入四分之壹的汽油和少量的“鴻程吉液”就可以變成油。從1992,在媒體的炒作下,王洪成短短幾年內詐騙3億元,直到1998被曝光,入獄10年。

在壹封檢舉信中,王洪成被舉報每天接待數百人,並為他們表演“水變油”,其中包括多名政府官員。遺憾的是,直到公安部門介入調查,很多去過現場的遊客仍然對這個“發明”深信不疑。他們不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高科技”發明能是假的。

這種“告訴妳,妳不懂,反正是高科技”的手段,故意把人帶到“高科技產品”的現場,已經反復使用了很多年。田翔集團也是如此。在田翔集團最新的推廣文章中,它的標題正是:“我們不懂科技,但賺錢是實實在在的”。

融資賺錢才是這類公司的真正目的。無論是參觀徐洋的基地,還是科博會上的展覽,各級代理商都大肆吹噓,都是利用人們對所謂“高科技”的無知,大力鼓吹其美好前景,誘導人們投資。根據中國青年報的報道,2012年,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投資者前往燕郊的田翔基地進行調查和投資。最多的壹天有100多人,大部分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值得註意的是,在美國上市的產品並不是“空氣動力汽車”,而是風塔電站。按照田翔之前的宣傳,風塔是用空氣作為能源發電,用空氣作為替代石油的資源。如此偉大的發明避免了世界之間的能源戰爭。

“3美元1股,摩根大通對田翔的估價是196美元!產品不錯,沒有風險。聯合國支持的項目妳們不做嗎?”從10月165438+2月到6月65438+2月,壹位田翔代理商多次向記者兜售,田翔目前在民間募集60億元“原始股”,月息3%,折合年息36%。所謂原始股,是指公司壹旦出售,就可以獲得翻倍的利潤。

田翔最低投資21,000元可認購1,000股。為了打消記者的疑慮,上述田翔代理人向記者出示了《委托協議書》,表示田翔股票後,田翔公司將在後臺開設“內部賬戶”,憑此賬戶可登錄田翔內部“XT後臺系統”查詢持股數量和資金投入情況。然而,來自《IT時報》的報道稱,田翔根本沒有獲得原始股資格。

另外,因為654.38+0萬元以下的“散戶”想要投資,必須在省級機構簽署委托書,辦理財務手續,簽訂投資協議。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除了“原始股上市盈利”,更重要的是傭金的分類。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該公司在省、市、縣、鎮均設有分公司,各級代理商分為三星、四星、五星、磚石、總監、合夥人六個股東,分別需要出資4.2萬、8.4萬、16.8萬、33.6萬、67.2萬、19.2萬元。其收入,除了純投資獲取高收益,每月還有1%-2.5%的獎金和“拉人提成”。

針對是否“圈錢”、是否已借殼上市等問題,田翔集團在官網“聲明”,“田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港資子公司已在納斯達克OTCBB上市”並提示美國股票價格信息查詢鏈接。根據其提示,記者輸入OTCBB代碼“GOAS”,找到了結果中顯示的壹家名為“GOA SWEET TOURSLTD”的旅遊公司。據說這是田翔在香港買的“殼”。

據記者了解,OTCBB是場外交易系統。相比納斯達克嚴格的上市要求,它沒有上市標準,上市程序極其簡單。只要有健全的財務報表和會計師、律師簽字的申報文件,就可以直接找做市商掛牌;而且OTCBB收費低,發行人不需要支付任何上市費用。OTCBB有大量“殼”公司,急需“殼上市”。而且OTCBB只能場內交易,不能讓投資者只買不賣,類似於場外交易或者國內的新三板。

“在我看來,這是壹個集資的傳銷。”有著多年投資經驗的徐陽說,據他估計,公司已經融資過億。

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忽悠人,欺騙人。

除了“原始股致富”的夢想,很多投資者之所以紛紛捐款,是因為田翔集團善於用專家“扯大旗作虎皮”,來證明“偉大發明”的可行性。

在推廣過程中,壹位來自貴州的代理商告訴記者,田翔集團不僅入圍了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100家企業,而且根據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京演講的內容,還入圍了世界組織的“碳金獎”。

根據田翔集團的宣傳,目前公司已獲得世界低碳環保示範基地、世界最具影響力低碳品牌、世界低碳環保千年金獎、世界低碳人類貢獻獎、世界華人重大貢獻獎、最具發展潛力中國經濟企業等獎項或榮譽稱號。

65438田翔官網10月8日的壹篇文章顯示,波黑、烏幹達、毛裏裘斯等國大使齊聚北京,感受田翔“空氣能核心動力”這壹偉大發明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然而,越來越多的專家表示,他們不知道,甚至不知道這件事。

田翔R&D中心曾經掛了三塊醒目的宣傳板,影印文章的標題是《北航能源與動力學院高格教授談真空能源發動機》。這篇文章在網上廣為流傳,但作為文章的論述者,高格完全不知情。

高格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工程熱物理和流體力學專家。他說,今年3月和4月,壹位朋友在聽了壹場關於田翔投資的講座後,帶高格參觀了該公司的R&D中心。那時,R&D中心的入學登記處的墻上仍然空無壹人。聽說來了壹位大學教授,公司領導很重視,全程陪同高格參觀。

在不到半個小時的交流中,高格發現陪同參觀的公司領導對技術了解不多,他親眼看到的“空氣動力汽車”是壹臺“空氣壓縮機”;至於更深層的原理和設計,他自己“沒看出來”。高格回憶說,在他離開之前,他向公司領導建議“只做空氣壓縮機很難有大的作為,只有做真空能源發動機才有前途”,他還對真空能源發動機進行了解釋。讓高格沒想到的是,這份《建議書》居然掛在倉庫門口供投資者參觀考察,而這篇署名為公司的文章,居然是他在2010接受某媒體采訪時談及真空能量發生器的報道,“與他們的產品無關”。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健同樣憤怒——他的名字出現在翔天壹份專家評審意見和專家簽名中。“這些人的行為太惡劣了。誰讓他給我們做廣告的?當時我要去參加壹個由中國機械工業協會主辦的會議。田翔在裏面只展出了壹臺壓縮空氣發動機,指出了這臺機器的缺點,簽名也只是研討會的簽名。”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發現,除了吸引分紅,他們的投資不僅沒有收益,而且身邊的迷霧也越來越多。比如,田翔真的能重組上市嗎?該集團董事長周真的有上述發明嗎?例如,田翔在宣傳片中稱“成立十年”,但北京市工商局查詢結果顯示,其公司最早是2010年7月,最晚是今年5月。

此外,田翔集團曾表示,2012年將在中國三個城市建設風塔自然能源電站,未來將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在全國各地建設風塔電站。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壹直向投資人極力主張的空塔項目的影子。與田翔有合作協議的天津靜海縣子牙循環經濟區工作人員表示,投資遠未到位,沒有開工建設。

  • 上一篇:虎丘著名刑事糾紛律師
  • 下一篇:84歲老者把女公交司機打到住院, 被老人打能還手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