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徐福記”糖果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中國名牌” ·2004年9月“徐福記”糖果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免檢。 ·2004年3月“3.15”,被東莞市消費者委員會授予“誠信承渃加盟單位” ·2004年2月被《人民日報社》市場信息中心調查後評定為“中國食品市場產品質量用戶滿意第壹品牌” ·2004年1月被廣東省食品藥品放心工程評價委員會審核認定為“廣東省食品藥品放心工程示範基地” ·2004年1月國家統計局調查評定,“徐福記”牌糖果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連續四年榮列全國同類產品銷 量第壹名 ·2003年9月被評為“食品衛生信譽度A級單位” ·2003年9月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中國食品工業行業百強企業” ·2003年1月“徐福記”商標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 ·2002年7月獲得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頒發的2001年度“雙優”企業獎 ·2002年-2003年連續兩年被東莞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稱號 ·2002年8月通過ISO9001:2000認證 ·2001年12月被廣東外貿局評為“外商投資先進技術企業” ·2001年10月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定為“國家食品工業重點產品” ·1998年5月被廣東省國家稅務局評為“1997年度模範納稅戶”
原名是薩其馬,是滿族的壹種食物,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壹,原意是“狗奶子蘸糖”。將面條炸熟後,用糖混合成小塊。 薩其馬是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點之壹。過去在北京亦曾寫作“沙其馬”、“賽利馬”等等。薩其馬具有色澤米黃,口感酥松綿軟,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濃郁的特色。 《燕京歲時記》中寫道:“薩其馬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 薩其馬是當時重要的小吃。據《光緒順天府誌》記載“賽利馬為喇嘛點心,今市肆為之,用面雜以果品,和糖及豬油蒸成,味極美。”道光二十八年的《馬神廟糖餅行行規碑》也寫道“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張,凡冠婚喪祭而不可無”。當年北新橋的泰華齋餑餑鋪的薩其馬奶油味最重,它北鄰皇家寺廟雍和宮,那裏的喇嘛僧眾是泰華齋的第壹主顧,作為佛前之供,用量很大。 正明齋制作的最為有名。永興齋制作的薩其馬也有不錯的口碑。 薩其馬以其松軟香甜、入口即化的優點,贏得人們的喜愛。滿洲入關後,薩其馬在北京開始流行,時至今日,薩其馬作為滿族餑餑的美味,已經從北方傳遍了全中國。但當中熱量較高(脂肪含量約54%或壹件約200卡路裏)。縱然薩其馬味美可口,但仍應盡量少吃而為健康著想。 在香港,人們慣稱薩其馬為“馬仔”。由於賽馬賭博俗稱“賭馬仔”,因而有港人迷信指吃了薩其馬後,便可在賽馬賭博中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