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認為,當心靈拋棄肉體,向往真理的時候,那麽思想就是最好的。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人追求真理的欲望就不會得到滿足。當人類對肉欲沒有強烈需求的時候,心情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獸性的表現,也是每壹個生物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謂的高等動物,是因為人性強於動物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圖式的愛情有以下含義:
1.理想的愛情觀(比喻極端浪漫或不可能的愛情觀)
2.純精神上的愛,不是肉體上的愛
3.男女平等的愛情觀
這個世界上只有壹個人。對妳(妳)來說,她(他)是完美的,也只對妳(妳)來說。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他的完美對象,而且只有壹個。
第壹種意思是最常用的,但實際上是壹種誤解。但既然大家都這麽用,那就是另壹層意思了。這個誤解來自柏拉圖的名著《理想國》。這本書討論的是如何構建壹個理想國,因為可能過於理想化而無法實現,所以有人用它來解釋什麽是柏拉圖式的愛情。
第二個意思經常用,但基本上是個誤區。這種誤解來自柏拉圖的形而上學。他認為我們所認為的是真實的,我們所看到的“真實世界”不是真實的。
第三層和第四層意思,真的是柏拉圖的愛情觀或者性別觀。
柏拉圖認為,人在生前死後都處於最真實的觀念世界,在那裏每個人都是壹個完整的男人和女人,而在這個世界裏我們都是壹分為二的。所以人們總覺得,失去了什麽,就努力去尋找自己的“另壹半”(這個詞也來源於柏拉圖的理論)。柏拉圖也用這個來解釋人為什麽會有“關系”。
在他的理論中,沒有哪壹半更重要,所以男女是平等的。而且,概念世界裏原本的另壹半妳(妳)才是妳(妳)的完美對象。他/她正在世界的某個地方尋找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