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總有這樣壹種說法:
家裏電水壺用的高錳鋼會釋放出重金屬錳,不僅會導致記憶力下降,還會引發肺癌和皮膚癌...
其實都是謠言。正規的不銹鋼制品沒有錳超標的風險,我們通過飲食攝入的錳也處於安全水平。
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錳,壹種常見的金屬元素,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壹,對人體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錳是結締組織、骨骼、凝血因子、性激素等的成分。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謝、鈣吸收和血糖調節也是不可或缺的。大腦和神經功能正常,缺錳會影響神經發育。
多少才算多?
錳是國際公認的低毒性金屬元素。然而,和許多礦物質營養素壹樣,過多的錳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目前世界各國的數據不是很統壹,推薦的標準也不壹樣。
對於中國的成年人來說,壹個體重60kg的成年人每天至少要攝入4.5mg,但不能超過11mg。不銹鋼中的錳需要擔心嗎?
在國內,早在2012,市場上買的不銹鋼餐具、炊具都是隨機抽取的。測試結果表明:
不銹鋼炊具確實會析出極少量的錳,但遠沒有到中毒的程度!
可能有朋友會問,那麽我平時每天吃多少錳呢?
根據中國第四次全國營養調查結果,中國居民錳的日攝入量為6.8毫克。還記得我們剛剛提到的不要超過多少嗎?11 mg!
所以,妳能放心嗎?我們每天攝入的錳處於安全水平,不必過於擔心。
不同等級的鋼材有不同的危險性?
有媒體報道,現在的電水壺沒有304級的高錳鋼,析出大量錳,容易中毒。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原因有二:
1.鋼中錳含量和攝入量沒有正比關系。
不同材質的鋼,錳含量與遷移沒有必然聯系。並不是含錳越多,析出的錳就越多。
其實我們用的鋼是合金,合金狀態的金屬不容易溶到食物裏。無論是用醋、醬、茶、果汁等浸泡。,不是那麽容易沈澱的。
2.國家有規定,有監管。
無論是304、340還是其他任何數字,國家對適用於食品容器的鋼材都有嚴格的標準限制。
截至目前,未發現因使用不銹鋼制品導致錳超標和錳中毒的案例。
新聞讓人擔心,但當人們去看新聞時,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受害者”。
所以,我們不需要擔心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不銹鋼餐具和炊具,更不用被哪些標簽所迷惑。
應重視錳中毒。
錳的攝入量每天不應超過11毫克。如果過量,就會出現中毒癥狀,如:
鐵的吸收會受到抑制,長期過量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中毒後期可出現類似帕金森綜合征的癥狀,如全身運動緩慢等。
其實錳在胃腸道的吸收率低,更應該擔心的是吸入的錳。
比如長期從事錳礦開采、冶煉加工和焊接的產業工人,就需要註意防止錳從呼吸道進入人體。
綜上所述,我怕不銹鋼電熱水壺或鍋析出錳,導致錳中毒。有點太著急了,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