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商標註冊 - 哈德門史創於哪年?

哈德門史創於哪年?

1.地名 崇文門的俗稱 2.品牌 在清末和民國時期,哈德門在北京十分馳名,外國人多稱為“哈達門”香煙是由英商設計,於1924年在我國註冊的。“HATAMEN”作為哈德門(哈達門)的英文名稱,與煙標中部的英文“CIGARETTES”(卷煙)相呼應。1951年8月,由於各種原因,該商標上的英文被全部取消。在此之前,“哈德門”香煙的生產廠家名稱幾經變動,哈德門煙標的下部曾分別出現過“大英煙草有限公司”、“頤中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啟東煙草股份有限公司”等的英文名稱,商標設計也有過細微的改動,但“HATAMEN”作為“哈德門”(哈達門)的英文習慣用法,卻壹直沿襲下來。 1922年,青島卷煙廠決定恢復“哈德門”香煙的生產,並對“哈德門”的商標進行了技術性的處理,重新啟用了“HATAMEN”這壹標記。 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哈德門”是幾乎無人不知的香煙品牌。當時的報紙稱:“無人不抽哈德門,是人都抽哈德門”。“哈德門”早在1919年前便已在中國註冊生產,為了創立“哈德門”品牌,財大氣粗的英美煙草公司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對哈德門品牌進行宣傳包裝,因此“哈德門”壹投產,就迅速風靡中國,它的走紅壹直持續了四十多年,幾代人口碑相傳,使“哈德門”成長為強勢品牌。 直至1963年,“哈德門”因被認為有殖民主義的色彩,“不宜做人民牌號”而被強行中止生產。“哈德門”從此被打入冷宮。時間進入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正值改革開放的黃金時期,這時的社會、經濟環境早就今非昔比。此時的青島卷煙廠(其前身即是英美煙草),在企業持續陷入低谷,產品大量積壓的情況下,迫切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品牌。創造壹個新的品牌,難上加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在這種形式下,對老品牌“哈德門”的調查開始提上青島卷煙廠的議程。經過調查發現:“哈德門”知名度壹如既往。幾十年過去了,但“哈德門”並沒有在人們的腦海中消失,在許多煙民的眼裏,“哈德門”的名字仍然是如雷貫耳。消費者對“哈德門”的品質認知較高。在中止生產前,“哈德門”流行達40年之久,老煙民對它的感情已經根深蒂固,並因此成為“敘舊”時常提的話題。需要指出的是,“哈德門”的中止生產純粹是壹種行政命令,而非品質、技術等的原因。 九十年代初,“懷舊”、“復古”之風成為時尚。在商業文化上表現為老字號受到空前關註,“老三屆酒家”走紅,“紅太陽”大流行……經過品牌資產檢視,青島卷煙廠發現了“哈德門”的巨大魅力,決定將其重新推入市場。但是,在“哈德門”商標註冊時,卻遇到了壹個難以逾越的歷史障礙,這足以使“哈德門”的復興胎死腹中。三十年來壹直流傳著的壹個關於“哈德門”名稱來歷的故事:英國為紀念本國庚子事變中陣亡的哈德將軍,威逼清政府將北京的“崇文門”改名為“哈德門”,因此,“哈德門”的名稱是“國恥”。為了改變這壹事關民族尊嚴的說法,青島卷煙廠派出專人,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終於以詳實的史料反駁了有關“國恥”的說法:“哈德門”這壹名稱實際上在元朝時便已經出現,並非傳說的故事那樣。這樣壹來,“哈德門”是國恥的聲音漸漸微弱,直至消失,“哈德門”的商標註冊也最終如願以償。 1992年秋,青島卷煙廠正式恢復了“哈德門”牌香煙的生產。“哈德門”香煙壹上市,便迅速借助原來的影響力迅速打開市場。當年生產了2000多箱,全部銷售壹空。1993年生產了7萬箱,雖幾次調價,仍供不應求;1994年達到26萬箱,並且保持著“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局面,當年實現利稅4.7億元,這相當於青島市財政收入的近1/8。青島卷煙廠在短短的兩年內盤活了陳舊資產,將虛擬資產變現,這壹現象被稱為“哈德門現象”而成為業內人士研究的熱點。有外商曾提出“哈德門”商標轉讓壹事,但被青島卷煙廠拒絕,青島卷煙廠的意見是:給十個億也不賣! 抗戰八年,山城重慶,廣為流傳著這樣壹個笑話:壹個四川人與壹個下江人聚在壹起喝茶。四川人問下江人:“老哥子抽的啥子香煙?”“四川牌!”“哪有這種牌子?”下江人從荷包裏掏出來給四川人看,原來是“金鼠牌”。舊時重慶多鼠,加之川人機靈,時人因此送壹綽號為“川耗子”;下江人反問:“妳抽的什麽香煙?”四川人答曰:“下江牌。”掏出壹看,哪是什麽“下江牌”,卻原系當時流行的壹種香煙“強盜牌”。 笑話壹則,純屬娛悅逗趣,然“金鼠牌”與“強盜牌”兩種品牌香煙,述說的卻是國產香煙與英美煙之間,爭奪市場,各領風騷的壹段史實。 自從1904年洋煙滲入重慶以來,市面上的洋煙可謂多矣!五支裝的“稱人牌”、“鯊船牌”,沿街撒送,外加禮品,這是初入山城,洋煙贈送的壹幕。繼後,“金花”、“雙刀”、“使館”、“司令”、“絞盤”、“雙鷹”、“翠鳥”、“鳳凰”、“大炮臺”、“黃炮臺”、“三炮臺”、“大前門”、“大中國”、“哈德門”、“司太非”、“紅錫包”等牌子的洋煙,以及50支壹聽的高級鐵聽裝“福祿卡”名煙,源源不斷,鋪天蓋地,充斥市場。“強盜牌”,又名“大刀牌”,是洋煙之壹種,在市面上頗為流行。 當時重慶市場上的國產香煙,為數寥寥,僅有上海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愛國”、“聯珠”;華成煙草公司的“金鼠”、“美麗”等。此後,國產煙的品牌亦日漸多了起來,“白金龍”、“萬華林”、“高塔”、“琴棋”、“三馬”、“白鳳”、“銀行”等牌子,相繼上市。 1926年,重慶城內的洋煙遭查封,洋商風頭被阻。事隔兩年,英美煙草公司,花錢打通關節,買活了地方軍閥,卷土重來,再起波瀾。為盡快奪回失去的市場,洋商暗地授意各經銷商,大量套購國產香煙,將其置於潮濕處,待其受潮發黴,這才把洋煙與土煙壹齊上櫃出售。以此手段,欺騙市民:“英美煙品質優良,中國香煙品質低劣。” 陰謀被識破後,國產煙廠在廣告上寫道:“中國人請吸中國煙”,“愛國不忘國貨”,“不要讓‘強盜’搶了我們的‘銀行’!”盡管如此,華商仍落下風,詭計多端的洋商,此前早已布下陷阱。在行動之前,洋商先推出低價“哈德門”香煙。哈德門,元朝北京崇文門內設有哈達大王府,百姓俗稱“哈達門”,又稱“哈德門”,意即“好運之門”。洋煙取此名,為的就是討中國煙民好感。 等到拋售黴變的國產煙,成渝兩地國產煙價格暴跌之時,洋商這才隆重推出高價且大量積壓的“哈德門”香煙。並印刷大批彩色宣傳畫,張貼於大街小巷,廣告畫裏,畫著壹華人,壹手握“哈德門”,壹手高翹大拇指,嘴裏吐出壹句歇後語:“還是他好-哈德門!” 在整個商戰中,華商、煙民雖然上當受騙,而這句廣告詞卻不脛而走,這壹句歇後語,訴說的其實就是中國煙草工業的壹段辛酸史

  • 上一篇:貴妃紅石材生產廠家(貴妃紅石材多少錢壹平)
  • 下一篇:毫不掩飾品牌的力量,走進《商標的世界》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