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專利申請 - 學會接受 作文分析?

學會接受 作文分析?

“學會接受與學會拒絕”話題作文寫作示例

湖北省松滋市第四中學 李華波

題目設計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據《牛郎故事新編》:牛郎與哥嫂分家,僅分得壹頭牛,他每天把牛牽到山上去放。壹天,牛郎在山上遇到壹位白胡子老頭。老頭對他說,牛郎,我送妳壹把鋤頭,回去開荒種地吧。牛郎照著老頭的話做了。壹個月後,老頭又對他說,牛郎,我送妳壹壇金子,回去買房娶妻吧。牛郎謝絕了老頭的好意,說,我已經可以養活自己了。天上的織女愛慕牛郎的淳樸和勤勞,下凡來到人間,嫁給了牛郎。夫妻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碰到類似的“饋贈”或“影響”,每天都會面臨“接受”和“拒絕”。試以“學會接受與學會拒絕”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壹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

寫作導引

“學會接受”與“學會拒絕”這個話題屬於關系型的話題,所涉及的範圍有限,審清題意是寫好文章的關鍵所在。

首先,須明確“接受”與“拒絕”是壹組對立統壹的關系。從表現形式上看,它們是對立的,就好像壹枚硬幣的兩面,不可或缺。它們伴隨著生命的始終,伴隨著人類文明進程中的每壹個腳印。於是莎翁筆下的主人公哈姆?萊特的壹句“TO BE OR NOT TO BE”便成為永恒的經典。從實質上看,它們又是統壹的,它們統壹於同樣的衡量尺度。人們實際上是在同壹衡量尺度下作出“拒絕”或“接受”的選擇。從這壹意義上說,沒有“拒絕”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接受”,“拒絕”往往是為了更好地“接受”。

其次,在把握住“接受”與“拒絕”二者關系的前提下,必須扣住“學會”二字作文章。若寫記敘文,可通過“不會”與“會”的對比來闡明“學會”的意義,或通過寫“不會”到“會”的學習過程,揭示這壹事件給自己的人生啟示。若寫議論文,有以下幾種思路可供借鑒:1、從“拒絕”與“接受”的影響角度出發,闡述“學會”的重要意義;2、從作出選擇的標準的角度出發,闡述如何學會把握標準,作出判斷;3、扣住話題中的“學會”壹詞,著重討論什麽是“學會”,怎樣的選擇是“學會”了接受和拒絕。

佳作示例

尋覓生命的靈光

大自然每天都在向我們講述故事。花兒說:“我拒絕了美麗,於是我在泥土中找到生命的真諦。”燕子說:“我拒絕了南方的舒適,於是我在遷徙的旅途中找到生活的樂趣。”向日葵說:“當我拒絕朝太陽轉的時候,我才找到成熟的內涵。”學會拒絕後,我們同樣能學會接受,在不斷的學習中,我們尋覓著生命的靈光。

在戰爭頻繁的年代,愛因斯坦向往和平和寧靜。他曾經拒絕了在電視臺的巨額演講,也曾拒絕了出任以色列總理的邀請。他生活儉樸,拒絕名利。正是這樣壹位科學家,為物理的發展做了了巨大的貢獻。正是這樣壹位心系蒼生的天使,讓我們在他的拒絕中捕捉到人性中永不磨滅的光輝。

有壹位科學家曾經為了實驗,毀壞了自己的家,還險些失去性命。他就是諾貝爾,他為我們留下了諾貝爾獎——壹個鼓舞人類不斷前進的獎。他發明炸藥後,許多人勸他申請專利,他拒絕了。他把自己的發明奉獻給了人類,並用自己所有的財產設立諾貝爾獎。諾貝爾這個響亮的名字道出的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拒絕虛浮的美麗,接受善美的使命,我們壹定能得到歷史給我們的壹個公平的位置。

悠然的南山下,壹位詩人正在籬下采菊,他簡樸的衣著和單薄的背影裏似乎透著壹絲淒涼。他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精神壹直被後人稱贊。其實,陶淵明拒絕的何止是五鬥米。他拒絕的是壹張渾濁的塵網。他是壹朵素麗的蓮,在池塘的角落裏靜靜地綻放,縱然平凡,但能找到心靈的寧靜;縱然孤獨,但能在困境中使生命升華。拒絕塵世,接受清貧,在寧靜中守著心靈的壹方凈土。

修遠的人生道上,荊棘滿地,但阻攔不了我們前行的信念。每經過人生的壹站,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標,因而我們學會拒絕誘惑和妥協,我們學會接受信仰和挑戰。每壹個有著高尚人格的遠行者,都會學會接受真理。

大樹密集的年輪告訴我們:帶著真誠的心面對生活,學會接受真理,我們便能品到成長的快樂和生命的富足。

簡評

文章以壹組排比句開頭,闡述“拒絕”與“接受”的意義,由此而闡明“學習”的重要性,隨後分別用愛因斯坦、諾貝爾和陶淵明三個事例給自己的啟示,告訴自己要“學會拒絕誘惑和妥協”,“接受信仰和挑戰”,接受真理,做壹個有高尚人格的人,去品味生命的快樂和富足。文章緊扣話題,逐層深入,思路清晰,觀點鮮明。

  • 上一篇:高麗雅娜的企業拓展
  • 下一篇:嚴新的主要貢獻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