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自古以來就與中國有著密切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古代半島國家沒有文字,壹直使用漢字。雖然拼音文字是15世紀造的,但在很長壹段時間裏,政府文件和國史著述還是用中文書寫。這種情況使得許多朝鮮半島的人在中國學習中國文化,並將許多文化精華帶回中國。中國的茶文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傳入朝鮮半島的。
早在公元676年,新羅就統壹了朝鮮半島,建立了新羅王朝(676-935)。新羅國王派了許多僧侶到中國學習佛教,然後回國傳教。這些僧人在中國學習了大約十年,他們廣泛接觸了中國文化,包括茶文化。回國時把茶愛好和茶帶回新羅。韓國歷史書《三國誌》裏?《新羅本紀》中有“茶為善德王所有”的記載。山德國王是新羅的女王,在位時間為632年至647年。於是,早在中國唐代,新羅就從中國引進了茶葉和飲茶方法。公元8世紀,景德鎮王(741-765)在位期間,每年三月初三在大雄寶殿舉行茶會,招待官員,並將茶湯送給百姓品嘗。由此可見,新羅飲茶曾是皇室的“專利”,對於普通官員和平民來說實屬罕見。
新羅第四十二代王興德三年(828年),新羅使臣金大連向唐朝進貢,唐文宗李昂在林德廳設宴款待。金大連回國的時候,給了他很多茶籽。興德王很高興,命令人們在地理山種茶樹種子。從此,新羅有了茶樹。生產的茶葉不僅供應給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僧侶和社會名流,也由民間出售。
公元8世紀,新羅學者崔致遠在唐朝為官,當時炒茶法盛行。回到崔致遠的時候,我把炒茶的方法帶回了新羅。所以新羅的飲茶方式也采用了唐代的餅茶煎法。即茶葉磨成粉,泡茶時將茶粉放入茶壺中熬制,水開後用勺子放入茶碗中飲用。新羅王國是朝鮮茶文化的萌芽階段。種上了茶,學習了中國的制茶技藝,介紹了中國的茶文化,成為中國茶文化在朝鮮半島的第壹次高潮。
中國茶文化在朝鮮半島的第二次高潮是在朝鮮王國時期(935-1392)。這壹時期是朝鮮半島茶文化最繁榮的時期。其表現之壹是道教茶道的興起,起源於中國宋代。朝鮮皇室決定舉行茶道儀式。在壹年壹度的元宵節(2月25日)和八關節(11月15日)這兩個全國性的重大節日裏,都會設置祭壇向佛祖敬茶,向釋迦牟尼、五嶽、龍王表示敬意。國王親自向釋迦牟尼佛和諸神敬茶。儀式隆重,堪稱盛典。此外,在王子生日、王子公主冊封日、公主吉日,都會舉行茶道。甚至國王和臣民的宴會都舉行茶道。壹時間,茶道成為各種禮儀的必經程序,可見對茶道的重視。
第二個表現是飲茶的普及。在朝鮮時代,普通人可以買茶或喝茶。不僅如此,在百姓家中的儀式中還加入了茶道的內容,如冠禮、婚喪、祭祖、敬神、拜佛、祈雨等,使得茶道不再是皇室、官員、僧侶的特殊待遇,而是流行於尋常百姓家。
第三個表現就是喝茶的方法。隨著中國宋代茶點的流行,韓國也用茶點來喝茶。同時也介紹了中國的餅茶和茶具。比如當年流行的金花武展,飛色小歐,銀鷺,唐定,都是國產的。總之,在高麗時期,朝鮮半島茶文化繁榮的標誌是在吸收和消化中國茶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茶道這壹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這種茶道直接影響了日本茶文化的發展,也意味著朝鮮半島的茶文化到了最輝煌的時期。
李氏朝鮮時期(1392-1863)是朝鮮半島接受中國制茶方法的中國茶文化第三次高潮。在此期間,朝鮮半島上種植茶葉的地方越來越多。根據東方公元1530年記載的數據,慶尚道產茶的地方有10個,全羅道產茶的地方有35個。此外,慶尚道有3個地方和全羅道有18個地方專營貢茶。李氏朝鮮時期在中國明末清初。中國這壹時期是制茶渠道形成和普及的時期,朝鮮半島也緊隨其後,引進了中國的制茶方法。中國的制茶之路是由茶道傳入並采用的。但是炒茶的方法和點茶的方法同時並存。起源於韓國的韓國茶道得到了完善和發展。隨著茶道器具和技術的發展,茶道的形式固定下來,並變得更加完整。朝鮮半島的茶文化通過吸收和消化中國茶文化進入了穩定發展期。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茶文化得到了復興。其復蘇的第壹個標誌是專門研究和教授茶文化的“韓國茶道學院”的成立;二是成立了壹些茶文化學術團體,創辦茶文化雜誌,傳播和弘揚茶文化;三是對韓國的茶道精神進行恰當的總結。韓國茶專家認為,韓國的茶道精神可以用“和、敬、儉、真”來概括。所謂“和”,就是心地善良,和睦相處,與人為善,和為貴;所謂“尊重”,就是互相尊重愛護,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所謂“節儉”,就是生活儉樸,簡樸廉潔,不鋪張浪費,厲行節約;所謂“真”,就是真誠待人,坦誠相待,真誠棄偽。這種茶道精神明顯打上了中國儒家的烙印,體現了儒家的中庸之道。朝鮮高僧張以訓(1786-1866)曾在《東茶頌》中提倡“鄭錚”精神,認為凡事都要“不為過,不為晚”地處理。只要做到了這壹點,“消極的生活方式也能變成積極的生活方式”相信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把握了茶道精髓的“茶人”。看來韓國的四字茶道就是這種“中正”精神的具體結果。
韓國的茶道有“端茶法”、“餅茶法”、“錢茶法”、“葉茶法”四種,其中葉茶法較為流行。葉茶法具體流程如下:首先迎賓,主人在大門口迎接客人並引導;進茶館後按主人坐東坐西,客人坐西坐東的位置。其次是暖杯,主人泡茶前要用開水壺和暖杯。茶又壹次泡好了。主人先用茶匙取出茶葉,放入茶壺,然後註入開水,將茶湯分三次倒入茶杯。最後是品茶。主人恭敬地把泡好的茶端到客人面前的茶幾上後,回到自己的茶幾前,舉起茶杯,對客人說:“請喝茶。”客人也拿起茶杯答道:“謝謝。”然後我開始品嘗茶湯。喝的時候,我們壹般會準備壹些桃心和水果來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