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現代汽車集團舉辦“E-GMP?Digital?Discovery"活動,全新發布其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Electric-Global?Modular?Platform電動化全球模塊型平臺),並發布了全新高速電機和電池系統,想要在氫燃料電池車之後,在純電汽車領域同樣確保領先的市場地位。
現代汽車集團介紹,2021年將是它們實現電動汽車飛躍的元年,其計劃陸續推出現代汽車“?IONIQ(艾尼氪)5”和起亞汽車“CV”(項目名稱)兩款全新電動汽車。
其中,現代汽車在2020年8月已經推出了計劃最先搭載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的純電動汽車品牌“IONIQ艾尼氪”,並從明年開始到2024年為止,率先推出涵蓋緊湊型CUV、中型轎車及大型SUV等3款電動汽車專用車型的產品陣容。
同時,起亞汽車也正逐步踐行中長期發展戰略“Plan?S”,致力於向移動出行及電動汽車業務體系進行創新性轉型升級。
起亞汽車在2020年9月對外宣稱,計劃到2025年將電動汽車銷量比重擴大到20%,並發布了7款車型的示意圖,這些車型是起亞汽車計劃截至2027年陸續推出的包括CV和高性能車型在內的電動汽車專用車型。
而根據現代汽車集團的整體規劃,其到2025年推出的44款電動化車型中,電動汽車***23款,其中涵蓋了11款電動汽車專用車型;同時,集團計劃在全球市場實現年銷量100萬輛的目標,躍升為名副其實的全球電動汽車領軍企業。
那麽,現代和起亞未來的電動車,到底有哪些核心競爭力,我們壹起來看看。
模塊化/標準化
E-GMP平臺引進模塊化和標準化概念,在產品企劃階段便著手縮減了研發的復雜性,實現了跨車型和跨級別的靈活產品研發。由此,E-GMP平臺可以實現從轎車、CUV、SUV,到高性能、高能效車型的研發,憑借E-GMP平臺可迅速推出符合客戶多樣化需求的各類車型。
針對客戶對電動汽車加速快、操控強的駕駛體驗需求,現代汽車通過E-GMP平臺可打造百公裏加速時間不到3.5秒、最高時速可達260km/h的高性能車型。
在傳統內燃機汽車中,引擎占據了較大的空間。而在E-GMP平臺中,在原有安裝引擎的位置搭載了輕量化的驅動電機,將電池安裝在車身中央下端,實現了低重心設計與車體前後重量的合理分配,打造了卓越的轉彎性能及穩定的高速行駛性能。
此外,E-GMP平臺搭載了高速化電機,大幅提升了驅動性能;還搭載了主要適用於中大型車輛的5連桿後懸架,優化了乘車感及操控性能。
安全性?/?空間利用性
從電池和電機,到車身和底盤結構,E-GMP平臺實現了針對電動汽車特性的最優化設計,同時搭載多項新技術,以保障乘客和電池的安全。
首先,車輛前方位置的撞擊能量緩沖區,會引導車身和底盤等所有框架結構變形,從而吸收能量,緩解撞擊力;在儀表盤前方位置的承重支撐區采用了避險結構,最大限度降低了PE模塊和高電壓電池的沖擊力。此外,車身下端的高壓電池保護區,采用了超高張力鋼來確保碰撞時的安全性。
作為乘客保護區的乘坐區域,采用了A柱承重分散結構來防止變形;在電池前端和周邊位置大量使用了熱沖壓成形輔助材料;電池外殼的中央部分也牢固地連接到車體上,整體結構設計可有效緩沖撞擊力。
E-GMP平臺打造了最適合未來電動化移動出行的創新設計及空間性能。縮短前後懸(從車尾到車輪中心的距離)、拉長軸距(前輪和後輪軸之間的距離)實現了個性化設計風格;舒展的座艙設計(駕駛座的儀表盤配件模塊)拓展了乘車空間。同時,這種長軸距設計有助於提升乘車感和行駛安全性。
該平臺還去除了內燃機平臺所必需的地面中間通道,電池被安裝在車身中央下方,車內地面更加平坦,車內空間實現極致優化。同時,後座乘客的空間更加寬敞,客戶還可根據不同車型打造前後座椅配置的多樣化風格。
驅動系統
E-GMP平臺搭載了全新PE系統(Power?Electric?System),涵蓋了為新壹代電動汽車全新研發的電機、減速器、控制電機的逆變器以及電池等。
為保障寬敞的車內空間,減輕車身重量,E-GMP平臺的PE系統縮減了整體體積和重量,降低了各零部件間能量傳遞的損耗,將性能和效率提升至最大值,同時采用800V高電壓系統,大幅縮短了充電時間。
首先,將用於驅動的電機、把動力轉換成車輛所需扭矩和速度的減速器、以及通過轉換電力來控制電機扭矩的逆變器實現壹體化。此外,電機的最高轉速較以往提升了30~70%,減速比增加了33%,通過電機尺寸的縮小和輕量化設計實現了效率優化。
同時,E-GMP平臺還采用了最適合電動汽車專用車型的標準化電池系統,可根據車型級別、行駛距離以及客戶的生活方式進行靈活搭配。
所有基於E-GMP平臺研發的車輛,會搭載同壹款標準化的電池模塊,該模塊由最高標準的能量密度電池構成,在這種標準化模塊基礎上,用戶可根據模塊搭載個數來打造基本款和續航款等多樣化電池組構成模式。
後輪電機系統的逆變器電源模塊中,采用的是比現有的矽(Si)更高效的碳化矽(SiC)電力半導體,系統效率可提升2~3%,續航裏程可延長5%左右,即在配備同樣數量電池的情況下可行駛更遠距離。
E-GMP平臺標配了後輪驅動2WD模式,同時可根據配置的不同,增加前輪電機,由此實現4WD驅動模式。同時,首次在電動汽車上搭載“減速器隔離開關”(EV?Transmission?Disconnector,動力分離裝置),可根據行駛情況,將電機和驅動軸進行分離或連接。通過這種設計,車輛可在2WD和4WD驅動模式下自由轉換,最大限度降低不必要的動力損耗,實現高效駕駛。
快速充電?/?多功能充電
為縮短充電時間,E-GMP平臺搭載了400V/800V多功能快充系統,可適用於800V超高速充電系統以及其它各類充電基礎設施。
目前,國內外常見的快充基礎設施大多為50~150kW級別的充電器,主要針對搭載了400V充電系統的電動汽車。近年來,為實現快速充電,350kW級超高速充電基礎設施正在不斷建設中,主要針對搭載了800V高電壓充電系統的電動汽車。
為順應這壹趨勢,在韓國國內,現代汽車集團與韓國道路公社***同簽署“構建環保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協議”,計劃在韓國12個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立350kWh級充電設施等,加快實現超高速充電基礎設施的落地運營;在電動汽車更發達的歐洲市場,現代汽車集團還曾對超高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企業IONITY進行戰略性投資。目前,IONITY公司在歐洲全境***運營308所超高速充電站,包括正在建設的51所在內,到2022年為止,計劃***設立400所超高速充電站。
E-GMP平臺順應這種趨勢,在設計中標配了800V高電壓充電系統。采用超高速充電設施,車輛在14分鐘內可充電80%,完全充滿可行駛600km(NEDC標準工況)。此外,即便只充電5分鐘,也可行駛大約100km。
目前市面上廣泛普及的快充基礎設施,大多是針對搭載了400V充電系統的電動汽車,對於當前搭載了800V高電壓充電系統的電動汽車來說,要想使用這些快充基礎設施,需要安裝其它的零部件,但E-GMP平臺突破了這壹局限性,搭載了無需安裝其它零部件的多功能快充系統,可同時使用超高速充電設施和現有的快充基礎設施。
該多功能快充系統作為全球範圍內首個應用於E-GMP平臺的專利技術,充分利用車輛的驅動用電機和逆變器,將充電基礎設施提供的400V電壓升壓至最適合車輛系統的800V電壓,從而實現了穩定的充電兼容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