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壹個新城市需要大量的投資和很長的時間。如何突破資金“瓶頸”,也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他們以創新的理念,走上了壹條政府主導與市場導向相結合的新城區建設之路。建設城市基礎設施,他們沒有單純依靠政府投資,而是積極探索與北京京潤藍籌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鐵嶺市財經投資有限公司,由政府出資,其前期資本運作承擔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減輕了政府的財政壓力。
由於前期資金的保證,新城市的形象迅速顯現,激發了社會的投資欲望。政府不僅可以逐步減少投資,還可以逐步進入資本回收期,實現資本的良性循環。他們的另壹項創新是整合政府老城區的國有資產,成立鐵嶺共工資產投資運營有限公司,不僅盤活了政府原有資產,而且是今年全國首個發行6億元鐵嶺投資債的地級市,為新城建設拓展了又壹條融資渠道。
正如鐵嶺市委書記李所說,計劃經濟的思想是妳有多少事就做多少事,市場經濟的思想是妳想付多少錢就付多少錢。鐵嶺,壹座並不富裕的城市,以全新的建城理念,三年投資6543.8+00.2億元建設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