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理論以重要性原則為基礎,假設任何報表都不可能滿足所有用戶的所有要求,而只能滿足其主要利益相關者的主要需求。根據母公司理論,只要滿足了母公司股東對會計信息的主要要求,壹般就會滿足其他利益相關者(包括少數股東)對會計信息的基本要求。
母公司理論的主要特征:
1.合並報表的目的和用戶
根據母公司理論,為了母公司所有者的利益,合並報表應根據母公司股東的意見進行編制,合並報表是母公司會計報表的擴展。合並報表的主要使用者是母公司的股東和債權人。
2.綜合凈收入
合並凈收益是母公司所有者的凈收益,應剔除子公司中少數股東的凈收益。
3、少數股權收益
從母公司股東的角度來看,少數股權的收入是壹項費用,其計量是以子公司的賬面凈收益乘以少數股權的比例。少數股權的收益被視為不符合費用要素定義的費用。目前,在會計實務中,少數股權的收益被確定為合並凈收益的減項。
4.少數股東權益
少數股東權益從母公司股東的角度來看是壹項負債,其計量是以子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總額乘以少數股東的比例。將小股東權益作為負債,不符合責任要件的定義。實踐中,少數股東權益是在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單獨列示的。
5.子公司凈資產的合並
子公司凈資產中,母公司占用的部分按照母公司為其權益支付的價款合並,少數股權占用的部分按照賬面價值合並。
6.未實現損益
母公司出售給子公司的,公司間未實現損益應當從合並凈收益中全額抵銷;在子公司銷售給母公司的情況下,只是抵消母公司享有的份額。在實際操作中,反向銷售也消除了上午的未實現損益,只是在少數股和多數股之間進行分配。這種處理方式使得合並後的凈損益與母公司的凈損益壹致。
7.推定損益的處理
集團內部——如果壹個企業購買其他企業發行的債券,如果購買企業支付的價格大於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債券的面值加上未攤銷的溢價或減去未攤銷的折價),就會發生推定損失。相反,有壹個收益的假設。根據母公司理論,當母公司債券被推定贖回時,應全部計入合並凈收益;但在假設贖回子公司債券的情況下,只確認母公司享有的份額。在實務中,無論是母公司債券還是子公司債券,無論是否假設贖回,都應在收入或費用賬戶中予以確認。但在假設贖回子公司債券的情況下,應在多數股權和少數股利之間進行分配,類似於實務中公司之間對未實現損益的處理。
8.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選擇
在母公司理論下,外幣報表折算中持有母公司貨幣的時間方法與基於母公司理論的合並會計報表編制方法是協調壹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