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推行電影保障制度最致命的障礙是審查制度。雖然目前劇本審查改為大綱審查,但實際上對制片方的潛在威脅更大。項目拍完送審後,廣電總局就不通過了,還要再剪,再修改,再補,增加了成本和時間。如果制片方最後拿不到電影上映許可證,所有的投入和努力都白費了。而國外沒有這種強制審批制度,所以如果在國內實行電影保證金,電影審批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在整部電影的制作過程中,電影的完成保障必須具有高度的專業性。不僅要熟悉劇本、主創人員、拍攝計劃、財務預算、采購流程、場景細節,還要了解版權交易、發行宣傳、院線檔期等資金回收手段,以便結算後給接受的電影版權找到歸宿。目前國內電影和保險行業市場化時間短,缺乏系統明確的薪酬制度和工會制度,完全制約了電影保障的實施。另壹方面,既了解電影制作的專業知識和流程,又具備投資金融保險專業知識的專業人士幾乎沒有。即使大型保險公司想開展這項業務,也沒有專業有經驗的人來操作。
盡管困難重重,但有需求,也有機會。今天,好萊塢的大制片廠已經變成了投資基金、銀行、版權管理和發行機構。國內首家電影擔保公司博大影業成為金融行業電影制作行業進壹步發展的有力推動者和服務商。在這種趨勢下,迫切需要具備跨行業專業知識、勇氣和激情的人,以他們的智慧和自身的能力,搭建起金融與電影之間的橋梁,實現投資合理化和制作專業化。能否通過資源的配置、精美的設計、專業的培訓、人才的挖掘,實現最終電影保障的建立和實現,滿足投資人和制片方的需求,是壹個值得深思和實踐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