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為進軍國際市場,任致電李嘉誠1996:香港生意需要靠妳。

為進軍國際市場,任致電李嘉誠1996:香港生意需要靠妳。

從65438年到0996年,任52歲,李嘉誠68歲。任在李嘉誠面前還是個“小字輩”。

李嘉誠是15年的“中國首富”,任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高科技企業華為的創始人。香港壹個,深圳壹個;壹個做房地產,壹個做電信設備,似乎沒有什麽交集。

1991 65438+2月,華為自主研發的首批三臺BH-03交換機成功交付,奠定了華為在國內小型本地交換機的地位。到1992年,華為年營收已經超過1.2億元,凈利潤已經超過1.0億元。

此時,任敏銳地意識到,國內電信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不僅中興、大唐、巨龍等本土通信設備廠商根深蒂固,阿爾卡特、、愛立信、北電等國際巨頭也虎視眈眈。雖然財務收入創新高,但是市場潛力已經到了天花板。

為了有更多的資金“補充”R&D團隊,也為了更有信心與國際巨頭競爭,任決定開拓海外市場。當時正值改革開放之初,很多跨國業務無法開展,於是任把目光投向了與深圳壹河之隔的香港。

20世紀90年代,香港擁有全球最高的電話普及率,電話普及率達66%。香港的電信相關產業發展得非常好,已經成為香港重要的支柱產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在領略了香港的地緣優勢和市場潛力後,任決定以香港為“跳板”,進而嘗試進入歐美市場。

1995年,香港解除電信業壟斷限制,李嘉誠旗下和記電訊獲得電信業務牌照,與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合作已到了簽約階段。華為的到來讓李嘉誠改變了主意。

1996,任被推薦後親自給李嘉誠打電話:“李嘉誠先生您好,我是華為的壹名小員工。我們公司需要妳的幫助進入香港市場。”

可以說,李嘉誠幫助華為“登陸”香港,不僅是出於商人利益,更是出於民族向心力。

同時,李嘉誠也提醒任,華為第壹次進入國際市場,必然會遇到壹些沒有遇到的問題,要把最有能力的華為員工全部派往香港。

任非常重視這次合作。《年輕人》副總裁李壹男親自帶隊,華為R&D和測試的所有精英工程師都被派往香港,以最高的標準和規格為客戶完成任務。

剛到香港的時候,華為的產品還“水土不服”。在安裝調試過程中,設備運行經常出現問題。如果驗收不合格,華為的國際化首戰只能以失敗告終。

時間越來越緊迫。李壹男倡導團隊發揚華為的“床墊文化”。大家都買睡袋,直接在機房鋪地板。他們也自願放棄周末休息時間,盡力克服問題。

幾經周折,華為與和記電訊合作開發的通信設備終於通過了香港電訊的驗收。與此同時,李嘉誠還幫助華為拿下了運營香港電信通信設備的牌照。

華為與和記電訊的合作,不僅讓李嘉誠和任成為“忘年交”,也讓華為在國際化的道路上站穩了腳跟。此後,華為以香港為跳板,逐步進入歐洲市場。

2010年,華為擊敗諾基亞、愛立信等老牌電信巨頭,成功登頂全球最大電信設備制造商。

同樣在2010年,李嘉誠斥資910億美元收購英國電網公司,隨後開始陸續打包出售中國業務和資產,套現數千億現金繼續加大英國投資。李嘉誠也成為英國最大的單壹海外投資者,壹度控制了英國30%的天然氣市場、25%的電力市場和5%左右的水務市場。有人開玩笑說,李嘉誠買了半個英國。然而,李嘉誠卻頻頻遭到許多中國人的質疑,他們指責李嘉誠“掏空中國,叛逃英國”。無奈的李嘉誠只好公開回應:我只是個商人。

然而,2019年,華為突然遭遇風波,很多華為的長期客戶都在觀望,不敢繼續和華為做生意,於是李嘉誠介入幫助華為。

李嘉誠叫停了對加拿大價值389億元的油砂公司MEG的收購,並讓旗下英國電信公司Three UK與華為簽訂了20億英鎊的5G訂單。隨後英國電信運營商O2也宣布與華為合作,並簽訂了在倫敦200個地點測試設備的合同。

在李嘉誠的牽線搭橋下,英國電信公司沃達豐和EE也“松口”,表示不排除華為的5G通信設備,而且華為的設備已經測試過了。這四家公司占據了英國電信市場87%的份額。可以說,在李嘉誠的幫助下,英國電信運營商正在向華為敞開懷抱。

李嘉誠的雪中送炭,為危機之下的華為打開了壹道曙光,給了任壹支強大的友軍。

作為壹個商人,李嘉誠無疑是極其成功的。他連續15年是華人首富。2020年,李嘉誠投資5000萬美元成立“李嘉誠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中心”,出了兩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李嘉誠眼光獨到,嗅覺敏銳,全球化格局。對於李嘉誠,我們用世俗的眼光或者沖動的感情去看待他,難免會有所偏頗。像任這樣的優秀企業家,虛心向李嘉誠求教,為什麽還要“用鼻孔看人”?

  • 上一篇:什麽是網上保險公司?
  • 下一篇: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