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買保險靠譜嗎?1.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爸爸先給大家大致介紹壹下銀監會:
中國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稱中國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是監管銀行業和保險業的政府機構。
在上面可以查到關於保險的信息,包括保險公司資質、保險合同條款、保險經紀公司、保險從業人員等。
所以想查保險公司的真偽,可以通過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來查。
壹般來說,無論是保險代理人投保,還是第三方網站投保,還是微信支付寶投保。
區別只是保險渠道,保險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受法律和銀監會的保護和監管。
只是不同的保險銷售渠道有不同的產品側重點:
以重疾險為例,線下重疾險基本是身故負責,附加險較多,費用較高。消費型長期重疾險幾乎看不到;
網上的保險產品壹般以消費型長期重疾險為主,性價比高很多,也更靈活。
如果產品條款相同,線下和線上沒有區別。
這裏有更詳細的文章,點擊“網上保險靠譜嗎?答案就在這裏。”
2.?電子保單=紙質保單
網上買保險大多只提供電子保單,可能有人會覺得電子保單虛無縹緲,沒有安全感。
雖然是電子保單,但歸根結底還是保單,遵循的法律規則是壹樣的。而且如果需要,還可以申請紙質保單。
我翻了幾本法律方面的書,給妳整理了幾本:
《保險法》第13條規定:
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應當載明雙方約定的合同內容。當事人也可以約定以其他書面形式明確合同內容。
《合同法》第11條規定: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內容的形式。
《電子簽名法》第4條規定:
能夠有形地表現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的數據電文,視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書面形式。
因此,電子保單是壹種可以隨時訪問並受法律保護的電子文件。
如果還是不放心,去官網、銀保監會或者打客服。
3.?政策管理
最近發現很多小夥伴會認為“只要投保了,就100%有保障”。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壹旦發生意外或疾病,如果不主動聯系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不會主動理賠。
因為保險公司無法主動獲取被保險人的居住狀況。
每個人壹生不會只出壹份保險,壹個家庭的保單數量可能有二三十份。
很多時候,我甚至不記得買了什麽保險,也不知道可以理賠什麽。
這時,策略管理就變得尤為重要。但其實別說分類管理,就連保存都是個大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妳,希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