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為什麽很多公司說規模是1-49員工?50人以上的公司性質有變化嗎?

為什麽很多公司說規模是1-49員工?50人以上的公司性質有變化嗎?

只是人數超過50人,壹般來說對企業性質沒有太大影響。但從享受稅收優惠的角度來看,還是要註意人數。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當人數超過50人時,對管理的要求也會提高。

對於中小企業的劃分,統計和稅務是不壹樣的。

統計上,先按行業對企業進行分類,再按從業人員、營業收入、總資產等標準將中小企業分為中型、小型和微型。對於員工人數的劃分,並不總是50人。

在所得稅優惠政策中,有壹項是對小型微利企業的優惠政策。這就涉及到對企業總資產、職工人數、應納稅所得額的要求。過去工業企業和其他企業在職工人數上是有區別的,但要求分別不超過100和80,而不是50。今年小型微利企業標準進壹步放寬,從業人數上升到300人。因此,是否超過50人對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沒有影響。

對於企業來說,壹些人數有限的地方還是需要特別註意的。比如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不能限制在50人以上,要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優惠政策,保證員工人數不超過300人。而這個職工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工人數。是由全年的季度平均值決定的。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年度季度平均值=年度季度平均值之和÷4

如果超標,妳就享受不到小型微利企業的優惠待遇,增加了稅負。所以要特別註意。

所以壹般來說,雖然很多小微企業會標註不超過50人,但這也是實際情況。很多50人以上的創業團隊開始表現出管理能力的缺失。就企業自身而言,也需要關註員工人數、股東人數等指標,才能適用政策,享受優惠。

從公司本身來說,公司人數的多少並不會改變公司本身的性質。為某種需要或特定目的,按企業數量對企業進行分類。

國家根據統計工作的需要,按營業收入、從業人數或資產總額將國內企業分為大、中、小、微四類。

《通知》附件根據上述三項指標按行業詳細將企業分為四類。某壹類企業只有同時滿足兩個指標,才能歸為這壹類。比如壹個工業企業,員工500人,收入不到2000萬,就歸類為小企業。

上表中,除建築業外,其他行業在企業類型劃分中均使用從業人員這壹指標。除了批發行業20-50人屬於中型企業,1-50人的公司要麽是小企業,要麽是微型企業。

根據我國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必須少於50人。

這壹關於股東人數的規定與企業數量沒有必然聯系。《公司法》中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上限為何為50人,無需討論。

按企業數量享受稅收優惠的規定主要有兩條:

(1)企業所得稅優惠待遇

根據《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規定,小微企業符合2019.1.65438-20268+0.5038.000000000005以下為2065438號文件相關內容

(二)殘疾人保障待遇

《關於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更好促進殘疾人就業的總體方案》,該方案第二條第四款規定,自2020年6月5438+10月起,對從業人員不超過30人的小微企業暫免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另外註意到,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由殘疾人聯合會征收管理的,不屬於稅收優惠,由稅務代征。目前,除了殘保金,工會經費和社保費用也已經或即將通過稅收征收。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必須少於50人。50人以上需要註冊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註冊難,政府監管強,稅收優惠少。

如果妳真的股東超過50人,但又不想註冊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考慮設立有限合夥企業作為持股平臺,減少股東人數。

本問答旨在揭示中小企業的現狀。公司雇傭員工數量不會對公司性質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會影響中小企業享受壹些稅收優惠政策。

壹,中小企業的現狀

2019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出臺,網上討論很熱鬧。根據官方信息,全國85%的經營主體能夠滿足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的條件。

這意味著85%的經營主體屬於小微企業。中國大多數(數量型)商業實體資產少,員工少,絕對年利潤低。小微企業近5000萬家,數量多,單個主體規模比較小。如果把大企業比作經濟成分的分子或大分子,小微企業充其量只能算是經濟成分的中子或質子。

中小企業的現狀特點是小,員工人數壹般在1-49之間。自從實行認購制以來,甚至出現了長期沒有員工、沒有就業的“僵屍”公司。而且這種情況並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故意造成的現象。

尤其是在勞動力成本和社保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小企業招工難和招不到人的矛盾日益突出。能精簡人員就精簡。招不到人的,絕對不會多養壹個閑人。

第二,經濟法對中小企業“人員”的限制

筆者閱讀了大量與中小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現行法律法規除了對某壹歷史時期從業人員的限制外,對經營主體從業人員沒有強制性規範。換句話說,現行的政策都是鼓勵中小企業促進就業、增加就業,特別解決特殊群體就業的企業也可以獲得相關優惠政策。

在經濟法律關系的相關規範中,對中小企業“人員”的唯壹限制就是對股東人數做出明確的限制和要求。

在中小企業的組織形式中,最常見的組織形式“有限責任公司”有1-50個股東,壹人二人以上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不得超過50人。

中小企業的另壹種主要組織形式個體工商戶沒有法人資格,因此只有壹個企業負責人。除此之外,歷史時期壹些不合理的員工人數限制也被摒棄!

因此,工商法規只是限制了股東或負責人的人數,對從業人員的指導性、強制性法規已經完全廢除。題目中的“1-49人,或者50人以上”沒有相關依據!

三是“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對從業人員的限制

2019起,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頒布實施,企業所得稅優惠部分需同時滿足三個主要條件。其中壹個條件是,公司制企業平均員工人數不得超過300人。

也就是說,平均從業人數在300人以下,同時滿足另外兩個條件的納稅人,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300人和50人,天壤之別,沒有指導意義。

從300人的限額可以看出,無論是1-49人,50人,50到300人,公司享受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是壹樣的。在實際工作中,納稅人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這種稅收優惠政策而將員工人數限制在50人以下。

四、從人均產值和盈虧平衡點分析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

1)中小企業產值扣除

在保本的前提下,人均產值需要等於人均工資(以2018年雲南省社會平均工資為例);但在保本的前提下,將壹部分利潤用於支付工資是合理的;把中小企業的毛利率定為25%。計算49人的產值如下:

1,人均工資5178元;

2.在不虧損的前提下,毛利率全部用來發工資,人均產值=5178÷25%=20712元;

3、49人月產值= 20712×49 = 1014888元;

4.49人年產值= 1014888×12 = 12178656元。

2)稅收優惠政策中的產值

1,資產規模

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中,最接近產值的是“資產規模不超過5000萬元”。雖然,銷售收入(產值)和企業的資產規模沒有直接關系;而年銷售收入(產值)12萬元的企業資產在中小企業中壹般不會超過5000萬元。壹些輕資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不會超過5000萬元。

2、年利潤不超過300萬元。

年產值1200多萬元,以盈虧平衡點生活計算。保本的本質是利潤為零或接近於零。沒有年利潤超過300萬的說法。

3.摘要

壹個49人的公司,甚至50多人的公司,都不會超過小微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條件。

動詞 (verb的縮寫)總結壹下。

總結壹下,很多公司的規模在1-49人之間,這是中小企業的現狀;相關的經濟法律關系不受相關員工的限制;在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時,1-49人或50人以上的影響壹般不存在。

有些公司把員工人數限制在50人以內,更多的是壹種誤解的借口或者過度的關心!

  • 上一篇:網貸清理加速已在16地區被禁。
  • 下一篇:中國發行信用卡的銀行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