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窯的釉色將青山、綠水、藍天、草原的各種青色融於釉層之中,清幽淡雅,猶如美玉,體現了大自然靈魂的色彩。龍泉窯在明代中期傳入歐洲,人們被那迷人的釉色迷住了,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當時,著名小說家杜爾夫的《牧羊人埃斯特爾》正在法國上演。當主角希拉身著藍色禮服出鏡時,人們以為只有這種藍色才能與之相配,於是“希拉通”便成了青瓷在歐洲的美稱。
記載西方與中國瓷器貿易的《葡萄牙王國描述》壹書說:“龍泉窯是人們發現的最漂亮的東西,它看起來比所有的金銀和水晶都可愛。”壹千多年來,龍泉窯已滲透到人們生活和藝術的方方面面,產品制作精良,端莊典雅,釉色柔和含蓄,符合儒家文化思想,極具藝術美。
這三件瓷器是宋元時期的產品。水車幫助我們聽到了流水的聲音,仿佛把我們帶入了歷史的長河。龍泉窯的精美產品讓人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厚重,感受到祖先驚人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綠如玉、明如鏡、響如磬”的龍泉青瓷,其可貴之處還在於“天人合壹”的審美理想是以青瓷工匠的原始創造力為基礎,以自然為藍圖,以瓷為載體,以玉為價值取向,以自然之始,成全人們的期待,體現了中和、圓滿的美感,傳達了人們內心的情操修養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