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鐵建的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2015年末,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181539萬元,負債總額503.67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1172萬元,資產負債率27.74%。2015年度,公司營業總收入234.24億元,營業總成本16736億元。營業外收入654.38+0.3萬元,營業外支出275.1.00萬元;利潤總額66.6億元,凈利潤65.81億元。根據官網鐵路總公司公布的數據,自2011年6月30日投入運營以來,京滬高鐵上半年共運送旅客241.5萬人次,2015年運送旅客近1.3億人次。由此計算,2015年京滬高鐵每位旅客的平均利潤約為50元(包括除售票以外的其他利潤)。
說明書還揭示,京滬高鐵為新投資項目,投資後虧損逐年減少,2015年第壹年盈利後未分配收益。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2015年,官方媒體披露京滬高鐵公司稱,2014年,共運送旅客65438+多億人次,同比增長27%,車票收入約300億元。按照營業稅口徑,預計實現利潤約654380.2億元。2012和2013年,京滬高鐵分別虧損3716萬元和6543802.94萬元。
運量和收益是京滬高鐵的王牌。京滬高速鐵路公司原董事長蔡清華曾表示,2011年6月實際開通後,情況超出預期,運量和收入快速增長。京滬高鐵2017.38億元,2013年222.58億元,2014年約300億元。
據了解,從1990提出京滬高鐵建設的構想,到2008年開工建設,歷時18年。經過三年半的建設,京滬高速鐵路於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車,這是世界上技術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線路,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投資最大的建設項目。從北京到上海最快只需要4小時48分鐘。
京滬高鐵被認為是含金量最高的線路。有業內人士預測,如果京滬線不盈利,基本可以確定國內高鐵很難賺錢。公開資料顯示,京滬高鐵貫穿北京、天津、上海和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連接環渤海和長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