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業政策背景
為進壹步放寬對市場主體準入的管制,降低準入門檻,國家決定自2014年3月1日起,除規定的27個行業外,全面實行公司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在註冊資本實繳制時代,營業執照上寫的註冊資本金額取決於公司銀行驗資賬戶的資金量。正是因為這樣的運營規定,實繳制需要占用公司資金,在壹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限制了市場的積極性。
修改後的註冊資本認繳制度極大地釋放了註冊公司的紅利,包括六個方面:
1.允許自主約定註冊資本總額,取消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最低限額3萬元、壹人有限責任公司65438+萬元、股份有限公司500萬元的限制。理論上,公司的所有股東(發起人)都可以競購“壹元公司”。
2.允許自主約定首次出資比例,取消首次出資必須達到註冊資本總額20%以上的要求。理論上,公司成立時所有股東(發起人)都可以“零首付”。
3.允許自主約定出資方式和貨幣出資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體股東(發起人)的貨幣出資占註冊資本的比例。
4.允許自主約定出資期限,不再規定公司全體股東(發起人)繳納出資的期限。
5、實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公司註冊時無需提交驗資報告。
6、實行年度報告制度。不再實行企業年檢制度,實行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2
註冊資本認繳制和實繳制有什麽區別?
公司註冊資本實繳制
公司註冊資本實繳制,就是營業執照上寫的註冊資本,公司的銀行驗資賬戶必須有相應數額的資金。實繳制需要占用公司的資金,所以壹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比如2014年3月1日之前註冊100萬元的公司,需要在銀行開戶,然後在這個賬戶存入100萬元,企業提供驗資報告到工商局註冊。
公司註冊資本認繳制
公司註冊資本認繳制是指工商部門只登記公司認繳的註冊資本總額,不需要登記實收資本,不再索要驗資文件。認購登記不需要占用公司資金,可以有效提高資金運作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比如現在用654.38+0萬元註冊壹家公司,不需要在銀行開戶,也不需要把這654.38+0萬元存入銀行。直接去工商局就行了。但654.38+0萬仍需繳納,但不需要立即繳納,可在公司章程記載的2年、5年或654.38+00年內還清(類似於分期付款)。
三
很多企業主看到註冊資本認繳政策後,認為註冊資本認繳制似乎“沒什麽”,可以視為自由。為了體現我們公司的實力,我為什麽不把註冊資本寫大壹點呢?作為壹個企業主,如果妳真的這麽想,我只能說妳很傻很天真。妳知道,妳的想法是絕對錯誤的。
因為修改後的新《公司法》第三款對此有明確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到底是什麽意思?即有限公司的股東需要按其認繳的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需要按其認繳的股份承擔有限責任,即註冊資本的大小仍然決定著公司的資金實力和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所以這樣壹來,妳要明白,註冊資本認繳制的實施,並不是說股東只承擔實收資本範圍內的責任,而是按照妳認繳的金額承擔法律責任,在企業分紅環節,真正按照妳實際實收資本份額分配利潤。
所以任何企業的企業主在註冊公司的時候,壹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行事,與自己目前的資本能力或者可預見的資本能力相匹配,為以後的資本運作和經營減少壓力。如果心血來潮寫大額註冊資本,實繳承諾預計完成不了,那真的是“姿勢不對,起來回去睡覺。”
註冊資金可能是創業者註冊成立公司遇到的第壹個坑。看似簡單實則雷區眾多,采取“正確姿勢”非常重要。在傳統的工商登記操作中,企業主可能聽不到太多的專業意見。在新的背景、新的政策、新的運營方式下,還是建議走在創業路上的企業主,學會利用專業人士的幫助,幫助自己少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