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沃森生物發布公告,激勵管理層7650萬股。所謂股權激勵,就是讓管理層以每股25元的價格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然後在股市上賣出,賺取差價。
但這不是無限制的,而是有三個條件。第壹個是授予管理層股票期權有壹個24個月的等待期,也就是要兩年後才能以這個價格購買。只是2018到2020年的時間。
第二個條件是,在此期間被授予股票期權的管理層的績效考核得分必須達到70分或以上。績效考核大家都懂,基本看老板心情。畢竟標準是人定的。改了就說自己不合格。
第三個條件是,如果2018和2019年的利潤加起來超過1億,管理層允許在2019年末獎勵其中的壹半,如果2019和2020年的凈利潤總和超過12億,剩余的壹半可以行權。
但沃森生物2019年凈利潤只有140萬,而20108和20190萬合並凈利潤超過了100萬的激勵目標,因此確認了壹半的股權激勵份額,但當時無法出售。
由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所有醫療健康股大幅上漲,沃森生物股價最高時達到95元。相比25元的行權價,中間有70元的差價,7650萬股激勵股53億元,讓沃森生物管理層壹下子坐不住了。
關鍵問題是,如果2020年沒有達到654.38+0.06億,這塊幾乎到嘴的肥肉,有壹半會為沃森生物管理層飛走,於是就有了現在的鬧劇。歸根結底還是錢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