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主要職能是:
1,有效降低BOD、COD、TSS含量,提高沈澱池固體沈澱能力;
2、有效減少剩余汙泥量,減少化學藥品的使用,節約電能;
3、減少或消除異味,抑制腐敗菌繁殖,減少蚊蠅;
4.凈化水質,促進殘留餌料和漂浮有機物的分解,降解氨氮、亞硝酸鹽、硫等有害物質,增加水中溶解氧,促進水中浮遊生物的生長;
5.加速糞便、垃圾、汙泥的發酵分解,減少環境汙染。
如何使用:
1.汙水處理:水生em菌液按汙水體積1/1000的比例投放,投放地點盡量設置在處理系統的初期。根據汙水處理量,每天可將排出的處理水送回初級階段5%。用水生菌液處理時,可采用間歇曝氣法;
2.池塘、湖泊水質處理:直接稀釋水產菌液,撒在水面上,每畝2公斤左右;(具體可參考水產品用法。)
3.垃圾處理:城市垃圾壓縮中轉站可均勻噴灑200-500倍稀釋的水生菌液,每批垃圾都要噴灑(最好是霧狀噴灑)。對於大型填埋場,可以用灑水車噴灑稀釋的水生菌液;
4.家庭環保:可以在家庭的下水道、廁所內經常噴灑壹些稀釋的水生菌液(50-80倍),有除臭、減少蚊蠅的作用;
5.餐廚垃圾處理:將吃剩的食物、瓜果皮(塑料、橡膠除外)瀝幹,將物料打碎,裝入袋或桶中,每隔65,438+00 cm噴壹層水生菌液,密封壓實,發酵時會產生液體,每兩天抽取壹次。如果液體透明,呈淺棕色,說明發酵成功,如果渾濁,要添加水生細菌。
在水產養殖中,硝化細菌和EM菌在改善水質、降低氨氮和亞硝酸鹽、分解有機物和提高水生動物免疫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但任何品系都有自己的食性和生態位特點,這就需要我們找到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
硝化細菌和EM菌的特點和區別列舉如下,以便用戶更科學地使用這些活菌制劑。
硝化菌和EM菌使用註意事項:
相似之處:
1.不要與藥物同時使用:這兩種菌都是活菌制劑,所以殺菌劑、殺蟲劑等藥物在使用前後3 ~ 5天內不宜使用,如果使用也要間隔3 ~ 5天使用。
2.首劑加倍:活菌制劑的首次使用有壹個世代時間和位置競爭過程,首劑加倍是為了快速占領其固有的生態位。
3.需要有壹個“家”(底物或載體):活的細菌必須有壹定的底物,如懸浮顆粒和有機物,但不能太多。
4、水溫不適:細菌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約為20 ~ 30℃,水溫過低或過高,都不利於生長繁殖。
5.投藥不足:如果大型生態魚缸或者室外魚塘投入使用,投藥不足的效果肯定不明顯。
6.貯存:活菌制劑應貯存在陰涼避光處,適宜溫度為5℃-30℃,否則會使細菌活性下降,降低使用效果;產品開封使用後,應立即關閉瓶蓋,保持密封。
7.含氯自來水註入水體時,應放置壹晝夜後再加入活菌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