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吳瑩瑩的性格爭議

吳瑩瑩的性格爭議

網友“海”:不管是才女還是騙子,吳瑩瑩成為中國最年輕的總裁是事實,綜合素質非凡,無可挑剔。

網友:反正她畢竟只是個女人,而且是個美女,比壹般人強。我還是很佩服她,因為她至少比我優秀。

有了炒作,就沒有誠信。

網友“飄”:“吳瑩瑩事件”成了TopCoder低成本進入中國市場的高超廣告運營方式,卻忽悠了當事人、北師大、中國媒體和觀眾!

網友:有炒作,沒有誠信;有了註意力,就沒有性格;有了名氣,風氣就壞了。北師大和吳瑩瑩應該不會這麽假吧。(記者羅玉玲)是的,在2006年的最後壹個月,她無疑是互聯網上最受歡迎的主角。她被奉承的話語覆蓋,被辱罵的話語包圍。壹開始她高調亮相,然後,質疑的輿論鋪天蓋地,她像鴕鳥壹樣躲避和退縮。

這是壹個21歲的女孩在2006年最後壹個月的經歷:從壹個才華橫溢的女孩變成了“騙子”和“造假高手”,從壹個美女變成了“小醜”。

北師大四年級女生吳瑩瑩被高高舉起,重重摔在地上。

壹陣騷動之後,她關掉了手機,關掉了博客,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系,仿佛她只是在這個星球上短暫的旅行,假期結束,她離開了。

然而,關於這個女孩的討論並沒有塵埃落定。在親近的人眼裏,她壹直是人們談論的話題。然而,此時的她,既不是天才,也不是騙子,更不是美女,也不是小醜,只是壹個有些特別的孩子。

吳瑩瑩,她的手機已經關機,博客也不再開了。她消失在北京的壹個角落裏。

默默經營公司業務。

“她沒有網上那麽驚艷,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麽慘。

“她不是唯壹出類拔萃的人”。將近中午12,王紹華站在教學樓的高高的臺階上。他在等壹個從遠方來的人。他實在想不通,為什麽多年前人們不遠千裏,只為他的壹個學生,他也無法想象這個永遠停留在他眼中的孩子,在遙遠的首都掀起了多大的波瀾。

“直到壹天晚上她的父母給我看了報紙,我才知道這個消息,”已經退休的石獅中學校長王紹華說。在他擔任校長期間,有數百名他輔導過的學生和他見過的家長。多年後保持聯系的不多,吳瑩瑩就是其中之壹。

2006年2月7日下午,65438,北京師範大學為心理學院大四女生吳瑩瑩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吳瑩瑩給在場的記者發了壹個紙袋,裏面有她的個人資料和獲獎證書,還有美國軟件公司Topcoder的介紹,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計劃,還有壹份公司公關部簽署的關於任命吳瑩瑩為公司亞洲區副總裁的材料。

吳瑩瑩的父母壹直與王紹華保持著聯系,並很快把她被任命的消息作為喜訊告訴了他。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她是南小街小學畢業的,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她是1997進石獅中學的。”王紹華之前對小姑娘印象很深:“學校每年都要搞小發明小制作比賽”,她每年都參加。“吳瑩瑩是比賽的常客,得獎也很平常。”但是學校裏做小發明的同學很多,她不是唯壹壹個出類拔萃的。"

石獅中學的小發明競賽很有名,引起了很多關註。“我不記得是哪壹年了。香港億利達公司的劉老板和教授來過我們學校。”億利達杯是在中國年輕人中頗具影響力的發明競賽。石獅中學的學生幾乎每年都會獲獎。和劉老板的到來是為了給壹等獎的學生頒獎。

這個學生姓夏。吳瑩瑩也在今年的比賽中獲獎,但沒有獲得壹等獎,所以他不能親自從楊振寧教授手中接過獎杯。

"三年級時,她開始編寫壹本開放式詞典,並獲得了伊利達壹等獎."王紹華說,他從初中壹年級就開始關註吳瑩瑩了。他發現這個學生專註於玩壹些工具,甚至把教室當成了實驗室。“她好像每天都在做小東西。”

2000年學期末,王紹華向師生宣布,吳瑩瑩將被石獅中學提前錄取為壹年級新生。"不管她在入學考試中表現如何,我們壹定會錄取她。"他考慮到吳瑩瑩花了很多時間在小發明上,學習成績肯定會受到影響。對於這樣的學生,王校長決定破例。

但吳瑩瑩還是參加了那年的入學考試。“她的成績高於成都市重點高中的錄取線,離石獅中學的錄取線還有差距。”王紹華說,這樣的學生不應該埋在他的手裏。

“妳還年輕,不要自負。”

“165438+10月10。她媽媽急著給我打電話,說瑩瑩參加工作了,壹家美國公司聘她做副總。”華西報記者曹鋒認識吳瑩瑩多年,可以說是“看著她長大的”。

“她媽媽擔心工作影響學習,我就給她打電話,約她面談。”出於多年好友的關心,曹鋒想聽聽吳瑩瑩對公司的說明,當面工作。”幾天後,她趕回成都。在她媽媽的陪同下,我們在壹家咖啡店相遇。”吳瑩瑩講述了公司的基本情況。“她從事編程和軟件開發。她從小就喜歡電腦。她說對她的學習沒有影響。”

1999,吳瑩瑩獲得伊利達獎後,接受了第壹次采訪,並在華西報發表了關於吳的報道。“那是她報道的開頭,我采訪她已經很多年了。”由此形成了友誼。

媒體和網絡幾乎從吳瑩瑩出現的當天下午就開始質疑她。公眾對吳的質疑,圍繞著她的“100多項發明”、“三項專利”、“斯坦福大學碩士”、“ACM Asia助理主席”。“美女副總裁”的頭銜給網絡帶來了更多的點擊量。在吳瑩瑩的相關新聞條目下,評論的帖子紛紛被詛咒,“專家偽造者”、“學術騙子”、“集體炒作”等“罪名”都在列。吳瑩瑩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亂了。

曹鋒仍在關註吳瑩瑩引發的風波。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之際,他在天涯社區發表名帖,回應網友攻擊吳瑩瑩的言論。很快,這個帖子的帖子迅速翻頁,送花砸磚。“沒想到,她真的把事情鬧大了。”這個曾經報案的小女孩的遭遇,是曹始料未及的。

“這件事之後,她有點抑郁。我勸她放下包袱,平靜心態。”曹鋒安慰吳瑩瑩“向前看”

在曹鋒的印象中,吳瑩瑩第壹次拿著長槍短炮接受記者采訪是在15歲的時候。“她很高很瘦。她介紹了發明的過程,我是第壹個采訪她的記者。”這是壹次僅限於四川省媒體的爆炸事件。面對高頻曝光,曹鋒善意提醒小女孩:“妳還年輕,才15歲,不要自我膨脹。”

是壹項在四川影響很大的發明,吳瑩瑩在四川的中學生中得到了名聲。

今年夏天,吳瑩瑩找到曹鋒,說她想成為華西報的壹名記者。“我們有壹頁是學生自己寫的。她想試試,所以我讓她做了。連續幾期還不錯。”在她結束短期記者工作後,曹鋒付給她100元。

2002年冬天,吳瑩瑩參加了壹個冬令營。這時,她學會了跳舞,她在這次冬令營的舞蹈比賽中獲得了壹等獎。“好像是北師大、復旦等學校辦的。這次冬令營後,北師大和她簽了錄取協議,只要她高考成績過了重點線,就錄取她。”簽完協議後,吳瑩瑩告訴曹鋒,“她說她的夢想是清華,為此哭了好幾次。”

吳瑩瑩哭過之後,試圖聯系清華大學,希望能給她壹個提前錄取的協議,但是清華大學的回復拒絕了她的要求。

“因為她總是搞小發明,成績受到了影響,父母也擔心高考有沒有把握。”最終,吳瑩瑩以514的成績被北師大新生錄取。王紹華曾在四川省教育廳機關報《教育導報》上發表過壹篇名為《探尋吳瑩瑩發明成功的原因》的文章。“她在學生中很突出,很特別。我的文章分析了她的成長背景,家庭環境,大背景。”王紹華認為,學校已經給予了吳瑩瑩充分的理解和幫助。“我多次擔心應試教育害死了她。”王紹華給吳瑩瑩的班主任做了指示,對她特別關照。

吳瑩瑩也在壹次挫折後迷茫了。她每周寫日記,記錄她遇到的困難和自己的困惑。看完之後,老師給了她壹句評語:“做最好的自己。”

王紹華被小女孩敢於實踐的性格感動了。作為學校的校長,他認為學生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對問題有獨特的看法,而吳瑩瑩正好符合他的要求。“她敢於做壹些事情。有壹次,她嘗了壹種草藥,嘴腫了。”但是,小女孩的性格是堅韌的。“她學跳舞,腳都是血,但她壹直堅持,直到跳好。她什麽都試過了,做得很好。”

特立獨行的性格讓這個小女孩在中學時與周圍的同學顯得格格不入。“同學和老師對她很有爭議。比如壹道數學題,她能說出三種解法。她不怕犯錯誤,就在課堂上說話,下面的同學會噓。她不管,她必須完成。”曹鋒曾經聽過她班主任的介紹。她從不在乎其他學生對她的看法。當她完成第三個解決方案時,也許第四個解決方案已經在她的大腦中形成了。然後,她會請求老師和同學允許她說出第四種解法。

沒有人願意聽這個固執的小女孩喋喋不休,因為她的解決方法是錯誤的。但是,這個小姑娘似乎不可理喻。她完全不理會別人的想法,壹次又壹次在課堂上重現這樣的場景。

老師們給了吳瑩瑩最大的包容,化學老師給她帶了藥,讓她回家做實驗。數學老師允許她寫下練習的各種答案,即使它們是錯的。

在寫那篇文章的時候,拜訪了吳的家。“她的父母對她的管理非常松懈。她家亂七八糟的,都是她的小發明造成的。她的父母鼓勵她堅持自己的工作。”

對於這樣的學生,王紹華采取了與其他學生完全不同的管理方法。他想放手,讓她自由思考,自由行動,因為王相信這個學生將來“壹定會有所成就”。

吳瑩瑩的家庭很普通。他的父親是獄警,母親在壹家消防器材公司工作。“和網上傳說的不壹樣,我父親不是副省長,但也是知識分子家庭。她父母不太幹涉她,就讓她做自己想做的事。她的爺爺奶奶都是學校老師,對瑩瑩的教育采取了妥當的方式。”曹鋒采訪吳瑩瑩多年,與她的家人有很多接觸。

在接受四川媒體采訪時,吳瑩瑩的母親王曾感慨道:“石獅中學的六年,是吳瑩瑩發展最關鍵的六年。感謝大家給了瑩瑩創新的空間和支持。”

TopCoder在北京任命新員工,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

拓普達宣布吳瑩瑩女士領導拓普達亞洲區運營

康涅狄格州格拉斯頓伯裏市,2006年10月25日——在線編程競賽、技能評估和競爭性軟件開發的領導者TopCoder Inc .今天宣布聘請吳瑩瑩為TopCoder亞洲區運營副總裁。吳將負責監督和管理拓普達的業務關系,並在整個大中華區和亞洲地區建立拓普達的市場地位和會員註冊。

吳賺了……

Topcoder今日宣布任命吳瑩瑩為亞洲運營副總裁。吳將負責Topcoder在大中華區和亞洲的商業業務,並幫助公司擴大在這些地區的市場份額和會員數量。吳曾經贏過...)

2006年10月25日,10,Topcoder在其官網宣布任命吳瑩瑩為亞洲區副總裁。

同學和老師對她的爭議很大。

她不怕說錯話,總是喋喋不休。下面的同學都在起哄,她也不管。她必須完成。

她似乎不可理喻,完全不理會別人的想法,只顧自己。

“如果不是遇到王校長,換了壹個學校,也許吳瑩瑩早就退學了。”曹鋒說,按照她的性格,很少有老師和學校能容忍這樣的學生。面對鋪天蓋地的謠言,吳瑩瑩的解釋顯得牽強蒼白。她曾說,事態的發展出乎意料,她“嚇了壹跳”,“感到非常痛苦,人格受到質疑”。這個時候她更多的選擇了沈默,隆重推出她的學校只是簡單的說了壹句“有些誇張”,也沈默了。

“她應該是2006年8月在斯坦福大學的時候就接受了紐約Topcoder的面試,9月份就拿到了這個職位。”朱女士說,她不得不出面澄清,因為她兒子和吳瑩瑩關系密切,網上有些傳言涉及她兒子。“她是副總統,她是真實的。”

因為兒子的緣故,朱女士對吳瑩瑩的壹舉壹動都格外關註。"她於9月回到中國,但沒有立即宣布這壹消息。"

在那次與的會面中,吳瑩瑩的母親王仍然非常反對女兒的選擇。她曾在女兒公開消息後接受四川某報采訪時說:“我們只是想讓她繼續在國外讀博士,不想這麽早就工作,但她不這麽想。”王說,2006年6月,吳瑩瑩獲得了去斯坦福大學訪問學習的機會。她得到了4學分中3.957的高分。

在斯坦福的優異表現引起了美國TopCoder公司高層的註意,該公司主要從事在線編程競賽、技能評估和競技軟件開發。通過在吳瑩瑩的考察和交流,加上她在國際比賽中的優異成績和出色的組織能力,Topcoder公司很快就向吳瑩瑩發出了邀請,希望她能擔任公司的亞洲區副總裁。

當吳瑩瑩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時,並沒有得到支持。5438年6月+10月,她父親專程來北京,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試圖說服女兒放棄打工的想法,要好好學習讀博士。然而,這壹次,他們終於順從了女兒。

“她最大的夢想是在斯坦福讀碩士和博士,但如果她想要這個職位,她就不得不放棄。”當吳的母親帶著女兒向求教時,曹終於被吳瑩瑩說服了。

父母支持女兒的想法。她想工作後讀博士,工作能給她提供不錯的薪水。“據我所知,是壹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但我不能向外界透露。”答應吳,她不會告訴任何人她的收入,她的父母也保守這個秘密。所以,關於吳的收入,外界是壹頭霧水。“她周壹會在學校上完所有的課,周二到周六在公司全職工作。”

“我兒子也參加過這個公司的比賽,世界壹流的程序員都參加過。”朱女士有時從兒子口中,有時從吳瑩瑩口中得知這家美國公司。“他們招募了很多大學生來工作。她的總裁不是吹牛,而是她比較全面。所以,在全球這家公司雇傭的大學生中,她職位最高,工資也最高。”“2006年2月7日,65438,她媽媽又給我打電話,說北師大要開新聞發布會。我以為我又中了壹個獎。第二天,看到媒體的報道,我震驚了。”曹鋒也對上月初發生的“吳瑩瑩事件”感到驚訝。

曹鋒更像是吳瑩瑩的代言人。當然,正如他自己所說,這是基於他與吳多年的朋友交往。就在吳瑩瑩關閉博客,面對所有質疑保持沈默之後,曹在博客上對吳進行了解釋。“其實是壹群所謂的IT精英在圍攻吳瑩瑩。”他認為,網上看似激烈的對吳的譴責,只是來自少數所謂的IT精英。

“真正的網上‘武派’是少數。就拿點擊率最高的20多萬的文章來說,但短短1000和1000的重復帖子不計其數,只有200、300人被刪除。看了壹大堆熱鬧,真正的理性思考者是不會跟風的。”曹在博客中寫道。

他還從吳瑩瑩父母那裏拿到了壹些發明專利文件、獲獎證書和聘書,並發表在自己的博客上。

早在“吳瑩瑩事件”爭論的前幾天,吳瑩瑩的父親就通過曹鋒的轉述回應了網上的質疑:“瑩瑩在媒體報道中的三項專利的準確含義是,瑩瑩有三項專利,其中兩項已經取得證書,還有壹項因為時間原因還沒有頒發。這三項專利分別是:快速查字典、裝訂技術、計數印章(專利已通過查新,已申報,正在辦理中,已在某領域應用)。”

對於更多人懷疑的100多項發明,父親說:“我們可以列個清單。”他還說,“正是這些小兒科的發明,造就了盈盈今天的創新能力。100項發明,數字不重要,我們需要研究的是瑩瑩是否有創新能力。”

父親站在女兒身邊,壹個壹個地回答問題。“北師大心理學院的壹個課題組邀請我去北師大測試,得出了壹個結論。這意味著我們的腦電圖比其他人不容易疲勞。我只知道這只是科研成果的壹個檢驗結果。但和外界所說的‘天才’絕對沒有關系。”吳先生認為,女兒不是“天才”,但獲得的榮譽是正宗的。“個別情況報道過程的差異並不影響瑩瑩的基本形象。”

“她可能在斯坦福學過壹些研究生模擬課程,可以寫在簡歷裏,但她不是斯坦福研究生。”深圳的朱女士說,“她宣傳的可能有些誇張,只是細節上有些問題。”

“存在的瑕疵不是她個人的本意,是溝通過程中的偏差。”曹鋒對吳瑩瑩的評價是,“壹個全面特點的大學生,說她是天才是不對的,社會各界應該給她壹個更大更寬松的環境。”65438 2006年2月25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教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北師大反饋的21歲學生吳瑩瑩基本信息屬實。教育部對壹所大學樹立的典型做出回應,實屬罕見。發言人表示,當時介紹這位同學主要是從培養創新人才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僅僅說她有多了不起。也許有些媒體誇大了這壹事件。

教育部的聲明似乎是對“吳瑩瑩事件”的壹個定論。

吳瑩瑩,她消失在北京的壹個角落,默默打理著公司的生意。“她目前很忙。學校和公司已經安排她不能再接受媒體采訪,要求采訪的記者也很多,但她必須冷靜處理工作。”朱女士的兒子小王陪同吳瑩瑩在北京。他說他很早就聽說過吳瑩瑩,通過ACM比賽認識他,並在斯坦福短暫做過“校友”,兩人是非常親密的朋友。“她目前是副總裁,但她負責公司在中國的整體業務。”

她的業務是組織比賽,進行宣傳和招募成員。

前幾天,曹鋒去北京開會,壹天晚上去了吳瑩瑩公司的辦公室。“在壹個很有氣勢的寫字樓裏,沒有想象中那麽大,但是開業初期還不錯。”

“她並不像網上貼的那麽神奇和痛苦。”作為多年的朋友,曹鋒對吳瑩瑩的未來“充滿信心”。

吳瑩瑩的父母也在事件擴大後趕到北京,幫助女兒打理後事。她媽媽還在北京,幫她整理資料和過去的發明清單。截至上月30日,吳母親王的成都號碼手機仍處於停機狀態。

  • 上一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做什麽的?
  • 下一篇:楊冪力挺INTO1的原公司周克玉,誰的背景更硬?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