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來越多的中型企業將進入市場,繼續競爭。保險公司會在產品和服務方面提升自己,保險公司越來越多。發展到後期,競爭越來越激烈,產品的性價比和專業性越來越高。
2.產銷分離。目前保險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和職業素養已經不能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10年,保險行業將會出現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國家也會有配套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
3.保險公司會提高投資能力,追求差異化發展,構建自己的生態。泰康保險太平保險開始做社區養老,為有能力負擔同等水平保費的人解決了未來的養老問題。收入水平相當的人以後會生活在壹起。相信會有更多的保險公司跟進。
4.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技術為保險標的的風險評估提供了更精確的模型和數據基礎。現在有壹家公司每天走路步數達標,第二年保費打折。客戶越健康,理賠越晚,保險公司投入保費的時間就越長,客戶最終理賠或退保時獲得的分紅就越多。
5.大數據也為定制化、個性化、碎片化的產品提供了風險定價基礎,產品更加豐富,定位更加準確。
6.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變,所以人們擔心的風險可能是意想不到的。比如近幾年流行的自行車共享,就有相應的專門的自行車共享保險和虛擬財產保險。
顧客會有越來越多的選擇。畢竟互聯網時代,什麽都可以百度。保險代理人職業化是必由之路,也就是樹立個人品牌。那些不靠譜的,只在乎業績,不在乎客戶利益的,會被逐漸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