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可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根據相關政策的規定,如財稅公告第2022年13,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萬元的部分,減按25%的稅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654.38+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的稅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小型微利企業利潤65438+萬元,公司會計利潤等於應納稅所得額時,公司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為65438+萬元* 2.5% = 2500元。
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條件,即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國家未限制或禁止的行業,同時滿足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員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三個條件。
壹般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基本稅率為25%。如果企業適用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當企業會計利潤為654.38+萬元,等於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利潤654.38+萬元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654.38+萬元* 25% = 2.5萬元。
需要強調的是,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是以應納稅所得額為基礎,而不是會計利潤。企業在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可以按照會計利潤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但企業在年度匯算清繳時需要將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
現實中,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多采用間接計算法,即在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上或減去按稅法規定調整的項目金額後,即為應納稅所得額。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由於會計準則和稅法在確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方面的政策規定不同,企業計算的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存在差異。比如收入確認原則不同,成本費用稅前扣除標準不同,視同銷售項目、附加扣除等政策法規不同。
第二,增值稅。根據稅法規定,增值稅納稅人分為壹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采取不同的征收方式。增值稅壹般納稅人采用壹般計稅方法,增值稅的計算公式為:增值稅=銷項稅-進項稅,即壹般納稅人應繳納的增值稅金額取決於公司的銷項稅和進項稅。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采用簡易計稅方法,增值稅計算公式為:增值稅=應稅銷售額*適用征收率。根據稅法規定,符合條件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即月應稅銷售額低於654.38+0.5萬元,季度應稅銷售額低於45萬元,免征增值稅。
與此同時,根據國家稅務公告第2004號15 2022年小規模納稅人應稅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稅率為3%;適用3%扣繳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暫不征收預繳增值稅;該政策執行時間為2022年4月1日至2月31日。
現實中,年利潤65438+萬元的公司大多是小微企業;如果年應納稅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且被認定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同時適用3%的征收率,那麽利潤65438+萬元的公司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不繳納增值稅。
總之,公司65438+萬元的利潤需要繳納多少稅,要根據業務規模、增值稅納稅人身份、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應納稅所得額來確定。
2022年5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