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陳發樹沒有馬雲、馬花藤那麽有名,但他的故事也很傳奇,很經典。
他被譽為中國的巴菲特,從實業起家,後來在資本市場上大有作為,包括紫金礦業、雲南白藥、青島啤酒、中國鐘勉、隆基股份等等。
出身貧寒,從木材商到百貨上市。
陳發樹出生於1961,三年自然災害。他的家鄉是福建泉州安溪縣的壹個山村,這裏也盛產安溪鐵觀音。因為家境貧寒,他沒讀完小學四年級就輟學了。
1977年,年僅16歲的陳發樹到村裏的林場工作。憑借他出色的自我介紹“我叫陳發樹,是個有錢人,運木頭肯定賺錢”,成功應聘為運輸工人。
經過5年的努力,他終於走出大山,在1982把壹批木材送到了省會廈門。這才發現木材交易的差價,於是21歲開始賣木材,第壹筆生意就賺了1000元的“巨款”,相當於當時壹個工人壹年的工資,四年下來就是1988。
但他並不滿足,於是抵押了房子,買了壹輛三輪摩托車代步,和兩個弟弟壹起給壹家小店拉貨。
後來這家小店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陳發樹抓住機會買下了這家店,取名華都百貨。從65438到0995,陳發樹將華都百貨從廈門搬到了福州最繁華的城市東街口風景名勝區,憑借其卓越的管理頭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7年,由於兄弟經營理念的不同,像四川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陳發樹另立門戶,成立新華都百貨。後來其業務在百貨主業的基礎上逐漸擴展到工程機械和房地產,誕生了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終於2008年7月31日在深交所上市。
那壹年,他剛剛47歲,正值壯年。事實上,在他上市之前,2007年就擁有32家超市,資產近654.38+0.3億元,年凈利潤超過654.38+0.3億元。
紫金礦業654.38+055億的身家讓他成為福建首富。
真正讓陳發樹的人生豁然開朗的,是新華都集團在上市前早早入股紫金礦業。早在1997,陳發樹和同鄉柯西平就以6800萬元的高價購買了壹批工程機械設備,希望通過轉手獲利。
但沒想到中介壹開始就把市場價格擡高了3000萬,賣不出去,於是幹脆成立了壹家工程公司,專門做小項目。機緣巧合,我認識了當時的紫金礦業總經理陳景河。
當時紫金礦業還是個小礦,當地很多商人在考察了山裏的紫金山後,都不看好它的發展前景。
但陳發樹憑借自己的工程公司,承接了紫金礦業的土石方工程,對這座尚未開發的金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期待。
2000年紫金礦業股改鼓勵地方國企事業單位員工認購,但很少有人關註。新華都集團也有過懷疑,但最終陳發樹還是決定賭壹把。
他利用新華都集團等三家關聯公司共投資3359萬元,持股2019%,其中新華都集團單獨持有紫金礦業17.29萬股,占比18.2%。
紫金礦業2003年在香港上市,股本增加了10倍。2008年4月,紫金礦業重返a股市場。陳發樹和新華都集團持有紫金礦業265438+7800萬股。按照當時713元的發行價計算,市值為15529萬元。
8年來的投資從3359萬元增長了460倍,達到6543.8+055.2億元。隨著紫金礦業和新華都集團的上市,陳發樹以6543.8+08億的身家位列胡潤百富榜第29位,成為福建首富。在2009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陳發樹以21.85億元的個人財富排名11,第二次成為福建省首富。
青島啤酒在紫金礦業套現。
在資本市場嘗到甜頭的陳發樹,從此開始了他的長袖善舞和嫻熟操作。
早在新華都集團上市前的2008年4月,陳發樹就以6543.8+0億元的天價聘請打工皇帝唐駿加盟新華都集團,出任總裁兼CEO。
當時的唐駿就像臥龍壹樣,為自己不務正業的老板制定了壹系列宏偉藍圖:用3-5年的時間推動旗下5家公司上市,5年時間從654.38+06億元增長到654.38+00億元,幫助陳發樹躋身富豪榜前三。
事實上,唐駿入主新華都集團後也是大有作為,幫助新華都集團成功上市,參股青島啤酒和雲南白藥。
但不幸的是,2010年,唐駿被職業打假人方盯上,學歷造假事件爆發。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輿論之火也燒到了董家和老板陳發樹身上。最後這個合作無奈分手,這是後話了。
說起青島啤酒,就是陳發樹這個高端人脈的角色。陳發樹早年在中歐讀EMBA時認識了同窗青島啤酒董事長金誌國。正是這個契機,以及唐駿加盟新華都集團後,才開啟了雙方的合作之旅。
2009年5月8日,陳發樹斥資654.38+0.6億元,獲得青島啤酒7%的股份轉讓,共計965.438+0.64萬股。
而這16億元的彈藥,有相當壹部分來自於紫金礦業這棵搖錢樹的現金支持。資料顯示,2009年4月27日至5月22日,陳發樹通過二級市場賣出紫金礦業股票654.38+0.47億股,按每股均價8.84元套現654.38+0.3億元。
雲南白藥誌在贏得九年長跑。
喝了這杯北方的青島啤酒,陳發樹早就盯上了西南邊陲的白雲白藥。陳發樹早在2007年就對雲南白藥產生了興趣,因為他在長江商學院MBA學習時認識了雲南白藥董事長王明輝。
2009年,雲南白藥第二大股東紅塔集團因主業專註,轉讓雲南白藥12.32%股權。陳發樹抓住機會,豪擲22億元(現金來自紫金礦業)壹次性支付給紅塔集團。但由於擔心國有資產流失,雲南國資委最終不予批準,股權壹拖就是兩年。
陳發樹無奈提起訴訟,最後上訴到最高人民法院。直到2014,紅塔集團才歸還22億元本金和760萬元利息。
幾場官司花費了3400萬元,陳發樹也因此得到了陳秋菊的綽號。
2015,陳發樹還是死不了。通過在二級市場買入雲南白藥共計4.25%的股份,支出成本近33億元,最終他成功躋身雲南白藥前十大股東。
2016之後,雲南白藥抓住混改機遇,擊敗阿裏、平安等重量級競爭對手,最終成為雲南白藥第二大股東。
雲南白藥2020年上半年年報顯示,雲南白藥前十大股東中,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旗下的新華都集團持股24.37%,陳發樹個人持股0.7%。雲南SASAC持有25.14%的股份。經過九年的執著追求,陳發樹終於成功拿下雲南白藥。
隆基股份和中國的無價值投資模式賺了幾十億。
2020年,光伏龍頭龍基股份、免稅概念股中國鐘勉漲幅驚人,分別創下271.33%、217.54%的黑馬紀錄。陳發樹在這兩只股票的操作上可謂是價值投資的典範。
他踩著股價大跌的鼓點,大量逢低買入,分批加倉,選擇在階段高點分批獲利了結,從而實現了巴菲特老人所說的“別人恐懼時貪婪,別人貪婪時恐懼”。
以隆基股份為例。早在2065438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就發布了《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控制光伏發電規模,降低電價補貼的消息,對行業造成了極大的利空。隆基股份作為光伏龍頭,從24元左右壹路下跌,8月底觸及65438+。
此時,陳發樹在2065438+2008年三季度果斷出手,買入4937.28萬股,隨後隨著股市的逐步反彈,多次增持,2020年壹季度已增至65438+4400萬股。
從2020年二季度開始,隆基股份開始大幅上漲,三季度達到83.27元的峰值,四季度收於92.20元,到2021+0飆升至125元,是2018年三季度低點的10倍。
在股價屢創新高後,陳發樹在2020年二、三季度分別開始減倉2686萬股和3740萬股,現金獲利近30億元。加上前期盈利,近兩年累計投資收益超過6543.8+000億。
陳發樹的另壹個代表作是《中國鐘勉》。
2020年第壹季度,受疫情影響,國內旅遊業不景氣。中國鐘勉壹季度虧損超過6543.8億元,股價壹度下跌30%,至66.50元低點。
正是在這種陰郁的情緒下,陳發樹大膽抄底。同年壹季度買入1,446+0,000股。
買入後不久,在海南島免稅等利好政策的推動下,中國鐘勉在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大幅反彈。到2020年底已經創下282.45元的歷史新高,今年6月65438+10月02日再創新高321.86元。按照去年三季度持倉初步估算,浮盈已經妥妥的超過40億元,賺得盆滿缽滿。
此外,陳發樹是必創科技、九日新材、恒和股份的前十大股東,同樣業績優異。
陳發樹是從實業起家的,但目前起步的新華都集團主營業務並不搶眼。如今的陳發樹已經成為壹個投資人,壹個資本獵人。我們期待他未來在資本市場做出更多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