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逆襲史與神預言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逆襲史與神預言

作為壹個熱愛學習,願意成長的人加入我。

閱讀這篇文章大約需要8分鐘。

文/閆淩陽

01

李光耀的領土——新加坡——真的很小,人口也很少。

去新加坡旅遊,感覺國家沒有廣州大,都覺得“很好管”。

在中國,李光耀是黨委書記,但因為新加坡是獨立國家,李光耀成了新加坡的“國父”。

李光耀反攻的歷史頗具傳奇色彩。他的祖籍是廣東梅州。更早的時候,他的曾祖父去了南洋,在新加坡定居。

李光耀的祖父李雲龍在新加坡努力工作,經營壹家船運公司和橡膠生意,成為當地的壹個大家族。

李光耀的父親李勁堃是家中的長子,但他也是壹個染上賭博和其他惡習的紈絝子弟。

李光耀從小崇拜祖父,鄙視父親。幸運的是,他的母親更強大,他的祖父更強大。所以即使家道中落,他也接受了很好的西方教育,在16歲的時候考上了劍橋大學。

李光耀是第四代移民。他的家人會說英語和馬來語,但不會說中文。當時新加坡還是殖民地,他因為不會說話,在當地華人社區受到歧視。

二戰爆發,李光耀學業中斷,不得不回家。

珍珠港事件後,日本入侵東南亞,占領新加坡,李光耀也被追蹤為反日分子。然而,他很聰明。他借此機會提高自己的日語水平,憑借流利的日語和英語,成為壹家報社的日語翻譯。他既能養家,又能了解世情。

日軍投降後,李光耀再次回到學校參加劍橋大學考試,並在這裏認識了他的妻子柯於之。

兩人都被劍橋錄取,並於1947在英國登記結婚。

李光耀在劍橋學習法律,回國後在新加坡開了壹家律師事務所。當時新加坡還是英國殖民地,援引英國法律,他靠幫人打官司出名,積累了壹定的政治威望。

1954年,李光耀創建人民行動黨,並任秘書長。第二年,他參加了立法議會選舉,但由於他不會讀寫中文,被認為沒有資格代表華裔選民。

李光耀氣得瘋狂計劃學中文,像做賊壹樣學中文,後來當了立法委員。

當時英國殖民統治已經削弱,新加坡抓住機會於1959年宣布獨立。35歲時,李光耀當選為新加坡第壹屆自治政府總理。

獨立之初,新加坡無能為力。他壹直希望與馬來亞合並,組成“馬來西亞”。

經過多方努力,從65438年到0963年,新加坡和馬來亞合並,組成馬來西亞聯邦。但合並後,由於馬來西亞的種族沙文主義導致新加坡人被廣泛排斥,新加坡於1965年脫離聯邦,宣布獨立。

新加坡當時的獨立完全是因為馬來西亞當局對* * *產品主義的恐懼和中國對幹涉別國內政的焦慮,把新加坡逼出了馬來西亞。

當時李光耀和他的人民行動黨多次請願要求留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真正獨立後,李光耀痛哭流涕。

獨立時,新加坡是個彈丸之地,沒有自然資源,也沒有工業。傳統的港口貿易正在衰落,內部存在種族沖突和騷亂的威脅,與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壹道,隨時可能切斷新加坡的供水。

這麽小的領土,要想成為壹個獨立的國家,怎麽能在地球上生存壹個像森林壹樣強大的國家?窮則改之。李光耀開始想辦法,發誓要把新加坡建設好。

新加坡太小了。如果再爆發戰爭,幾分鐘後就會被擊落。所以李光耀首先尋求國際社會的認可,加入聯合國。這樣,如果其他國家攻擊妳,那就是侵略,道德上站不住腳。

然後,他抱住了英國的大腿,成為了英聯邦的壹員。英聯邦雖然是個松散的組織,但是哪個國家想打新加坡總得給老英國點面子吧?

他還向侵略這片土地的日本學習管理。

雖然新加坡也被日本侵略過,但是他們對日本的感情和我們中國人不壹樣,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移民,又不是他們的領土,而且日本侵略的時間不長,強度小,所以他們更容易原諒日本。

與此同時,李光耀從以色列學習國民兵役,組建武裝部隊。

在外交上,他向瑞士學習,在外交上保持中立,在國際上不惹事也不樹敵,壹心發展經濟。

幾個組合打下來,李光耀覺得被大國侵略的可能性變小了,於是著手發展經濟。

當時中國正忙於十年浩劫。李光耀以為向西方學習,向新加坡靠攏,才是實現逆襲的途徑。於是他強制學校進行英語教育,取消傳統的漢語教學,開始發展輕工業、外貿、金融和港口經濟。

他當政時註重打擊腐敗,賞罰嚴明。那時候新加坡的政治很明確,犯法之後“永不再犯”這種事在新加坡是絕對不能發生的,因為犯法的人壹被抓到就要受到懲罰,妳怕什麽。

畢竟是小國,人口少。經過這種結合,新加坡逐漸繁榮起來。當然,亞洲四小龍之所以能夠迅速繁榮,主要是因為趕上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機遇,而當時的中國還沒有改革。

中國壹改革,李光耀就敏銳地意識到東方大國即將崛起,並立即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講漢語的運動。

新加坡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裏,不僅解決了壹系列內憂外患,完成了從第三世界到第壹世界的經濟轉型,甚至獲得了巨大的國際地位(新加坡人去世界各地170多個國家都不用簽證)。

新加坡健全的法制、社會能見度和公平性、城市宜居性和人民富裕程度也令人印象深刻。至少我個人喜歡這個國家。

李光耀可以算是壹個非常牛逼的企業家,只不過別人創業,他創業的是壹個國家。

當然,新加坡之所以能創造這些驚人的奇跡,不能只歸功於李光耀壹人。

壹個彈丸之地能創造如此偉大的奇跡,當然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因素。

如果天氣好的話,戰後的50年將是各國高速發展的50年。

從地理位置來說,新加坡有兩個其他國家沒有的優越條件,很難富裕起來。

壹個是馬六甲海峽每年的通行費用和港口貿易,給新加坡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

另壹個原因是新加坡被穆斯林國家包圍。在伊斯蘭教義中,不允許對存款和貸款收取利息。所以這些國家的資金總要找壹個能給年利息,又方便又安全的地方。恰巧新加坡因為地理位置自然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在人與和諧方面,李光耀的政治思想非常西化。他進行了壹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此外,新加坡華人占多數。這些中國人素質比較高,非常團結勤奮。政策制定者和人民壹起努力建設這個人口不多的國家是非常容易的。

02

2005年,李光耀讓兒子李顯龍出任新總理(第二任總理吳作棟其實是聽李光耀的,只是中間權力過渡)。

這個兒子和他父親相比,政治結構更壹般。

本來對於新加坡這樣的小國來說,在國際關系中不選邊站,就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結果,他在南海和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由美國和日本創建,旨在包圍中國,後被川普廢除)問題上公開選擇站在美國和日本壹邊,與中國關系不大。

2013年,李光耀出版了他的著作《李光耀的世界觀》。在書中,他預測了幾點:

第壹,歐元區未來會解體;

第二,美國不再強大;

第三,日本會逐漸走向平庸。

第四,印度經濟發展不起來;

第五,中國強大是常態;

第六,我不確定新加坡是否還會存在。

現在我們感覺他的預言似乎在慢慢實現——新加坡可能還存在,但不壹定以“李的新加坡”的形式存在。

2015年,李光耀逝世,享年91歲。

2016,中巴瓜達爾港正式起航,後來在馬六甲與馬來西亞共建港口。過去新加坡是靠馬六甲的港口優勢“爽”起來的。

而且風水輪流轉,亞洲四小龍經濟發展勢頭下降,而中國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崛起。

2017年,李顯龍還與弟弟妹妹發生繼承糾紛,李氏家族在新加坡的政治聲譽進壹步下滑。至於這次內鬥能否斬斷李家的政治之路,以後再說吧。

反正在我看來,每個朝代都是家族公司。

當壹個有權勢的人制定規則,每個人都願意遵守規則,家族公司就會蓬勃發展。如果沒有,很容易翻車。

家族公司或非家族企業,世界屬於“聰明人”,而不是“集體中的人”。

據說李光耀在新加坡被稱為國父,但馬來西亞華人對李光耀非常反感。主要原因可能是馬來人的心理不平衡。

馬來西亞的上壹代華人認為,李光耀為了獨立拋棄了吉隆坡和檳城的華人,後來讓新加坡的華人過得那麽好,而馬來西亞的華人盡管很富裕,卻要和馬來人、印度人壹起生活在稍微差壹點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傳統華人,以中國文化為榮,也看不起傳統文化已經蒼白的新加坡人。

當然,新加坡人看不起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傳統華人,主要是不如他們。

新加坡人對富有的中國人也有矛盾心理。壹方面,他們想知道中國人是如何變得富有的,另壹方面,他們不太尊重中國人。其實三代以上,新加坡人只是“洗腳下地”的傳統中國人。

其實新加坡也怕馬來西亞,因為自己的國土太小,食物、蔬果甚至水源都需要馬來西亞供應。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種危機感,新加坡開始修建大壩攔截新加坡河的水,以備將來作為飲用水源。

為了遏制新加坡的港口貿易,中國和馬來西亞達成協議,在馬六甲海峽共建港口。新加坡對此感到厭惡,而馬來西亞人則感到欣慰和鼓舞。

華人馬來人希望中國越來越強大,自己的國家越來越強大,讓新加坡人不再拖後腿。

以上。

全文結束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結束-

PS: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 上一篇:小貸公司申請征信嗎?
  • 下一篇:信裏還有錢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