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是塑造自己的企業個性和風格,分享與其他同類公司的異同,註重優勢的突破。要明確發展戰略,制定業務發展規劃,優化內部組織架構,建立有效的內控體系,充分利用信任機制,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滿足日益強烈的充滿個性化特征的金融需求。以市場為依托,以創新為動力,開發信托業務新品種,捕捉信托制度孕育的無限商機。
2.在入世後的巨大變化中,我們應積極推行國際化戰略,加快融入國際金融市場。
為促進機構和信托業務的國際化,應積極與國際金融機構建立戰略聯盟,讓其參股或設立合資信托機構,或合作開展信托業務。他們的立足點主要在國內,待時機成熟,再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
在經營管理上,要盡快與國際接軌,進行制度創新,盡快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信托模式,加緊培養和吸納高素質的國際經濟金融專業人才,嚴格執行國際慣例,在香港、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設立營業機構,完善國際業務網絡,拓展國際業務領域。既要擴大經營規模,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又要更加註重國際業務的多邊化發展,走出去,實現信托業的跨國經營。
3.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
這種合作將是金融混業經營的前奏。要大規模銷售信托產品,尤其是個人信托產品,最好利用銀行或證券信托業的網點進行銷售,這樣不僅銷售範圍大,銷售成本低,而且體現了信托業方便和服務客戶的理念。信托和保險的結合也有廣闊的空間。目前可以研究為信托業務提供收益保險,將信托不能承諾給投資者的收益以保險的形式改變。這樣既可以開發新的業務品種,又可以避免“信托投資公司不能承諾收益”的約束。
4.把產業投資領域作為信托業的重要業務領域。
管理產業基金或風險基金,接受各種以產業投資為方向的專業資金信托,是信托業樹立信托品牌、提高市場份額的捷徑,也是與產業經濟的最佳結合點。同時,信托業應積極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政府重點建設,提供多種形式的項目融資,通過發行信托收入券,如發行高速公路收費權收入券、電力等公用事業收入券,拓展業務空間。由於基建具有收益穩定的特點,對於追求長期穩定收益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來說,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5.推動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深度融合。
針對中國轉軌經濟的特殊要求,支持企業重組,大力開展信托投資業務。發揮資本聯結作用,促進產業資本擴張;優化資源配置,盤活不良資產;提供財務管理服務,進壹步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協調勞動關系,提供各種員工信任服務,促進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在更高層次上激發員工的勞動熱情。以結構調整為基礎,尋找那些在未來調整中成為主導因素的企業、項目或產品。通過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我們可以為企業融資提供擔保,並在公司治理結構等方面提供解決方案。,從而幫助其提升價值和效益,即努力成為行業整合的戰略投資者。
6.針對我國金融業發展滯後的實際,大力開展特色金融服務。
利用信貸、借貸、項目投資等方式管理資產,可以產生組合投資、規避風險、保值增值等多重效果,是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無法比擬的。發展證券信托、債券信托、信托、產業投資信托等各種類型的特色信托,引導個人和企業將閑置資金轉化為投資,通過收益和風險的合理組合,發展面向不同層次的特色金融服務,必然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
7.開發北京市場,利用好奧運商機。
以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利用基金信托和公益信托,為城市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提供金融服務;此外,依托北京高新技術發展的區域優勢,提供風險投資中的金融信托服務和高新技術領域激勵機制的實現。
8.積極開展業務創新,構建高效的業務支撐體系。
(1)以資金信托為主,在現有委托存貸款業務穩定發展的基礎上,重點發展證券投資信托和個人信托業務。
(2)在拓展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的同時,積極組建產業投資基金,探索國有股收購重組。
(3)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研究設計國有股減持和社保基金管理方案,尋求外資金融機構共同拓展我國養老金管理市場。
(4)受托開展債權清算和企業股權托管業務,同時開展財務咨詢、管理咨詢等業務。在業務創新的同時,還要進行制度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組織創新、經營理念創新等壹系列配套創新,使業務創新得到保障和支持。培養穩定、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實施優秀的激勵機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廣泛的社會資源和業務渠道。
管理者深入謀劃,實施基本戰略,積極推進結構性、系統性改革,自覺完善系統,優化管理,推動整個目標和過程的深入推進和發展。這就是戰略管理的優化效果。努力增強信托業的經濟實力,擴大社會影響力,提高知名度,樹立美譽度,增殖無形資產,是實施信托業戰略的重大舉措。以戰略思維、理性決策、大膽實踐,信托業必將在知識經濟的“戰略制勝”時代迎來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