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他的倡導和組織下,方寧在全省同行業中率先成立了企業文化研究會。20多年來,由他撰寫的新聞文章1000多篇,在《中國紡織報》、《企業管理》、《河北日報》等縣級以上報刊媒體上發表,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他撰寫了長篇專題報道——《趙巖風格,行業中堅》,發表在《中國紡織報》頭版,受到相關行業領導的高度重視。編輯並出版了225期方寧報紙。2005年,《方寧報》被省企業家協會評為“河北省優秀企業報”。2007年被中國企業報協會評為“十大優秀企業報”。制作播出《方寧新聞》、《靈隱廣播》500余期;組織領導企業網站建設;編輯制作十部優秀青春紀錄片、新品發布會專題片、企業宣傳片等多部專題片。設計的企業宣傳冊得到了客戶和各級領導的好評。
他提出了“講人品,出精品”的企業理念,編輯出版了《方寧三十年》、《方寧管理格言》系列叢書,在企業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業余文體活動,使員工在統壹的價值觀影響下,凝聚起巨大的向心力,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集團公司先後獲得全國先進企業文化建設單位、全國先進紡織和諧企業建設單位、中國印染行業優秀企業文化建設單位、2010中國紡織品牌文化創新企業等榮譽稱號。
第二,建設學習型企業,提高競爭力水平
他鼓勵和支持員工通過各種渠道開展業務學習活動,提高文化水平和業務素質。壹方面,通過對標,瞄準行業標桿企業,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另壹方面,加強內部人才和員工的培養。制定了提升學歷的獎勵辦法。通過自學達到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不僅報銷學習費用,在工資待遇方面也給予壹定的補貼,並優先考慮擇業和晉升。選派2名優秀業務員出國學習國際貿易,選派6名專業人員到河北科技大學脫產學習紡織服裝專業,選派6名中高層管理幹部參加“清華大學工商管理高級研修班”等等。同時,堅持每周兩次內部培訓,不斷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和幹部管理水平。
拓寬渠道,創新人才選拔使用方式。近期,為突破紡織行業當前面臨的困難,他親自擔任集團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領導小組組長,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在人才培養、選拔使用等方面出臺了壹批新制度,儲備人才庫制度制度化、規範化。通過組織開展普通話大賽、夢想舞臺選拔賽、優秀青年座談會、十大傑出青年表彰會、五四青年才藝展示等大型活動,培養了員工的情操,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了機會。
第三,突破挑戰,爭奪第壹。
面對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他帶領方寧6800名員工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實施“三大轉變”戰略,從註重出口到內外市場並重,從規模擴張到品牌增效,從紡織服裝為主導產業到多元化經營。積極推行“集團化戰略、小核算制、市場化運作、自主經營”的新型管理模式,極大激發了企業活力,企業發展逆勢上揚。2009年銷售收入65,438+0,654,38+0.5億元,上繳稅金0.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6%和24.2%。企業先後榮獲全國勞動關系和諧紡織企業、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出口百強、中國印染行業競爭力20強、河北省民營企業100強、河北省重點行業龍頭等稱號。,並已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繼續保持同行業領先地位。
第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企業科學發展
他主張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先後投資11萬元、850萬元,組織實施了日處理能力5000噸的汙水處理廠項目和熱電廠脫硫項目,全部達標排放,提前壹年完成了上級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龍頭企業順利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他根據國內外紡織技術的最新發展,科學決策,大力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加強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紡織印染產業升級,發展低碳經濟。印染淘汰兩條能耗高、技術落後的生產線,投資6000多萬元新建高效連續軋染生產線和四臺氣流染色機;引進德國富門熱定型生產線;棉紡淘汰已服役22年的老舊萬錠,投資10萬元新增4臺氣流紡紗機和2臺高速自動絡筒機;棉紡在調整產品結構的基礎上,淘汰了部分適應品種變化能力差的小型劍桿織機,投資3000萬元建設了40臺噴氣織機和50臺大型劍桿織機。力爭用三年時間使紡織染整設備和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自2007年以來,方寧集團連續三年榮獲中國印染行業十佳企業稱號。
五、堅持“以人為本”,實施柔性管理。
他堅持在思想上尊重工人,在政治上代表工人,在情感上貼近工人,在行動上深入工人。去年以來,在不斷提高員工收入和待遇的同時,實行了員工帶薪休假制度和出國旅遊制度,建立了員工困難緊急救助基金。去年幫扶家庭困難職工83人,最高救助金額達1萬元,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徐建林同誌作為方寧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工作很多,加班已經成為壹種習慣。假期和八小時的概念早就消失了。他經常親自寫各種材料,通宵達旦,第二天照常上班。2005年,為了申報中國名牌產品,他每天工作超過16小時。即使在妻子生病期間,他也拒絕回家。徐建林同誌就是這樣。他沒有說他對自己的工作感到痛苦。不管多累,他都願意做壹匹不知疲倦的老黃牛,默默奉獻自己的壹切。遂昌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陳同誌的主要事跡:
生活在挑戰中發光。
陳,男,6月出生於浙江青田,1974,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編輯職稱。65438+1993年8月參加工作。歷任遂昌電視臺特輯部、廣告部、新聞中心主任,麗水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編委、新聞中心主任,麗水電視臺電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現任遂昌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工作15年以來,無論在哪裏,他都兢兢業業,追求卓越;從65438到2005年,無論在哪個崗位,他都敢於創新,精益求精;經過15年的不懈奮鬥和15年的求學,他在各個崗位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愧為新時代年輕壹代的楷模。
加入媒體的青年才俊大有作為。
遂昌電視臺成立於1994。徐建林同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遂昌電視臺,擔任遂昌新聞主播。除了很好地完成本職工作,他還經常下田間地頭,下鄉采訪。他壹方面積極向前輩學習,另壹方面認真琢磨,很快成為遂昌電視臺的通才和業務骨幹,先後擔任遂昌電視臺特輯部。2001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麗水電視臺,擔任新聞綜合頻道編委兼新聞中心主任。十幾年來,他壹直兢兢業業,兢兢業業。正是因為這種追求,這位同誌在電視臺工作期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近年來有7部作品獲得省級以上獎項,10部作品獲得市級壹等獎。同時,他能在所有崗位上大膽創新。在他擔任遂昌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期間,遂昌電視臺是全市第壹家實行記者薪酬制度的電視臺,至今全市所有電視臺都采用這壹制度。他在擔任麗水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新聞中心主任期間,在新聞中心實行責任制和薪酬制,極大地激發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在此期間,他還組織創辦了名牌欄目《晚間快報》,成為當時臺灣收視率最高的節目。組織了“春風警示百校”、“用愛在行動幫助學生”等多項大型公益活動,幫助了數百名貧困群眾和數十名失學青少年。2005年初,為進壹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麗水電視臺成立了以徐建林同誌為總經理的電視發展有限公司。他壹方面為公司做好準備,另壹方面積極拓寬思路,組織收入,不僅解決了原藝館的幹部職工安置問題,當年還為臺灣帶來了近百萬元的收入。在新聞單位工作期間,先後被評為遂昌縣先進工作者、遂昌縣先進廣播電視工作者、麗水電視臺先進工作者。
二次創業,充滿了自豪和榮耀。
2005年6月+10月,徐建林同誌再次接受了挑戰。他毅然決定從條件優越的麗水電視臺調到遂昌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當時遂昌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剛剛成立,遂昌縣的旅遊業還處於起步階段。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作為政府的國有公司,負責全縣旅遊資源的開發、保護和運營。它是政府旅遊項目的主體,是政府旅遊項目的融資平臺,是政府旅遊資源的投資平臺。他上任後,壹方面承擔了縣重點旅遊項目南澗巖景區的開發建設,另壹方面積極招商引資。他從未從事過旅遊行業,在工作中始終貫徹理念創新,銳意進取,壹次次突破難題,為遂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利用閑置資產獲得貸款,保證項目建設。南澗巖旅遊項目投資4992萬元,遂昌縣財政並不富裕,縣裏花壹大筆錢開發旅遊項目不現實。因此,在項目建設前期,他遇到了資金困難。他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但都只能是杯水車薪。最後,在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他成功整合打包了縣裏壹筆閑置的國有資產,爭取到了省農行的壹筆項目貸款。當時市裏還沒有發放旅遊項目貸款,省裏的農行也從來沒有發放過旅遊項目貸款。沒有前車之鑒,怎麽發放貸款?他去了壹次又壹次的市場,去了壹次又壹次的省裏,但是手續沒有馬上補上,資料也沒有馬上發過來。好事多磨。在2006年底的上壹次農行年度貸款評審會上,南尖巖旅遊項目3000萬元貸款獲批。這筆資金也成為麗水旅遊項目的第壹筆貸款。這種做法既盤活了國有資產,又保證了項目建設資金,可謂“壹舉兩得”。
深入了解攝影文化,成功打造“國際攝影創作基地”。雖然沒有從事過旅遊工作,但他清楚地知道,建設壹個成熟的景區,必須要有文化內涵的支撐,這樣景區才能有生命力。南尖巖景區最初在攝影界小有名氣,其他都是空白。他借助“國際攝影創作基地”的品牌,深化南澗巖景區的攝影文化,著力打造“攝影家的天堂、攝影家的學校”,建設攝影畫廊和中國首家人文攝影博物館。他還通過各種方式打響了“國際攝影創作基地”的牌子。2006年9月30日景區開園前,他了解到來自世界十個國家的十幾位攝影家要來麗水進行攝影創作,其中荷蘭攝影展主席和比利時攝影展主席都是世界頂尖的攝影家。他抓住機會邀請這些攝影師在景區開幕當天創作攝影作品。當天,祥雲從天而降,景點雲霧繚繞。攝影師拍下了雲海梯田、雲中三峰等美景,當即決定在南澗巖成立世界攝影協會籌備組,並在世界攝影家巡回展上展出拍攝的照片。2007年,景區還與中國攝影家協會合作舉辦了“遂昌南澗巖杯”2007甌江之旅麗水攝影大賽。2007年中國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期間,數百名參加攝影文化節的國際國內攝影家應邀到景區進行民俗風情和人文攝影創作。同時,他還創新景區營銷方式,充分挖掘媒體資源,舉辦省都市報、晚報記者等壹系列與媒體互動的活動,使遂昌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此外,他還將銷售工業品的理念引入到旅遊景點的銷售中,引入了“代理制”、“連鎖店制”等壹系列制度,使南尖巖景區在短短兩年內接待遊客40萬人次。
21萬元的投資,使遂昌旅遊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資格局。遂昌旅遊資源豐富。2003年進行全縣旅遊資源調查,遂昌有上百處分級旅遊資源。他來到遂昌後,發現除了南澗巖景區,其他資源大部分都沒有被開發利用。他利用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平臺,將虎山溫泉、飛石嶺、大公坑、蛟潭龍門等旅遊項目打包對外招商。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引進了壹批旅遊項目開發商,包括虎山溫泉和大公坑,協議投資265,438+0萬元。到今年8月,實際到位資金達到71萬元。根據業主目前的投資意向,只有少數項目的總投資將遠遠超過約定投資,預計將達到4億以上。在旅遊項目招商方面成績斐然,使遂昌旅遊形成了多元招商、百花齊放的格局。
通過近三年的努力,南尖巖景區已經從壹個名不見經傳的景點發展成為在壹定區域內具有較大知名度的景區。景區先後獲得“國際攝影創作基地”、“國家AAA級景區”、“浙江省首批文明景區”、“浙江省首個生態旅遊示範區”、“浙江省五十個優秀景區”、“浙江省攝影藝術創作基地”、“杭州人最向往”等榮譽,今年景區有望成為繼仙都景區之後,我市第二個國家AAAA級景區。他致力於南澗巖景區的開發,為遂昌旅遊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不愧為遂昌縣旅遊系統的“排頭兵”。
人的生命,總是在不斷接受挑戰和奮鬥的過程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和鐵壹樣長,但現在是從壹開始的飛躍。”在徐建林同誌的領導下,遂昌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生態文明的大海中揚帆遠航,努力鑄造遂昌旅遊的新輝煌。